彼时·此时

2020-07-14 08:50黄小黛
大学生 2020年7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院疫情

5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季正式启动。31名博士研究生、375名硕士研究生、846名本科生的1万多件毕业作品,在中央美院虚拟美术馆的9大虚拟展厅呈现。“欢迎大家来看展,我的学号是12170500034,搜索学号可以直达作品地点。”还有2~3万多件作品通过“超链接”,以网页的形式展示。

虚拟美术馆像是开启了一场时空之旅,使2020年的毕业展可以“坐着看,躺着看,转圈看”,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定格于云端、永不下线的“2020中央美院毕業季美术馆”。

新冠疫情是2020毕业生的共同记忆,不少毕业生最终的成果都与此次疫情有关,这些作品成为了举国参与抗击疫情的艺术证明。

《共愈》

刘静蓉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山川共愈,同心同责。抗击疫情,凸显设计的力量。

《见微知著》

黄小黛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本设计显示现代医学的“界”(发展)与“僵”(现存问题),希望引发人们对医学的辩证思考。

《九十九天纪疫》

刘明路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作品以记录疫情为切入点,以白族甲马艺术语言为手段进行设计呈现。作品以疫情进入人们视野到有所平息的99天时间为背景,记录了99个感动我们的大事小事,并汇聚成册,在此基础上,描刻了36个让我们记忆深刻的画面。

《呼吸共同体/Respiratory Community》

黄筱茜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 《呼吸共同体/ R e s p i r a t o r yCommunity》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的特殊时期创作的作品,当全人类面对共同挑战时,人类处于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中携手同行。作品集互动灯光装置、智能可穿戴及远程交互于一体。通过手部及耳部的可穿戴装置采集人体的数据信息,探讨未来对人体数据的采集形式,采集样本取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及地区。通过灯光装置展示采集到的人体温度信息,光在一呼一吸间,再现人体生命信息。装置中的灯光展示个体生命体征的同时,也彼此相互关联,个体所发生的问题也将蔓延开来,触发装置整体的回应。同时作品也在探讨未来装置与观者间的关系,身体在场性的问题再度被提及。通过远程交互的形式,观众可以远程操控现场的设备,与装置产生互动。

《她说》

刘莎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她说》是一部基于Covid-19患者自身真实经历的虚拟纪实影片。作者试图从任何采访目的、传媒经验中抽离出来,通过与亲历者的访谈,扮演纯粹的转述者身份,借助语言、图片等有限素材重构视觉,还原心理体验。

《零接触收治疑似新冠病患服务设计》

刘佳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作品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探讨“零接触”服务模式在应急医疗设计中的可能性。作品聚焦病患确诊新冠被收治之前的就诊阶段,第一部分是基于线上医疗的服务体系,将线下医院对于病患的预检分诊提前至线上,线上医疗A P P与线下所在地医院结合,线上对病患进行分类与分流。第二部分是医院传染病患者问诊、住院部指定通道设计,优化现有医院结构中收治病患的断层,将传染病诊治问诊、检测与隔离治疗一体化。

《记·七十八》

张培健 研究生/造型学院壁画系

作品自述:疫情期间,我被困于七十八平米的出租屋内,每天所能见到的就是方形的房间内一成不变的陈设。

于七十八平的七十八天,改变了我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我的观察方式,使我对空间和时间有了新的解读。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困在自己屋内,如同一个又一个立方体。与人与外界的联系除了通过窗,便是通过各种方形屏幕与互联网连接虚拟世界进行交流。困于屋内我已感受不到时间的变化,每日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只能通过方形的窗来感受时间的变化。

《疫中愚人集》系列

王朝 研究生/造型学院雕塑系

作品自述:2020新冠肺炎疫情如颶风一般席卷全世界,被困于家中使我难得静下心来审视、感受、思考、反省外部的一切。而这反转的境遇也使得自身的创作思路和心态得以超脱,日复一日与世隔绝的创作,只为了满足自身的乐趣。而这“大智若愚”般的超脱和自在的创作状态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愚人之心”和对“智”的反思所显示出的淡泊恬静和无为无欲的精神状态值得当下的我们重新思考。

1.《保护好自己温度 》

2.《玻璃自画像》

3.《独处》

李云鹤 研究生/造型学院油画系

作品自述:疫情期间,我写了7篇包含插图的文章并发表。这系列毕设作品也是插画的延伸。

《危机视角下,一次性形象识别格式重建》

陈馨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作品以本次Co v i d-19全球公共安全危机为视角,以“一次性、应急性、临时性”为关键词,通过调研、分析、发现问题、提供可替代解决方案的朴素设计方法,对以个体、空间/团队、区域/机构、国家形象在不同尺度的区别性意义及其呈梯度性发展为基本逻辑,进行构建载体为一次性,而形象非一次性的扩展实践,形成了以防护服属性为载体的一次性识别、一次性使用寿命及其临时性识别功能的类型化思考。

《二零二零·启示录》

贾力平 研究生/造型学院油画系

作品自述:当下世界,新冠肺炎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几乎全球的人都在承受疫情所带来的改变以及后果,人们应当从中得到警示,肺部磨玻璃可能是当下人们最不愿意听到的词汇。

《共生的循环》

常睿 研究生/造型学院版画系

作品自述:选择星球作为内容的载体,是因为星球表面是无边界的,更能体现作品共生的循环这一题目。我用铜版雕版创作并用制作手工地球仪的方法完成球体,通过磁悬浮的方式把球体完整地进行展示。我试图通过画面的内容和星球的旋转来表达生命的循环生灭和存续希望。

《春天来了》系列

李艺 研究生/造型学院基础部

作品自述: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寒冷漫长,可是温暖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传递。当我推开家门往外看时,春天已经如约到来,顽强而鼓舞人心。

《战“疫”》

孙铎 研究生/造型学院雕塑系

作品自述:战“疫”系列作品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迎战》《远行》《祈愿》和《告白》。隔离在家期间的创作受到材料工具场地的限制,我利用一些便于取得的材料创作了这一系列抗击疫情题材的雕塑作品,虽然不能参与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希望我的作品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在艺术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桃花源》

李立钊 研究生/造型学院雕塑系

作品自述:二零二零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由于病毒的爆发和蔓延,致使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一切都慢了下来,也都静了下来,让人心生不安。也许之前拥挤、热闹、快节奏的生活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却让人感到踏实,或许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在家准备毕业作品的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开始怀念以往繁华、热闹,拥挤甚至有些躁动的生活。于是想用浮雕的形式描绘出印象当中以往的日常生活场景:扫着共享单车二维码的路人;焦急等待公交车的乘客;充满烟火气的早点摊位;公园里休闲娱乐的游人;写字楼中忙忙碌碌的职员;嘈杂的火锅店内人们大口喝酒、吃肉;地铁站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天空中一架接一架的飞机,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热闹、忙碌却充满生机的景象。也想以此来表达对这种平淡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希望人们能早日摘掉口罩,放下戒备心,不用再互相躲闪,再次回到从前平淡而充满热情的生活当中去。

《从家到家/Home from Home》

陈凡 研究生/设计学院

作品自述:未料的疫情加劇,在家的日子意外拉伸。我与此刻身处的房间,共同重建全新并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生活。拣选部份影像,仿若流水的影像日记,重解拍摄当时的心境,摸索留下的微小线索,意外和台北的家中联系上相似的气味与特定时间的光影,生活的节点记号。北京“家”的影像此刻竟与台北的“家”中重叠。从家到家,影像在平面的空间上打造着另一层维度,在仿佛没有尽头的日子里,曾经的两个家暂时地融合。

《指引》

杨帆 研究生/造型学院版画系

作品自述:2019年底,那时我经常发烧去望京医院看病,一直时好时坏,直到疫情开始时,才有所好转。我们躲进家里,楼道里死一样的寂静,城市被恐怖的阴影所笼罩,我们又像是被困在自己心灵的回廊中的人,渴望希望与光明的到来。在望京医院看病时,医院的回廊令我印象深刻,我一个人走在医院回廊,一阵冷意袭来。回廊空荡冰冷,身体的痛苦更加深了内心的孤寂。在下楼时,一束光照在台阶上好像在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但是远处的回廊,还是充满了未知的黑暗,恐怖的阴影在我们心中的回廊里游荡。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院疫情
初等教育学院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学院掠影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