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诚
摘要:本文以苏恩文的科幻文学理论为基础,从他的陌生化的认知性这一定义出发,提取出《流浪地球》作为叙事要素的故事部分,进行分析。因为《流浪地球》身上的某种奇妙映射,它在叙事上多少契合了苏恩文对于科幻文学的定义,陌生化的认知性。同样在这一定义之下,《流浪地球》又显示出叙事上的落后。
关键词:故事;陌生化;认知性;新奇性;推论模式;类比模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103-03
一、前言
《流浪地球》在春节档的票房胜利,将它推上了风口浪尖。中国科幻元年,科幻重启之作,诸如此类的称号层出不穷。那么它确实是一部优质的科幻电影,如果说我们排除多年来一些三流的科幻电影诸如《冰封侠》,《机器侠》,《未来警察》。《流浪地球》确实可以被称之为科幻电影重启之作。
那么到底《流浪地球》与那些劣质的科幻电影有怎样的优势,它为什么会被称赞更像一部科幻电影?(就好像科幻电影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名词)我们为何要在称赞它时一定附带着科幻电影这一词。原因是因为《流浪地球》身上的某种奇妙映射,它在叙事上多少契合了苏恩文对于科幻文学的定义,陌生化的认知性。同样在这一定义之下,《流浪地球》又显示出在叙事上的落后。
本文将以这个定义出发对《流浪地球》的科幻类型化进行分析。有以下前提。
1.按照《故事与话语》中的划分,叙事的诸要素可以被分为故事与话语两个大类。而“克劳德·布雷蒙认为存在着一个——独立的意义层次,它被赋予一个可以从信息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结构:故事。这样,任何一种叙事信息(不仅仅是民间故事),不管它运用什么表达过程,都以同样的方式显示出这一层次。它只是独立于其所伴生的技术。它可以从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而不失落其基本特质”①。本文正是落脚于叙事的故事部分,这一部分有着媒介转移性。也就是说《流浪地球》电影的故事虽然与原文不符,但它的故事提取出来,事实上可以成为一个科幻文学的故事。本文要分析的即是这样一个故事。
2.本文使用的科幻文学定义,即陌生化的认知性,本身就是从故事角度出发的,它与文学的风格,表达没有必然关系(确实存在更适合主流科幻文学的风格,但仅仅是更适合)。一部科幻文学有可能是表现主义,自然主义,甚至是一部伪报告文学。
3.科幻文学在故事本身上的发展远远领先于科幻电影。这种引领性也是使用科幻文学理论来分析的益处。部分原因是因为科幻电影往往是寻求商业回报的电影。他们在故事上依然是数十年前的科幻文学。比如《流浪地球》是一个明显的充满大男子气质的黄金时代科幻。那些能和同时代科幻文学相提并论的科幻电影屈指可数,几乎都是载入影史之作。比如《2001太空漫游》,《飞向太空》,《潜行者》。
由于上述三个前提的成立,才有本文以下的分析方法:抽离出《流浪地球》中作为叙事要素的故事部分,将其纳入科幻文学理论中所讨论。
二、陌生化的认知性
在苏恩文的科幻文学理论中,陌生化与认知性是两个互相影响的引力场,在这两个引力场的影响下,科幻文学得以诞生。所谓陌生化,即陌生化效果。产生陌生化的表现手段就是让我们既看到主题,同时又让它看上去显得陌生……让人们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所有的普通事件……伟大的伽利略就是用这种眼光去观察摆动的枝形吊灯②。陌生化在《流浪地球》中的体现十分明了,其整个故事的大背景,故事主线内涵两个并行的奥德赛:地球的星系奥德赛,救援小队的地表奥德赛。人类为了生存将星球推理熟悉的境地,前往未知的梦幻岛。而曾经熟悉的地方诸如上海陆家嘴,杭州变成了一片冰山废墟。对于观众来说,这就是典型的陌生化效果。事实上,在人类文学史的早期,那些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往往偏向陌生化的极端。只不过人类的奥德赛之旅在不断进化,从原本的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从一片海域到另一片海域,变成了从一片星系到另一篇星系。那么真正让《流浪地球》区别于那些民间故事或者神话(在当今不少影视评论依然有人认为科幻故事等同于神话)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在苏恩文的文学类型划分中找到答案。
兼有认知性与自然主义的是“现实主义”文学。非认知性与自然主义的是“现实主义”通俗文学。兼有认知性与陌生化的是科幻文学和田园牧歌文学。兼有非认知性与陌生化的是超自然主义文学:神话、民间故事、奇幻故事。
很明显区别就在认知性的有无,即富有科学条理的认知方式③(逻辑,方法)。比如经验性实验,实验比照组,心智实验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科学并不是单指自然科学,他还指向所有人文科学。这就包括了心理学,人类学等等。所有这些学科的认知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它有着连续,自洽的内在逻辑。而且它作为认知方式是动态的,行进的,类似一种探索模式,而非静态的描述。(它是作为认知方式存在的,不是作为学科结果存在,毫无疑问在当今很多学科中出现了无法自洽的学科成果,但这不代表其认知方式是朝着违背逻辑的方向进行的。一个简单的实例,在任何学科评价中,违反逻辑是一个常规的批判。)在这一宽泛定义之下,如果一个科幻故事它的认知方式是以经院哲学为蓝本也是完全成立的,这一极端例子正是为了打破多数人对于科幻所谓科学幻想的科学部分的狭隘理解。事实上特德姜的小说《巴别塔》,以及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就是有着宗教或神话色彩的科幻故事,关键在于他们使用了富有科学条理的认知方式。《流浪地球》可能没有这方而的困扰。它的认知方式主要来自于天文学科。当然,依旧会有人基于其中的科学数据误差或者现实偏差进行批判。苏恩文根据这种认知方式的宽泛性提出了真实的可能性和理想的可能性。真实的可能性往往来自于那些发生在不久将来,或者硬科幻。而理想的可能性只要其符合某一特定认知方式即可。显然《流浪地球》处于两者之间。但它没有超出理想的可能性的范畴,它依然是具有认知性。
认知性就使它远远区别于那些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也是它作为科幻电影的优质之处。而那些三流的科幻电影(《冰封侠》)或者一流的科幻电影但有着三流的科幻故事(《ET》),《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几乎是超自然主义故事的变种。《星球大战》的原力,《复仇者联盟》的无限宝石不正是《魔戒》中的魔戒吗?(或许《魔戒》的语言学基础使得它比《星球大战》还更有认知性?)当然《星球大战》作为一个娱乐综合体,在其他媒介上当然有着对于原力的认知性解释。但是其作为电影本身的故事,就是一出粗浅的太空歌剧。在《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机甲,它在最后时刻实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利用它推动了不可能的巨物。而关于外骨骼機甲的能力展示在剧情推进已经早早埋下了其合理性,给予观众一个很简单的信息这一机甲可以增强人的力量,但是又不至于非常夸张。这是一个符合认知性的科幻设定。
回到本节的开头,伽利略的例子已经可以看出认知性和陌生化的相互作用。伽利略观察吊灯从而得出地球旋转之规律完全是典型的科学研究实例,是陌生化效果与科学认知方式的经典结合。这种相互作用在科幻故事中产生了一种综合效果,由认知逻辑所确认的一种虚构的新奇性。这在《流浪地球》的开头再明显不过了。它为了解释,地球,太阳,我们生存的星系发生了如何的巨变,事实上带着观众进入了一种简易的科学研究模式。当然它是简易的,比如它把原著的太阳氦闪改成了太阳急速膨胀,因为它到底是而向普通观众的有着商业压力的电影,它必须收回成本。但是所有那些巨大行星喷射器,一半永夜的地球,巨大的木星。这些给观众带来新奇冲击的奇观背后是不排斥认知逻辑的。他没有为自己主张一种更高级的“神秘”逻辑,无论是基督教的,非基督教的,甚至是无神论④(如洛夫卡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事实上是建立在无神论上的)这里本文试图再一次将争论场原离常规的科学与宗教,即使一个文本是无神论它依然可能是非认知性的。作者在这些新奇背后不可以隐藏过多的系统和原则。比如在《流浪地球>的第二幕到第三幕的转折点,这大概是全片最科幻的时刻。主人公突发奇想,以符合認知逻辑的方式解释了如何将地球推理木星。该段台词当然也是精简的,它显然没到天文学科的学术规范。但科幻从不是学术,在这段高潮中,只要整个惊奇想法背后的逻辑被阐述清楚即可。
再来看看《星球大战》中的新奇性是如何运作的。光剑格斗,宇宙飞船的自杀式袭击,人与人的心灵传感,这些一般被称为科幻元素。因为它们仅仅是靠着表而的视觉冲击,所谓科幻设定来引起观众的惊奇。它们几乎没有受到认知逻辑所确认。如果说有的话,也是儿童式。这种做法既不是认知性的,也不具有魔力,而是羞答答地把一种青少年式的魔法观念当做认知,将光子飞船与魔毯等同起来。⑤因此《流浪地球>虽然在工业水平上落后于最新的《星球大战》(主要指近年的系列新作),但是它其中可被抽离出来的科幻故事是更加先进的。
三、推论模式与类比模式
当然,《流浪地球》在另一个层而是落后的,这并不是苛求,而是在肯定它的前提希望激发出后来者更优秀的科幻作品。这种落后有两个角度。第一个并不是特别重要,在于《流浪地球》是一个过分典型的大男孩科幻小说。吴岩在科幻文学论纲中提出了作家簇这一概念。在他的分类中刘慈欣并不属于典型的大男孩作家簇,但是《流浪地球》的改编加强了这一气质。大男孩科幻小说中所呈现的,主要是一种对未来世界的理想化的构筑,以及在那个世界中自己可能以何等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怎样的冒险。⑥主人公刘启更是典型的大男孩,天真,莽撞,自认为是天才,而且还真的是天才,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全人类的命运。最后的集体主义不过是剧本技巧(编剧是有意识的想要表现每个人的作用。但万众一心难道不是另一种个人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也需要领袖。在某些评论中试图以此来把《流浪地球>和好莱坞式的英雄故事区分开来更是可笑的,小队的每个人都各显神通是惯常套路。比如《复仇者联盟》)。在故事第二三幕转折点刘启的表现已经决定了这是一部英雄主义的大男孩科幻。大男孩科幻缺乏深度的社会描摹,关于主题的反思,这是当编剧选择这一气质之后必然的结果。当然在寻求商业回报的电影中批判大男孩科幻也是不现实的,事实证明观众喜欢大男孩科幻。
关于《流浪地球》落后的第二个角度,它的模式,推论模式。在苏恩文的理论中科幻文学被划分成推论模式,类比模式两种。
推论模式即建立在故事核心的某些特定的认知性假设和思想而进行的推断。比如《流浪地球》是典型的推论模式。整个故事建立在太阳不断膨胀,现在人类该怎么办?类比模式即建构一个从物体到人物都可能(这个“可能”代表依然可以是一个处于当下历史的世界)是奇异非凡的世界,只要他们具有逻辑性,富有哲理,并且互相之间连贯一致。它往往可以和科学(如前文所说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某一领域产生类比。极致的推论模式科幻故事比如《平而国》,它类比的是数学的维度。平而国是一个二维世界。其中关于二维生物如何行动,交流做了非常精彩的认知阐释。比如在二维生物眼中,所有事物都是一条线,此时该如何判断对方的形状。二维国的方法是所有人都必须旋转,当线条变化时,便可以判断对方的形状。这一新奇方法类比了数学,并且由数学的认知逻辑确认。
类比模式其先进在于两点,它的结果和含义部属于认知领域,是认知模式的基础。而推论模式,并不是认知模式的基础,只是一种小说手段。因此经常形成误导。很多认为推论模式下的科幻故事对于未来学有着重大关系,如果一个过去的科幻电影中出现了现在才出现的高科技产物很多人会大加赞叹。事实是,推论模式只能作为未来学预测的辅助工具。如果有这样的认识,就不会有关于《流浪地球》逃离的太阳系是否可行这样无谓的争论。就像前文提到它的极限是理想的可能性,而我们生活在现实的可能性中。
类比模式还是一种更广泛的分析模式,它其实囊括了推论模式。但由于推论模式的流行几乎成了旗鼓相当的另一种模式。仔细考察推论模式,推论其实是一种一维的向后的类比。它是对地球的过去所做的粗略的类比,从地理的,生物的,直到人种学和历史的类比⑦。因此一个先进的,具有完全认知模式的科幻故事往往既有类比模式又有推论模式。
比如《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除了由于太阳氦闪人类必须逃离,从而为地球装上行星发动机这一推论模式。他用大量笔墨描绘逃离地球计划下社会中不同人的际遇和矛盾。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学的类比,一个社会实验。而在中国科幻电影的蛮荒时代,也有一部佳作,同时有两种模式。即黄建新的《错位》。在这部电影中,除了AI技术高度发达,人们可以使用AI来代替自己工作生活这一推论模式,还有着映射中国官场文化的类比模式。《错位》不仅显示了一种先进的科幻故事,更告诉我们这种认知逻辑可以来自于本国独特的文化。
《流浪地球》当中亦有回家,人口迁移这一本国独特的文化。这是编剧选择的主题。但是它是否被放在了陌生化的认知逻辑之下呢?显然没有,它最终是一个伦理故事,极大地引起观众共鸣。它的归家文化,人口迁移现象是缺乏社会学分析,缺乏认知逻辑的。
四、结语
在结尾,本文将列举《流浪地球》而临的现实问题来展示本文并不是对它的苛责。由于一般的叙事电影必须要将剧情落实在人物身上,要进行社会各人种,各阶层的剖析是困难的。一旦强行进行社会学,人类学的剖析可能会延长电影时间。而在春节档过长的时长显然对排片是不利。对于后文有关《流浪地球》的科幻故事的批评部分,并非负而评价,而是明确何为更好的科幻故事。
注释:
①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
②⑧④⑤⑦达科·苏恩文.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的诗学和文学类型史[M].丁素萍(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1):7,72,75,26,33.
⑥吴刚.科幻文学论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