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理,知与行

2020-07-14 08:27曾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朱熹

曾奕

摘要: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与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都是新儒学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人物,朱陆之辩引发的理学与心学的论争也构成了宋明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在比较视角下考察两人的认识论、本体论和工夫论后发现,朱熹强调心统性情和已发未发,主张格物致知和主敬涵养的工夫论;阳明强调本心即理和发明本心,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工夫论。阳明沿着朱子的路径开出了自己的心学思想,二者尽管在心与理、知与行上有所差异,但都以回归性理为方向,不能将他们置于割裂和对立的立场,而应在比较的视角下中综合把握和考量。

关键词:朱熹;王阳明;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B24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03-02

一、本体论的比较:外在的“理”与内生的“心”

(一)朱子的“理”

“理”是程朱理学讨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朱熹本人重点论述的内容。可以说,朱子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一个“理本位”的体系,“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和根据、世界的主宰和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存在。

现当代诸多学者都对朱熹的本体论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冯友兰曾这样论述朱熹的本体论:盖朱子以心乃理与气合而生之具体物,与抽象之理,完全不在同一世界之内。心中之理,即所谓性;心中虽有理而心非理。故依朱子之系统,实只能言性即理,不能言心即理也。”在他看来,心与理分属两个不同世界,心是形而下的实在的具体存在,而理是形而上的超越的概念存在,所以二者无法等同,不能承认“心即理”。陈来质疑冯友兰观点的可靠性,认为用“形上形下”来分析朱熹的心性论有待商榷。吕思勉认为朱熹持有的是所谓“性即理”和“心统性情”的本体论:“朱子谓‘性即理而己。惟其谓性即理,而心统性情也,故所谓性者,虽纯粹至善。”

朱熹的“理”是一种本原性的依据,先于世界万物而存在,是万事万物依据的对象,不依靠别的东西就能独立存在。“理”本身是无形无状的抽象存在,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可以从万事万物的存在中把握“理”,具有本原性、主宰性、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朱熹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核心。

(二)阳明的“心”

不同于程朱理学认为宇宙万物都由“理”、“气”构成,陆王心学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心”才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依据。陆九渊最先提出“心即理”的命题:“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王阳明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命题,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曾直言:天地万物皆在吾人心中。此种惟心论,朱子实不持之。”,认为自己“心即理”的立场与朱熹有着根本区别。

(三)朱子论“心”与阳明谈“理”

尽管朱熹与王阳明分别持有“性即理”和“心即理”的立场,但两人并非对其他立场只字不提,朱熹曾多次论及“心”的作用,阳明也曾屡屡谈到“性理”一人心本明,天理素具,但为物欲所昏,利害所蔽。(《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十二》)

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源,尽心即是尽性。(《传习录》上)

尽管二人在主体论上的立场是清晰坚定的,但在“理”和“心”的区别问题上并非截然对立,不能把“性即理”和“心即理”作为两人理论差异的根本依据。事实上,作为心性之学的儒学本身就有心与性的不可分离性,无论是谈性还是谈心,朱熹与王阳明最终都要回归理性。阳明学与朱子学之分异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都不应以“心即理”和“性即理”判别之。若此,错判二人之学,其过小;割裂儒学内在逻辑结构,其过大。實际上理学心学最显著的差异并非是本体论,而是德性修养工夫论。而朱王二人的工夫论也正是他们理论中的亮点和论述的重点所在。

二、工夫论的比较: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

(一)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这是理解两人格物观的前提。

1.朱子论“格物致知”

首先,朱熹“格物”的“格”有两层意思:接触并理解事物;穷尽事物的道理。其次,朱熹对所“格”之“物”也做了解释和说明,“物”的来源和种类极其多样化,天地之间无所不包,草木虫鱼皆可成为“格”的对象。最后,朱熹还提出了“格物”的手段和方法:(1)积少成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入理解;(3)豁然贯通、穷尽事理、达到致知。

2.阳明论“格物致知”

阳明对“格物”的解释与朱熹有所不同,他将“格”的功能界定在对“心”的存善去恶、扬清去浊上: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在朱熹那里,格物致知需要向外部世界探索、需要长久的积累和自身的琢磨;而在阳明这里,他认为把心与物割成两段的实践路径在道德实践上是走不通的,于是修正了朱熹“物”概念,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所谓‘物”就是本心,“格物”就是“格心”,“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致知只需向内反省自己的本心、恢复良心的道德功能。这样一来,“朱子学中格物的认识功能和意义被干脆取消,代之以由简易直捷的方式把格物解释为纠正和克服非道德的意识。”

总的来看,朱王两人在格物致知上最主要的差异便体现在一个是向外探求的复杂的穷理,一个是向内反思的简易的格心,这一不同决定了二人在知行观上的差异。

(二)知行合一

1.朱熹与理学的知行观

在知行观方而,朱熹强调知先行后、知行相须:“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句话概括了朱子知行观的大体纲领和要点:第一,知与行是认识论相互依赖和生发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而,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第二,朱熹也重视躬行和践履。二者一起搭建起朱熹知行观的理论结构,组成了“格物穷理”与“躬行实践”的认识论和实践论。

朱熹知先行后的知行观是继承程颢而来的,所谓知先行后的意义,是指朱熹的实践路径和工夫论都是以认识的完善和圆满为前提的,必须首先向外探求‘理”的知识,在“知”积累到一定程度、足以成为实践和修身的指南之后才真正开始一个人的践履工夫。“行”需要在“知”亦即“理”的指导和规范下进行,所有的“行”都应该是合乎“理”的要求的。在理学的范畴内,“理”充当着知与行二者最根本的哲学依据和逻辑起点,其中‘知属于理的形上层而,是抽象化、概念化的知识和观念;而‘行则代表理的形下层而,主要指在道德伦理层而的具体实践。“知先行后”说重在凸显知的作用,有别于以往知易行難、以行为主的学说,这正是理学“格物致知”知行观的反映。

2.阳明和心学的知行观

知行观发展到心学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反对把知与行分出先后轻重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见解。他认为朱熹知行观最大的问题是割裂了形上形下的世界,二分的知行观必然导致知与行的分离和冲突。要圆融这种冲突就必须走“知行合一”的道路。王阳明不像朱子那样在理论和实践中间树立一个清晰的界限,而是模糊了“知”与“行”的区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二者的独立性,以说明知与行的统一性,用“知行合一”来说明“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从过程的连续性来看,“知”和“行”二者是一个相互联贯的动态衔接过程,“知”代表着“将行”,“行”代表着“己知”;从结果的纵深性来看,“知”的累积和“行”的深入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王阳明强调“知行并进”的重要性,因为有了“行”的指向,“知”才是有目的、有归宿的,而不是无意义的空想;也因为有了“知”的奠基,“行”才是真切和笃实的。“知”与“行”其实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同一道路,所谓“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

三、结语

通过比较朱熹与王阳明两人的认识论和德行修养工夫论,发现理学与心学的确有明显的差异,但这个差异更集中在修养工夫论的不同,而非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不同。因为无论是强调“性即理”还是“心即理”,两者都还是要回归到性理的,都没有脱离儒学最根本的德性修养要求。朱熹主张心统性情和知先行后,因此必然导向格物穷理和主敬涵养的外向型累积的道德修养工夫;而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和致良知,因而走上了发明本心和知行合一的内向型剥落的道德修养工夫。朱熹的工夫论在方向上是向外探求,方法上是不断做加法和穷尽;阳明的工夫论在方向上是向内反思,方法上是不断做减法和剥落从而直达本心和良知。但是,在看到两者差异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二者在进路上的某种相似和一致性。阳明格物说和致良知说是从对朱熹格物说的反思引申而来的。他的良知说并没有完全否定朱熹,因为尽管朱熹的学说存在“心理二分”的问题,但朱子的本义还是落在“心统性情”、“心统己发未发”这个心理为一的层而的,因而阳明学说可以说是对朱子理论的转进和超越。阳明在工夫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将朱熹的两行工夫都统摄于本心和良知的作用,并进一步把良知与天理相连,从而使本心、良知、性理、天道成为整体,这是阳明超化朱子学的关键点。

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开始,儒学就形成了心性之学的传统。儒学从一个维度可以说就是研究心性的学问,心性并称就显现出二者的不可分离。无论朱子学还是阳明学都没有跳脱出儒家心性学的范畴,他们实际上都是以心性一体为理论依据的。两人的学术差异无论以何种而貌呈现,都不应以“性即理”和“心即理”作为评判标准。而应该看到,即便是两人差异最明显的工夫论,其目标也都是完善个人的道德修养、达致儒家要求的理想人格。在心与理、知与行、道德的理论和践履方而,朱熹和王阳明二人都有各自的亮点和贡献,两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理学的发展史上是前后相续的,在理路上有继承和超化之处,在比较的视角下对二人进行综合把握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吕思勉.理学纲要[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三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6]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朱熹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朱子深衣”与朱熹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