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14 08:23陈秀琍刘鲁华骆妍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13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

陈秀琍 刘鲁 华骆妍

[摘要] 目的 探讨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某医院康复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发病时间<24 h,均有一侧肢体功能障碍但无严重意识障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辅助用具,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定、舒适度及满意度。 结果 治疗后6周后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Ashworth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Clonus分级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治疗后6周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实验组(P<0.05)。 结论 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效预防膝过伸、足下垂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脑卒中;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康复护理;足下垂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編号] 1673-9701(2020)13-0084-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angle limb functional fixator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Methods 60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confirmed by CT or MRI admitted to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a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time of onset was less than 24 h; all patients had one side of limb dysfunction but no serious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used multi-angle limb function fixator,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aids. The daily life ability score, motor function,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Barthel index, Ashworth score and Clonu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runnstrom stage motor function after six week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tudy group(P<0.05). Conclusion Multi-angle limb functional fixator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effectively prevent knee hyperextension, foot drop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Stroke; Multi-angle limb function fixat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ot drop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脑卒中后患者常发生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和肌肉协调运动异常,约65%的偏瘫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偏瘫侧下肢主表现为足下垂[2]。临床中预防足下垂常见的方法是做康复理疗活动踝关节,足部不活动时用固定垫、丁字鞋或防旋鞋,使足部保持背屈位,但常规康复器具易滑脱、膝关节不能维持功能位,造成膝关节过伸,肌张力高时踝关节功能位无法根据张力调节角度、足跟易形成压疮等。针对临床工作中的不足,设计制作了一款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应用于临床脑卒中后患者康复锻炼,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1)首次发病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2)患病6周以上;(3)患者无认知障碍,能理解并遵照执行;(4)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年龄50~70岁。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2)中途退组;(3)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为40分以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0~70岁;平均(60.66±5.96)岁,平均病程(2.3±0.3)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0岁;平均(61.50±5.47)岁,平均病程(2.3±0.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的制作  制作简介见图1~3所示,本实例一种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包括支撑板1、膝关节调节杆4、足部调节杆5和脚套2,脚套2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板1的尾端,方便拆卸清洗,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护理负担,脚套2上设置调节摇杆3可以根据患者肌力调整合适角度-30°~50°,满足不同脚型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支撑板1包括正面和背面,支撑板1的正面放置软垫8,患者的下肢放在软垫8上,满足舒适的需求,支撑板1的背面设置魔术贴,膝关节调节杆4设置于支撑板1前端,足部调节杆5设置于支撑板1的尾端,膝关节调节杆4的顶部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足部调节杆5的顶部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通过调节膝关节调节杆4和足部调节杆5,使患者的下肢调节角度在-90°~90°,实现多角度调节,可以让长期卧床肌力差的患者膝关节保持功能位。

支撑板1为抽拉式结构,支撑板1包括固定部11和伸长部12,满足不同下肢长度的患者使用,固定部11内部为空心结构,不需要使用伸长部12时,伸长部12收缩入固定部11内部,当固定部11的长度不能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时,伸长部12从固定部11内伸出,软垫8的尺寸与固定部尺寸一致。

具体还包括保护衬布6,保护衬布6为弹性材料,保护衬布6的一端与固定部11的背面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粘合、钉合或者卡扣等方式将保护衬布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的背面,保护衬布6的另一端设置魔术贴,可以与支撑板1背部的魔术贴配合,通过设置保护衬布保证在任意的调节角度下肢体不移动。支撑板1的四个角都是圆弧形状,有效地避免了患者皮肤的压疮。

软垫8的中间设置与人体下肢匹配的弧形凹陷81,弧形凹陷81内部设置自动按摩器,自动按摩器可以为滚珠式按摩器或者挤压式按摩器,避免下肢僵硬,护理效果好。脚套2底端设置脚板,脚板为硬板,当脚放进脚套中时,平踩脚套2底端的硬板,这样既能保暖又可以防止足下垂,对患者足部进行有效地护理。

膝关节调节杆4包括第一伸缩杆41、第二伸缩杆42和第一固定杆43,第一伸缩杆41、第二伸缩杆42分别设置于支撑板1两侧,第一固定杆43垂直于第一伸缩杆41和第二伸缩杆42,第一伸缩杆41与第二伸缩杆42平行设置。足部调节杆5包括第三伸缩杆51、第四伸缩杆52和第二固定杆53,第三伸缩杆51、第四伸缩杆52分别设置于支撑板两侧,第三伸缩杆51与第四伸缩杆52平行设置,第二固定杆53垂直于第三伸缩杆51和第四伸缩杆52。膝关节调节杆4和足部调节杆5的底部设置滑轨,第一伸缩杆41与第三伸缩杆51在第一滑轨71内滑动,第二伸缩杆42与第四伸缩杆52在第二滑轨72内滑动,使得整个固定器可以满足横向伸缩调节长度,纵向伸縮调节角度,满足对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

1.2.2 分组  实验组将患者双下肢放在支撑板的软垫上,足部伸入脚套内伸长下肢,调节抽拉式支撑板和底部的滑轨,保持患者的下肢与支撑板的长度适宜;调节膝关节调节杆和足部调节杆,实现患者膝关节多角度功能位摆放;足部的调节摇杆根据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角度的测量值调整摇杆角度,实现对患者踝关节多角度功能位摆放,预防足下垂;足跟部镂空的设计能够预防压疮的发生;软垫调高时,可用外侧的保护衬布包住腿部防止滑动,可开启自动按摩功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辅助用具维持功能位。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比较住院后生命体征平稳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运动功能评定、压疮分期评定指南及彩超监测下肢血栓。

1.3.1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4]指数  包括进食、沐浴、如厕、修饰、穿衣、转移、活动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60~99分为轻度依赖,41~59分为中度依赖,0~40分为完全依赖,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低,需要帮助的程度越高,Barthel指数评定表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ADL评价量表,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2 改良Ashwonh量表[5](modined Ashworth scale,MAs)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肌张力检查量表之一:MAS评分标准[5]:0级:正常肌张力;1级: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被动活动困难;4级: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1.3.3 Clonus分级法评分标准  0级:无踝阵挛;1级踝阵挛持续1~4 s;2级踝阵挛持续5~9 s;3级踝阵挛持续10~14 s;4级踝阵挛持续≥15 s。

1.3.4 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定标准[6]  Ⅰ期:松弛性瘫痪,无随意活动;Ⅱ期:引出联合反应共同活动,并出现痉挛;Ⅲ期:肢体共同运动时才出现主动运动,痉挛增强;Ⅳ期: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减轻;V期:肌张力逐渐恢复,有分离精细运动;Ⅵ期:运动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

1.3.5 自制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  使用舒适度表及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表[7],满分为100分,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分别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比较

两组患者的Ashworth分级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的Ashworth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Clonus分级法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Clonus分级法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周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的Clonus分级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1,P=0.035<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定比较

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定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周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调查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足下垂是影响患者步态、步行能力、下肢关节活动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多数研究采用改良式足下垂装置[8]、足托板式[9]功能鞋[10-14]等预防足下垂,在足踝部的设计角度基本为90°且不可以调节,在现有的技术上我们设计脚套2上设置调节摇杆3可以根据患者肌力调整合适角度-30°~50°,而膝关节的设计在原有的传统康复工具中几乎没有涉及,那患者在使用传统的康复工具忽略的膝关节运动就会导致膝过伸率升高,而新型设计中通过调节膝关节调节杆4和足部调节杆5,使患者的下肢调节角度在-90°~90°。而在本研究中让患者在早期就能进行多角度的足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改良的Ashworth分级、Clonus分级法评分标准、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定,从患者自理能力、肌张力、阵颤、主动能力在6周后均能很明显的得到改善。

脑卒中患者继发性VTE的发生率为30%~60%,VTE的危险因素包括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液瘀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多数研究显示临床上对重点高危人群,根据其危险因素等来评估发生DVT的危险性,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梯度加压弹力袜、间歇充气压缩泵和静脉足泵等[15]是常用的物理方法,而在本研究中,不断完善设计,在台面上添加可拆卸的充气小腿脚套,每天对患者进行2次的充放气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弧形凹陷81内部设置自动按摩器,自动按摩器可以为滚珠式按摩器或者挤压式按摩器,避免下肢僵硬,护理效果好。评估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使用后,6周后无静脉血栓和压疮的发生。

体现人为本的整体理念,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的设计,它的优点:根据患者不同的身高,设计纵截面可伸缩性,踝关节被控制之后,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直线型摆放,随着时间延长,关节挛缩,本产品在横截面上设计成可升降,满足膝关节及髋关节不同角度的弯曲,脚套的设计是可以分开的,夏天可以分离脚套,冬天御寒可以带上,也方便护士检查足部的血液循环、有无压疮、足背动脉的监测,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住院满意度。

综上所述,多角度肢体功能位固定器装置制作方法科学、简单、护理人员操作简便、费用低、患者乐意依从,可改善住院发病<24 h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肌力恢复有效率,有效预防膝过伸、足下垂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康复护理用具。

[參考文献]

[1] Rayasam A,Hsu M,Hernandez G,et al.Contrasting roles of immune cells in tissue injury and repair in stroke:The dark andbright side of immunity in the brain[J].Neurochem Int,2017,107:104-116.

[2] 程华军,廖亮华,陈尚杰,等.肉毒毒素注射后功能性电刺激与运动平板同步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及足内翻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9):674-678.

[3] 李海珊,高群燕,章建飞,等.个性化功能锻炼视频在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845-846.

[4] 胡剑华,王建跃,王艳芬,等.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2018,(2):163-166.

[5] 邓思宇,卢茜,郄淑燕,等.等速测试指标与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踝痉挛评定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178-183.

[6] 刘丹.超早期良肢位、充气抗痉挛手套联合Brunnstrom分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7):946-950.

[7] 刘晓梅,刘红梅,黄亚川,等.“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3080-3083.

[8] 徐娟,张苏玲,刘颖,等.改良足下垂预防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189-192.

[9] 孙小惠,王燕,马延爱.新型足托板对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康复效果[J].武警医学,2015,26(3):280-281.

[10] 左四琴,王艳,杨嘉琨,等.昏迷患者防足下垂功能鞋的制作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2):3938.

[11] 袁芳,刘慰.预防足下垂及足部压疮支架的制作及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5):121.

[12] 嵇冬梅.一种新型实用背伸鞋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0):44.

[13] 胡明玉,贺立新,江海亮,等.可任意调角度丁字鞋的设计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8):694.

[14] 刘艳辉,石泽亚,秦月兰,等.改良卧床患者保护靴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3):397.

[15]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9.

(收稿日期:2019-11-20)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脑卒中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