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年度,《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着重从三个维度对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做出回应:理论与经验,坚持科学理论立场,客观呈现“创新元”时空动态之变;结构与功能,阐释创新“共同体”结构“一体”和功能“多元”;量化与质性,强化质性研究与行动研究“扎根”策略,注重对创新规律科学、理性研判,尽可能呈现我国区域创新全景式面貌。
[关键词]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创新元;共同体;全球秩序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0)02-0090-12
[作者]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课题组 成都 610072
课题组成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李后强、郭晓鸣、廖祖君、廖冲绪、刘伟、张霞、冉敏、高洁、肖华堂、王理;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张志强、肖国华、熊永兰、韩文艳。
一、引言
作为引领时代、“弄潮”时代的重要领域——创新,以及我国夯实创新根基的细胞单元——创新元,始终在不断找寻着内在平衡,形塑从区域创新元到创新生命“共同体”的“多元一体”之联动大格局。基于对五年数据纵向趋势的特征分析,我们大胆研判:中国区域创新“共同体”趋势已现,由“创新元”组成创新生命“共同体”的时代正在走来。
激活“多元”,活力迸进。“共同体”表现为多元化、差异化的“创新元”活力迸进。五年的持续追踪,我们见证了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见证了各地创新元创新影响力正由科技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全域,见证了在时间、空间维度下,创新“多元性”正在不同领域、不同区域被广泛激活。
形塑“一体”,利益共襄。“共同体”表现为协同一體的创新元“有机体”正在形塑。五年的持续追踪,我们看到了区域创新格局似生物有机体般,总体结构与区域功能辩证统一。各创新元不论在整体结构还是区域结构中,均呈现差异化发展,又互补式统一的“结构一体,利益共襄”格局。
跨越“边界”,创新无疆。“共同体”表现为跨越边界,创新无疆的创新元发展机遇正在到来。五年的持续追踪,我们认为,我国创新元在空间维度上刚性的竞争“边界”正日趋模糊,“多元一体”的创新生命“共同体”正在形成,互补、互促、互嵌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创新天然活跃属性之间相得益彰、相互成全的良性格局正在形塑。
二、总体研判:大变局中的区域创新共同体
1.创新格局:构建生命共同体
2019年,中国以打造两个层级的创新共同体,来应对和表达我们争流世界创新共同体中“上游”结构性位置的决心。在第一层级,“多元一体”的全国区域创新共同体日渐发力,形成区域创新“多元”争先的新格局。在第二层级,省域创新共同体逐渐形成合力。尽管区域不平衡的结构性特征依然突出,但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创新共同体正在形成,呈现省域内部各创新元“结对竞赛”的积极趋势,区域间的创新活力正在省域竞争中整体提升。
2.创新贡献:影响全球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核心技术卡脖子”这一关键问题。放眼全球创新格局,卡的已不仅是科学技术之“脖”,更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之“脖”。在国际角力中,依科技创新形成新的大国契约和国际权力日益显化,创新正改变着传统大国间的权威秩序结构。一方面,西方国家创新伴生的各类现代科学技术产品,伴随价值观与文化输出,深入到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对全球创新共同体的“依赖度”依然较高,高端装备制造、特殊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及代表前沿技术的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集成等技术“掌握度”依然不高。
3.创新主体:竞争伴随合作
基于对全国创新元逐年数据的系统研判,发现创新主体从最初的政府主导,到市场与社会依次激活但“各自为政”,再到政府主导、市场与社会活力迸发、主体间相互成全。具体而言,在多元创新主体格局形成初期,各主体间联动效应尚未显现,竞争大于合作,在社会创新强势发力之下,市场转化明显滞后。但随着政府主导下的柔性创新政策相继出台,主体之间相互成就的区域创新格局日渐形成。创新动能由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联动发力的共同体趋势开始显现。
4.创新网络:省域联动显现
区域创新共同体,创新联动的“省域”环境正在形成。一方面,伴随我国各大区域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区域间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态势日渐严峻,马太效应之下创新的差异化格局日渐固化。另一方面,中、西部创新元却“不约而同”地呈现“点”“极”带动之下省域联动的创新发展特征,省域创新共同体正在形成,有望成为中西部创新突破的新路径。如中西部地区的成都、西安、武汉、合肥、郑州、长沙等创新元基本稳固在我国区域创新的前三十位。又如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以省域为单位的共同体正在形成,东部的浙江、江苏,中部的湖北,西部的四川,东北的辽宁等。
5.创新体系:面临治理挑战
随着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发挥,政府在创新领域向市场与社会放权,强化创新支持体系,推动市场与社会以及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市场以看不见的手全面影响创新资源的投向,实现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日渐成型。社会大众,则在政府主导下,广泛参与,形成大众创新的局面。政企社的主体角色归位与创新“共同体”体系大致达成。但必须要看到,区域创新各主体之间的良性运转与协调发展还需要辅助区域创新在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以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政策突破与大胆改革。
三、区域创新指数:排行与特征
1.全国总体排名
报告继续以“创新环境一创新投入一创新产出”为基本逻辑构建指标体系,对全国286个①创新元进行区域创新评价,力求呈现出区域创新活动的内在结构。
(1)创新综合指数。本评价年度,全国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4.09,其中,有84个创新元指数值高于均值,排名前30位的创新元(详见表1)。
①2017年,全国副省级市与地级市创新元共计338个,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报告仅对全国286个创新元进行评价。
深圳不仅连续四年位居榜首,而且其创新综合指数比第2位的广州高10.11,比全国均值高25.93,呈“一马当先”之势。
(2)创新环境指数。本评价年度,全国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均值为65.39,其中,有82个创新元指数值高于平均值,深圳、苏州、成都、武汉等排名前30位(详见表2)。与上一评价年度相比,仅有深圳位次不变,其余创新元位次均有变化,苏州、成都、武汉等18个创新元的创新环境指数排位有所上升,广州、杭州、宁波等11个创新元位次有所下降。
(3)创新投入指数。本评价年度,創新投入指数均值为63.34,其中,有89个创新元的创新投入指数值高于平均值。成都、杭州、苏州、南京等19个创新元位次上升,其中,绍兴、连云港、大连、惠州、镇江和湖州等6个创新元是本评价年度的“新鲜面孔”;西安、合肥、武汉、郑州等8个创新元位次有所下降;深圳、广州和东莞3个创新元的位次未发生变化(详见表3)。
(4)创新产出指数。本评价年度,创新产出指数均值为64.36,其中,有86个创新元高于均值。南京和厦门位次没有发生变化;深圳、广州、杭州等18个创新元位次有所提升,苏州、宁波、珠海等10个创新元位次有所下降(详见表4)。
2.分地区排名
本评价年度仍将创新元分地区考察其创新活动,东部85个、中部80个、西部87个、东北34个。
(1)总体格局。区域创新呈现“东部领跑,中部、东北和西部跟跑”的格局,而且东部整体优势明显。从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来看,东部均值为66.53,高出全国均值(64.09)2.44;中部、东北和西部均值分别为63.34、63.02和62.82。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30位的创新元,东部创新水平领先优势更加明显,共有21个创新元进入前30位,中部创新元主要集中在第11~20位,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有3个和2个创新元进入前30名(详见表5)。
(2)东部地区。东部地区85个创新元的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6.53,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创新元详见表6。
(3)中部地区。中部地区80个创新元的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3.34,较全国均值(64.09)低0.75,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创新元详见表7。
(4)西部地区。西部地区87个创新元的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2.82,较全国均值(64.09)低1.27,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创新元详见表8。
(5)东北地区。东北地区34个创新元的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3.02,较全国均值(64.09)低1.07,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创新元详见表9。
3.分战略区域排名
国家级城市群、“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本报告也对其创新活动进行重点关注。
(1)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排名前5位的创新元创新综合指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4.09);京津冀城市群有4个创新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有3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城市群有2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部湾城市群有1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详见表10)。
(2)“一带一路”沿线。“一带一路”沿线共涉及146个创新元,创新综合指数平均值为64.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09)0.41,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创新元详见表11。
(3)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沿线涉及108个创新元,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4.67,较全国均值(64.09)高0.58,排名前15位创新元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特征,长江上游仅有成都,而下游有10个进入(详见表12)。
四、区域创新特征
1.创新驱动类型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
以排位前30位创新元为例,按照其在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3个二级指标排位中的最好名次进行分类,可分为全面领先型、均衡创新型、环境支撑型、投入推动型和产出牵引型5种类型(详见表13)。所谓全面领先型是指创新元在创新环境、投入和产出三个维度排名均在前5位,是实至名归的“领头羊”,如深圳三个维度均排第1位;均衡创新型是指创新元在创新环境、投入和产出三个维度排名在均前10位,创新综合实力相对均衡,如成都的排位分别是第3、3和8位;环境支撑型、投入推动型和产出牵引型分别指创新元由于在创新环境、投入和产出表现突出而获得较好的区域创新结果,如武汉的创新环境排位第4,是三个维度中排位最靠前的,说明其环境优势很突出。
2.创新空间分布“两极分化”态势明显
从区域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30位的创新元分布来看,东部与中西部俨然已演化成“两极”,一方面,东部地区绝对优势明显,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分别高出中部、西部地区3.19和3.71。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经过多年奋力追赶,与中部地区创新步伐基本趋同,其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仅比中部地区低0.52。但从近三年东中西部地区进入前30位的创新元分布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创新差距则有持续拉大的态势:2017年度进入排名前30位的中西部地区创新元有9个,2018年度变为7个,2019年数量虽然没有减少,但位次有所下降。
3.头部创新“俱乐部”内部竞争激烈
排前10位创新元代表了我国区域创新的最高水平,我们将其称为头部创新元。通过对比2015~2019年度头部创新元,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西安、宁波、武汉和无锡成功跻身头部创新“俱乐部”,并逐渐固化。但是,头部创新“俱乐部”内部的竞争却非常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除了深圳连续四年稳居第1位外,其余创新元的位次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南京、西安、宁波和武汉等5个创新元在每一评价年度的排位都不同。
4.区域创新维度显“梯度沉寂”之势
将286个创新元分别以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维度以排名前30位、均值和中位数为标准划分出4个区间,计算三个维度各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呈现“排位越靠后,变异系数越小”的“梯度沉寂”。由此可见,区域创新低水平均衡依然维持。从创新环境4个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看,经济环境、信息化水平和空间聚集的变异系数是1~30位创新元最高,金融环境的变异系数是31~81位创新元最高,但4个二级指标变异系数最低的都是144~286位。从创新投入指数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看,人力资源投入差异最大的是排在1~30位的创新元,资金投入差异最大的是排在31~84位的创新元。从创新产出指数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看,知識产出和价值实现差异最大的均是排在1~30位的创新元,可见,无论是知识创造还是知识转化,“头雁效应”十分明显。
五、区域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1.主要问题
(l)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不少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依然明显,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仍然较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领先技术的比例仍然大大低于美、日、德等国家,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和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如智能制造核心产品——工业机器人及系统软件就主要来源于国外“四大巨头”,[1]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
(2)区域协同创新尚处起步期。从目前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现实来看,区域协同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从区域创新水平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来看,其多元主体协作、联动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基本形成,但仍存在着缺乏区域整体规划和资源统筹,信息共享、技术转移等仍受行政区划限制等问题。另一方面,从全国层面来看,区域创新活动越来越集聚在少数城市,“俱乐部收敛”趋势仍然明显,区域创新活动集中程度进一步强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少数城市对科技人才虹吸严重,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3)南北差距已超过东西差距。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赶超等新趋势的出现,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正在从东部和西部,转变为南方与北方,南北差距拉大逐渐成为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焦点。2016年,中国北方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首次下降到40%以下,到2018年,已经下降到38.64%,且这种分化趋势还在加剧。[2]而这一区域差距矛盾变化的趋势也同样体现在区域创新中,在区域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10位的创新元中,按南北划分来看,北方城市仅西安一个,而按东中西部划分来看,中西部城市有成都、武汉、西安三个。①
(4)创新型企业可持续性不强。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平均孵化周期仅6年,低于全球平均数值7年,但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年,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8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大多数创业企业均以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依托,利用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距离障碍等传统技术条件下的限制,进行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应用驱动型创新,而这种创新的技术壁垒不高、可模仿性较强,在短期创业中积累的优势易被模仿者通过价格竞争等方式打破,其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很大挑战。
(5)治理改革仍受体制性束缚。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一方面,创新管理相关职能分属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存在职能的纵向分割交叉问题;另一方面,不同行政区划之间,行政区划本身对创新资源、人才等要素流动也存在着现实的制约。二是创新主体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匹配仍需改进。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评价激励体制由传统科技、学术管理体制延续而来,不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等不同创新活动特性,普遍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重经费不重水平、重产出不重应用等问题,尤其缺乏对创新应用转化的评价激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市场导向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产学研的职能定位时有错位、融合程度不高。三是创新政策激励链条偏长。区域创新需要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以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突破,特别是许多政策需要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创新政策激励链条偏长。
2.应对策略
(1)立足全球视野,推进“精准创新”。一是精准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围绕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以及国家重大需求,制定面向未来和全球竞争的“技术路线图”,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足功夫。应注重对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追赶类科研项目实行自上而下的科技计划管理,对前沿技术和探索类科研计划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更多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选择作用,减少决策失误。[3]二是针对产业空缺精准部署创新重点。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深入研究本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特点,针对区域产业发展中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技术、产品与系统工程,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中介机构等共同组成的柔性化协作组织,探索跨专业、跨行业、跨机构的产业合作创新模式,促进形成弥补产业环节空白的经济实体。
(2)依托城市群落,推进“协同创新”。一是把协同创新上升为城市群顶层战略。把协同创新作为增强城市群发展黏合力的关键,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区域创新战略布局,推动跨区域的产学研用结合,以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构建支撑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创新极作用。强化核心城市在推动区域创新中的极核作用,发挥次级城市的等级节点作用,规划建设跨行政区划、串联核心城市、次级城市以及腹地区域的创新资源集聚空间,使创新成果以等级式溢出形式辐射带动更大的区域范围。三是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创新服务链。强化省际间、市际间沟通协商机制,发挥各类科技社团组织、产业联盟、技术中介在创新要素对接方面的作用,构建各类创新要素的网络化对接平台,支持通过城市间规划引导、政策协同、平台共建、企业联盟等形式形成跨行政区域的创新服务链。
(3)顺应区域差异,推进“梯级创新”。一是立足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战略。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有所差异,其创新需求也有所差异,各区域应根据自身所处阶段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战略。二是发挥区域特色突出差异化的区域创新领域。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均有所差异,其区域创新重点突破领域也应有所差异,各区域应深入研究自身禀赋特点及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区域特色明确区域创新应重点突破的方向和领域,形成差异互动的区域创新格局。三是发挥先发区域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东部沿海等先发区域创新水平领先、创新成果相对富集,应通过成果转移以及对后发区域产业化投资等方式,扩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区域,形成更大范围内的辐射带动效应。
(4)注重主体协作,推进“多元创新”。一是发挥政府对区域创新的服务和支撑功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区域创新中的关系,强化政府对区域创新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二是强化企业区域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带动作用,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发挥科研及教育机构知识驱动作用。明确科研及教育机构在创新链中的知识创造者定位,强化知识驱动创新,深化科技成果“三权”(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管理改革,促使科研及教育机构的学科资源、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等与创新体系需求相契合,激发区域科研及教育机构的创新能动与互动精神。
(5)坚持改革引领,推进“治理创新”。一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推动顶层制度设计由以强调计划管制的“管理”向强调自主多元的“治理”转变,对区域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应具有的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整体性设计优化。二是改革政策激励方式。推动创新政策从以科技政策为主向覆盖创新链各环节的综合政策体系转变,政策工具从以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为主转向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和调动社会积极性转变,[4]加快推进地方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三是提升区域创新法治化水平。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和侵权查处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体系,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斌,面对“精准打击”,中国制造迫切需要“精准创新”[EB/OL].(2018-06-29). www. yidianzixun. com/article/OJQCocal.
[2]高敏.“南北”经济差距超“东西”,到底是为什么?[N].新京報,2019-03-26(A04).
[3]吕薇.新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纲[J].改革,2018,(02).
[4]田杰棠.优化体制机制 全面提升创新质量[J].紫光阁,2018,(01).
(责任编辑 王娟)Report of China Regional Innovation Index (2019) (Excerpt)
Report of China Regional Innovation Index Research Group
Abstract:This year, Report of China Regional Innovation Index focuses on re-sponding to Chinar s region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eoryand experience,adhering to th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tandpoint, and objectively pre-senting the dynamic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of“innovation element". Structureand function, explaining the structure“integration" and function“diversification" ofinnovation “communit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rengthening the“grounded”stlve research and action
research,paying attention to “ grounded”strateg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action research,paying atten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judgment of innovation law,andpresenting the panoramic vlew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China as much as possible.
Key words: China regional innovation index; innovation element; community;global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