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何盾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结合不同地理环境及区位因素等,积极开展营林造林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樟子松作为西北地区抗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涵养水源、保护环境、阻止沙地拓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分析了樟子松的特征,提出了樟子松沙地抗旱的关键技术,以便提升樟子松的种植效率。
关键词:樟子松;抗旱;技术;造林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2-009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对营林造林工程日益重视。营林造林能够提升环境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我国林业造林工作不断深入,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造林质量管理能够提升林业工程质量,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林业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发挥经济效益,避免资源浪费。
1 樟子松的特征和用途
1.1 特征
樟子松又称海拉尔松,属于常绿乔木,耐寒性比较强,是一种喜光性强的深根植物,侧根一般分布很深并向四周延展开,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从而防止土地沙漠化。樟子松树干笔直高大,树冠比较稀疏,枝干粗壮、角质层发达,内含较高的叶绿素,树木内部干物质比较多,形成了比较粗厚的树皮,外部颜色呈现黑褐色,水分蒸发比较缓慢,有利于锁住水分[1]。
由以上特征可以看出,樟子松很适合在我国西北地区生长,能够适应沙地和旱地环境,对生长的土壤要求比较低,不仅可以在沙质化的土地中生长,还可以在土壤贫瘠、土层较薄的环境中生存。樟子松是一种抗旱能力较强的树种,尤其适合在我国北方沙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种植,能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但是,樟子松不适合在积水或过于潮湿的土壤中生长。
此外,樟子松更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存。该树种寿命也比较长,平均可以达到150~200年左右。但是樟子松在前5年的生长比较慢,6~10年会进入生长旺盛期。
1.2 用途
樟子松用途比较广泛,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木材也可以被广泛运用。樟子松有较强的木质结构,纹路清晰,木质坚硬,能够使用在家具、建筑中。樟子松外形美观,还能够作为防护林和绿化林种植在观赏园林中,发挥其审美价值。
此外,樟子松的树干可以提取树脂,树皮能够提取栲胶,针叶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牲畜饲料[2]。
2 樟子松沙地抗旱造林的关键技术
2.1 选择适宜的栽种土地和幼苗
2.1.1 栽种土地选择及整理
樟子松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樟子松的后续生长过程。在栽种之前必须根据樟子松的生长习性选择栽种土地,精心挑选出栽种的幼苗,提升樟子松的成活率。
首先,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种植区域,全面了解栽种地势及地质结构。同时,必须结合营林造林的要求及相关标准等,科学开展栽种工作。
其次,樟子松更加适合在酸性土壤和微碱性土壤中生存,因此种植土壤要肥沃、排水性好。需要对土壤的可溶性盐进行测试,如果可溶性盐达到0.12%以上则不能造林。
再次,在土壤比较贫瘠或有机质含量比较低的地区栽种樟子松,还需要提前改善土壤结构,施加有机肥,以增强土壤肥力,确保在栽种之后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为了提升土壤保墒性,在造林前1年内做好土壤整理工作,确保栽种有序进行,提升樟子松的成活率。如果沙地面积比较大或处理难度较大,可以进行带状整理,循序渐进地改善土壤结构[3]。
2.1.2 选择合适的幼苗
在樟子松幼苗选择方面,造林人员需要尽量栽种营养钵大苗,因为营养钵大苗适应能力更强、抗旱性高,在风沙比较大且干旱的地区存活率更高,还能够有效防止流动性沙丘对幼苗造成掩埋或風蚀。幼苗栽种之后,可以使用搭建障蔽的方式防止风沙对幼苗的危害。选择栽种营养钵大苗能够提升成活率,防止在造林时对树苗带来的损伤,避免因暴晒或沙丘掩埋导致树苗死亡的情况。
2.2 栽种技术
造林是一项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工程,要规范管理栽种过程,这样才能提升樟子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幼苗栽种前,需要全面分析幼苗的各项指标及成长状况,然后确定植株的种植间距。一般而言,樟子松的种植方法可以采用间隙植树和穴植法。沙地面积大且地势平坦的区域,栽种量大,可以使用机械化的栽种方式,树木成活率也比较高。沙地面积较小或山地较多的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栽种的方法。为了进一步保障樟子松的成活率,防止沙地流失水分,应在栽种前2 d开展苗床灌水工作,要做好防护,不能暴晒。
此外,要在栽种坑中去掉营养钵,通常栽种深度要超过40 cm,栽种时间要选择在春季,这样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苗木成长速度也会更快。
2.3 栽种后的养护技术
首先,樟子松在栽种之后,需要重视后续养护。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幼苗的成长情况进行检查和补植工作,同时要在幼苗栽种之后进行除草和看护,防止动物对其造成破坏。
其次,重视病虫害防治。因为北方冬季比较寒冷,很多幼虫、虫卵等都有可能藏匿在土壤、杂草、树干、枯枝中,而到了春季时节就会大量繁殖。这就需要在冬季时开展全面的消毒和杀菌工作,及时清除枯枝和树叶等,也可以人工清理虫卵、虫茧、虫苞等,还可以将土壤翻耕,做好晾晒工作,避免害虫越冬。
再次,樟子松常见病害有烂皮病、红斑病、疱锈病、窒息病及枯梢病等;害虫有油松毛虫、松梢螟、松沫蝉、红蜘蛛、天牛、大树蜂、松球蚜等。在病虫害防治中,一定要根据病虫害的爆发时节提前预防和管控。一旦发现樟子松出现病虫害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对症治疗,注意要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相关部门要对樟子松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发挥樟子松的最大价值。
3 结束语
在新时期,营林造林已经成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措施。樟子松作为沙地干旱地区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造林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樟子松的相关习性及特征,做好造林前的准备。此外,造林过程中还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及时防治病虫害,提升樟子松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谢瑞芬,王虎林.樟子松沙地抗旱造林关键技术研究[J].山西农经,2018(17):64.
[2]赵亮.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9(5):70-71.
[3]张建飞.樟子松应用的造林技术与育苗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2):187.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