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类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关系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研究人与生态和谐关系,浅析生态和谐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剖析二者关系,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习总书记在浙江安吉做调研并结合该省“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环境,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是事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好比中国共产党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坚持把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试金石、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该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之后,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实现了人的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成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南。
一、人的发展本质
人的发展是指在人的一生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中国、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呼声。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成为重要的社会任务。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中国将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以及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如何解决好,成为了国内外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矛盾已由原来的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重新梳理。
二、 生态和谐与人的发展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类的发展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越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就越顺利。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的基础上,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进行了阐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位置,建设美丽生态中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互补性和互动性。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以此学说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
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实际上,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在于人本身。因此,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也在于人类自身。人要不断更新认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不但关乎人民福祉,也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这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信心和意志。人与自然本是生命共同体,人们接受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回馈于自然,自然资源是有生命的,也是有限的,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犹如老子在《道德经》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大家提倡要顺应自然。再如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如若过度的乱砍滥伐、竭泽而渔,为了满足当前利益而破坏子孙后的资源将会导致生态失衡,一味向自然索取,未返哺自然,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由此可见,适可而止是最好的结果。古人在《吕氏春秋义赏》说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一类杀鸡取卵、鼠目寸光的作为从古至今一直在告诫我们:人和社会的发展不应贪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目光的远大抱负。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不能也不会做任何危害自然生态发展、破坏生态资源的事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才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例子足以证明生态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及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二)人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
生态和谐问题是当代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人的发展问题又是伴随始终的永恒课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逐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人的生存问题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文立足生态和谐谈人的发展问题,有利于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为学界提供崭新的研究方向。生态和谐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提升的辩证关系,在生态和谐下,树立生态权益意识、加强生态立法,用法制保证人的生态权利,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属点。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最为复杂的内容之一。所涉及的方面不是单一的或者少数几个方面的简单相加,对它的研究必须采用多种学科综合的方法。加强和深化基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深入挖掘其崇高的价值内涵和丰富的理论内涵,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国家生态文明体系的现代化。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人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会呈现出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題。解决人的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排除人的发展的现实障碍,就是推进人的发展的过程。在当代中国推进人的发展,既要直面并致力于消除前现代问题给人的发展造成的障碍,彻底去除人的依赖关系,又要直面并致力于消除现代性问题和生态问题给人的发展造成的障碍,合理地处理生态环境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由此可见,人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
(三)处理好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我们每天的生活,如: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量,也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场所,用以承载人类发展的始终,贯穿于人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发展迅速,进入信息化时代,在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和相关贯彻,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并将随着人的发展问题贯穿始终,确保对生态零破坏的情况下推动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到:生态修复让废弃矿山变为绿水青山。我们要构建权威性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平台,以技术研究、集成、创新、指导、交流为主要职能,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让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生态修复行业高效、有序发展。在矿山生态、乡村生态、城市生态、流域生态、土壤生态等多个领域,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专业技术上的帮助,补足过去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欠账。人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各阶段主要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人类发展留出更广阔的空间。
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上,习总书记提到:本次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以“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凝聚了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关注。可见,人类发展的同时,注定与自然环境捆绑在一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推动各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中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三、结语
人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的过程中,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直到今天的“共享人生出彩機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一以贯之地坚持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思想,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人民性根本政治立场。总之,人在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人类发展必须有节制的进行,不能鼠目寸光,一味追求人的发展而牺牲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和破坏生态平衡。通过学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醒人们所对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的思考,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从而改善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伤害,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叶兴花: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