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设计研究

2020-07-14 01:44刘玟君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钢量槽段围护结构

刘玟君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72)

在当前工程建筑中,由于地下连续墙在刚度、抗渗性、噪声与振动等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在软土地区车站结构工程中通常采用该结构来完成,可有效保障基坑安全与施工质量,并且节约较多的工程资本投入。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做好围护墙结构设计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使工程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1 工程概况

某地轨道交通12号线线路主体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长度范围为5~10.2m,厚度为800mm左右,共计82幅,其中有效深度为34m的墙有24幅、有效深度为31m的墙有58幅;车站标准段开挖最深为16.5m,端头井的开挖深度为18.2m。工程所在地为软土地区,土壤含水量较高、压缩性较强、强度较低,还具有流变性、低渗透性等特点,其中的灰色砂质粉土在动水压力下,很容易出现流沙现象,导致槽壁塌方。因此,对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设计与质量控制提出较高的要求[1]。

2 软土地区连续墙围护结构设计

连续墙围护结构设计不仅对基坑稳定与支护安全提出严格要求,而且还应满足抗渗流、抗隆起、抗倾覆等验算标准。在设计工作中,主要包括墙入土比、配筋设计、接头设计、墙厚度与分幅等,应确保每项工序科学合理,才可使整体结构设计得当,确保工程顺利高效完成。

2.1 墙入土深度

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中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形式,不但可承受侧向水土压力,还具有隔水等功效。在墙入土深度设计时,应对受力和隔水两项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当其作为挡土结构时,确保墙体插入基地以下的深度充足,并深入良好的土层中,保障嵌固深度符合基坑稳定性要求;当其作为隔水帷幕时,墙入土比由两种因素决定,一是地质条件,二是地下水控制要求。如若需要隔断地下水,应适当延长地下墙,并根据隔水要求确定入土深度,应超过受力与稳定性的数值。为了节约成本投入,满足隔水要求的部分可采用素混凝土进行浇筑。

2.2 墙厚度与分幅

在厚度设计方面,应对基坑深度、工程现象地质情况、四周环境以及工程造价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合理恰当地选择墙体厚度,通常厚度的计算方式为基坑深度除以20。在分幅设计方面,应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工艺技术、周围环境等因素,若分幅过小,则会增加墙的接缝,增加漏水概率,并增加槽段数量,支撑结构的密度增加,为施工带来许多不便。对此,在确保槽壁稳定和施工能力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槽段。根据当地施工条件,通常直线壁板式槽段的宽度应小于6m,对于T型槽段,肢宽度之和应小于6m。当地下墙厚度、地面荷载相对较大或周围存在厚砂性地层时,可适当缩短槽段宽度。值得注意的是,车站与附属结构相交之处,地下墙的形状应为T型,以此减少接缝漏水,特别是砂性土较厚的区域,在设计时更应加强注意[2]。

2.3 配筋设计

该项设计以内力包络图为参考,在设计过程中主筋与连接筋应根据幅宽数值全额配足,接头与导管区域不可安装钢筋接驳器,应在两侧将其补足。对于双层叠合墙结构来说,顶板与侧墙交角位置的固结负弯矩较大,水平钢板应根据计算数值放足,并深入地下墙,为纵向侧墙的角点弯矩配筋,深入长度由包络图来决定。若角点的配筋数量过多,对墙砼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时,可减少角点深入外排钢筋的数量,根据需求增加跨中钢筋数量。通常情况下,外排钢筋纳入板钢筋之中,每间隔1~2根并筋,钢筋间的距离应超过150mm。

2.4 接头设计

根据受力特点的不同,可将接头类型分为柔性与刚性两种,前者是无法承受弯矩、剪力、水平拉力的接头,后者是能够承受上述施工应力的接头。在该工程中采用的是柔性接头,其构造较为简易、施工便利、造价低廉,若地下墙深度较大,拔锁口管难以较大时,可采用混凝土接头桩,且桩体无需拔出。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对墙段之间的横向弯矩有明确要求时,可采用刚性接头。在该工程的整体设计中,刚性接头主要为一字或者十字钢板接头、插入式接头。

2.5 含钢量取值

含钢量可充分体现地下墙的配筋设计水平,合理的含钢量取值可保障基坑安全与工程质量。若含量过小,会影响基坑稳定性,导致基坑塌陷;若含量过大,又会增加资本投入,导致钢筋笼中的钢筋过密,影响混凝土浇筑与墙体施工质量。由于地下墙单纯依靠自流无需振捣,在设计时应合理控制含钢量。在该项目施工中,结合以往软土地区车站设计经验,对基坑深度、施工工艺、支撑体系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计算含钢量,对于不同墙厚来说,含钢数值不尽相同,具体如下:当墙体厚度为600mm时,含钢量范围为160~190kg/m3;当墙体厚度为800mm时,含钢量范围为130~160kg/m3;当墙体厚度为1000mm时,含钢量范围为125~160kg/m3。

3 软土地下连续墙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围护结构优化

该工程底板位于淤泥质粉砂层中,基坑标准段为长条形,车站标准段宽度为19.7m,与周围建筑、地下管线情况相结合,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方案可行。基坑内部共计设置三道支撑,分别为一道700mm×900mm的混凝土支撑,两道φ600的钢支撑。在围护结构荷载方面,钢筋混凝土的自重为25kN/m3,水土侧压力以渗透系数为主,当k的数值小于0.5m/d时,水土合在一起计算,当k的数值超过0.5m/d时,水与土可以分开计算。在地面超载方面,在标准段可按照20kN/m2计算。

(1)当连续墙的入土深度为22m、混凝土支撑之间的距离为9m时,根据基底加固深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加固基底土体的深度可使基坑整体抗滑动性得到显著提升,有效预防倾覆情况,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没有影响。

(2)当基底加固深度为5m、支撑间距为9m时,根据嵌入深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在软土地基中,增加嵌固深度可使整体抗滑动性得以提升,对内力控制的影响不够显著。

(3)当基底加固深度为22m、支撑间距为5m时,根据嵌入深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在软土地基中,缩小混凝土支撑间距,可增加嵌固深度可使整体抗滑动性得以提升,对内力控制的影响不够显著。其中,抗倾覆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代表的是抗倾覆安全系数;Mp代表的是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由支撑抗压力决定;Ma代表的是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倾覆弯矩。

利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对整体滑动性进行计算

式中:k代表的是稳定安全系数;ki代表的是第i个圆弧体的抗滑力矩。

通过计算可知,当基底嵌固深度为22m时,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22.62mm,标准值为1041.28kN·m。由此可见,在该项工程中,采用连续墙结构,在纵向位置设置三道支撑可提高安全性,与基坑开挖对支护结构方面的要求充分符合,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变形等不良情况的发生[3]。

3.2 做好成槽工作

在成槽之前,采用水平仪与经纬仪对成槽机的横纵角度进行修正,利用自动纠偏装置确保成槽垂度,并在成槽之后,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根据各个成槽段的宽度尺寸,确定挖槽的幅度与频率,针对三序成槽段来说,坚持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在转角槽段的位置,坚持先短边、后长边的原则。在成槽过程中,抓斗入槽与出槽应稳当、慢速,根据成槽机仪表与垂直度情况纠正偏差,在抓土过程中,槽段两侧应采用导墙内填土,以免内部泥浆受到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成槽机的掘进速度,每小时距离约为15m,若速度过快,则会导致槽壁失稳。泥浆随着出土补入,确保浆面满足规定高度。当成槽到指定深度后,预留300mm,开始刷壁,将墙端头的泥皮消除。当刷壁结束后,采用成槽机抓斗进行清理,到达某一深度后,孔底泥浆的比重与沉渣厚度与要求相符,厚度约为100mm,泥浆比重为1.1~1.2。

3.3 合理安设钢筋笼

在该工程施工中,钢筋笼为整幅成型起吊后入槽,由于在起吊时受刚度和强度影响,需要根据幅度确定笼内桁架数量,对于超过5m的槽段来说,可设置4榀;对于5m以下的槽段来说,可设置3榀。在钢筋吊点的位置,采用φ28圆钢进行固定,在转角的位置安装φ25的拉筋固定。在钢筋笼最上方的首根水平筋采用φ28钢筋,在平面处可采用φ20钢筋制作剪刀撑,竖向间隔为7m,以此提高钢筋笼的整体刚度[4]。

3.4 科学灌注混凝土

在该工程中,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坍落度为18~22cm,混凝土类型为水下商品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混凝土灌注对施工质量具有较大影响,若灌注操作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墙面渗水、涌水等,在浇筑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质量。

(1)将导管插入与槽底相距30~50cm之处,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应精准计算土方量,高于导管底50cm左右,在浇筑时保障埋管深度得当,在2~6m之间及时拔管,若拔管较多容易出现拔空,二次处理不当影响混凝土强度,导致断桩;若埋设过长则会影响浇筑速度,甚至初凝后导管无法再次拔出,导致断桩。

(2)导管之间的距离应在2.5m左右,不应超过3m,与槽段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5m。为了确保导管中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出现夹泥情况,混凝土面应匀速提升,速度不超过2m/h,两根导管间的高度差应低于50cm,泛浆高度为50cm,确保混凝土强度与设计要求相符。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文章研究可知,地下墙入土深度应满足基坑稳定性要求,尽量深入土质良好的土层中。在该项工程中,采用连续墙结构,在纵向位置设置三道支撑可提高安全性,与基坑开挖对支护结构方面的要求充分符合,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变形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

猜你喜欢
钢量槽段围护结构
矿山砂卵石地层中截水帷幕长幅槽段稳定性研究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关于单、双向板梁板用钢量的对比分析
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围护结构隔热评价探讨
一种充气轮胎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海上平台用钢量分析
住宅类建筑结构用钢量的优化途径分析
海上平台用钢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