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MT在岩溶地区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14 01:44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厚层灰岩物探

张 鑫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026)

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通常里程长、埋深大、岩溶和破碎带发育,如何获知隧道洞身附近的地质构造、破碎及富水程度,一直是岩溶发育区隧道勘察的重点和难点。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利用破碎带卡尼亚视电阻率的变化进行判译,具有可靠、高效、直观的特点,且该技术能有效弥补传统钻探以点带面的局限,对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应用CSAMT在梯排岭隧道勘察进行围岩分级,为查明隧道洞身附近岩溶发育及断层破碎带分布、划分隧道围岩等级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勘察区域地理及地质概况

(1)地理概况。梯排岭隧道位于广东省韶关市,隧道水平长度为1900m,最大埋深为200m。隧道区属侵蚀-构造低山地貌。隧道进洞口之上为陡坡,边坡坡向约272°,坡度为30~40°。隧道出洞口之上为高约2.5m的陡坎,陡坎之上为坡度25~30°的斜坡,边坡坡向约65°。

(2)地质概况。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结果,隧道地层由老至新特征如下:①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D3s):深灰、黑灰色,中厚层~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薄层黄灰色钙质泥岩,局部夹黑灰色中厚层碳质灰岩;②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上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灰岩夹黄灰色薄层泥灰岩,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厚层灰岩、泥质灰岩夹黄灰色钙质页岩;③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1ya):灰色,中厚层灰岩与黄绿色泥质、页岩不等厚互层;④第四系全新统(Q4):黄褐、棕红色黏土夹块石。

(3)地球物理特性。CSAMT是以研究地下介质体的视电阻率差异为地球物理基础,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的一种视电阻率法勘察技术。不同组份的岩石(土)会有不同的电阻率,即使组份相同的岩石,也会由于结构和含水情况的不同而使电阻率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视电阻率根据不同岩性,在不同地区受环境影响大体在一定的范围(见表1)。

2 方法技术和参数选择

(1)方法技术。CSAMT主要采用隧道围岩的电性特征进行初步划分隧道围岩等级。隧道的电性特征依据阿尔奇公式计算。

式中:ρ为岩石电阻率;a为比例系数;φ为孔隙度;m为孔隙度指数;S为含水饱和度;n为饱和度指数;ρw为充填在孔隙中水的电阻率。

表1 物性参数统计表 单位:Ω·m

(2)参数选择。此次勘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选用GDP-32Ⅱ多功能电法仪,轴线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完成测试,采集端主机为GDP-32采集系统,电缆为屏蔽被覆线,电极为不极化极罐,极距为20m,采集频率为32~8192Hz,共13个频点。测点总数为106,测线总长为2100m,收发距为6.880km,发射端发射机型号为GGT-10,发射电流≥5.0A,发射极距AB=580m。

3 勘探成果与解释

3.1 数据解译原则

根据电阻率值大小、变化及低阻异常形态等特征,结合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原位测试及水文试验等资料,确定数据解译原则如下:(1)条带状或串珠状低阻异常判释为断层破碎带。(2)视电阻率为100~500Ω·m的地层,地表主要为土壤层,中深部为含水量较大的强风化、中风化灰岩;视电阻率为500~1000Ω·m的地层,主要为强风化灰岩;视电阻率为1000~4000Ω·m的地层,主要为中风化灰岩;视电阻率为4000~8000Ω·m的地层,主要为微风化灰岩;视电阻率>8000Ω·m的地层,主要为未风化灰岩;中深部局部视电阻率<16Ω·m的极低阻区,推测为溶洞或地下暗河发育区。

3.2 勘探成果解释

根据梯排岭隧道CSAMT测试剖面结果(见图1),隧道轴线剖面上,隧道顶板2倍洞径范围内围岩完整性具体分析如下。

(1)K0~K0+86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进洞口段,视电阻率整体较低。洞身视电阻率较低,推测围岩岩体较破碎,其中进洞口处洞身下方约35m深度处视电阻率很低,推测为大型溶洞或地下暗河。

图1 梯排岭隧道CSAMT测试成果

(2)K0+86~K0+400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洞身穿越区,视电阻率整体较高。在上部沟谷低洼地区电阻异常,推测为构造裂隙发育区,低洼底部因长期降雨经流水形成溶蚀裂缝,在底部形成溶蚀现象,形成溶洞,其余地区整体高阻,推测为较为完整的灰岩地层,岩体完整。

(3)K0+400~K0+728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洞身穿越区,视电阻率整体较低。洞身上部视电阻率低,根据区域地质图,该段为地质界线区,不同时代岩性接触面风化较为严重,形成构造裂隙发育区,因此命名为F1破碎构造区。该段隧道围岩破碎,富含水。由于均为灰岩,推断裂隙区可能发育有规模溶蚀现象,形成溶洞含水区。

(4)K0+728~K1+152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洞身穿越区,视电阻率整体较高,推测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

(5)K1+152~K1+365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洞身穿越区,视电阻率整体较低。在沟谷地区底部电阻率异常,呈现低阻,该段沟谷地表有径流水,地层为灰岩,形成裂隙溶蚀带。根据区域地质图,该段为地质界限区,为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界限,为构造裂隙破碎带发育区,命名为F2。通过地质调查,底部推测形成溶洞发育区及地下暗河。

(6)K1+365~K1+597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洞身穿越区,前半段洞身围岩视电阻率较高,推测围岩岩体较完整,后半段洞身围岩视电阻率相对较低,推测围岩岩体较破碎。洞身顶部局部形成低阻圈闭区,推测溶洞发育。

(7)K1+597~K1+704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洞身穿越区,视电阻率整体较低。在沟谷地区底部电阻率异常,呈现低阻,推测为构造裂隙破碎带发育区,该段建议降低围岩等级,同时注意隧道涌水问题。

(8)K1+704~K1+941段物探成果解释。该段位于出洞口段,植被覆盖,土层相对较厚,洞身埋深浅,视电阻率整体较低,推测围岩岩体较破碎。

4 结论

在梯排岭隧道勘察中通过CSAMT初步查明岩溶和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其他不明异常地段,然后有针对性地布置勘探孔,详细评价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段确定隧道围岩级别,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利用CSAMT对岩溶地区梯排岭隧道进行工程物探,结合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及取样试验、水文地质测试等勘测工作,基本查明了隧道的岩性、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2)根据CSAMT测试成果,结合围岩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的因素进行修正,分段评价围岩级别为极破碎岩体(Ⅴ级围岩)、破碎岩体(Ⅳ级围岩)。(3)根据CSAMT测试成果布置的勘探孔揭示了岩体破碎带和岩溶发育区,CSAMT在岩溶地区隧道勘察中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厚层灰岩物探
《石油物探》 2022年总目次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对基层影像医生筛查肺结节的辅助价值
南海礁灰岩稠油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研究
三层系厚层试验区调整注采层段改善驱替效果
温州地区厚层软土UU三轴试验与FLAC3D数值模拟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探讨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及勘探中的应用
Winter Walking in Wales威尔士的冬季徒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