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公路景观设计理念在国道G219项目中的实践

2020-07-14 01:45张立宏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怒江峡谷公路

张立宏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与环境工程分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研究背景

2019年7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旅游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的有效供给,强化、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形成交通旅游融合一体化发展新态势。同时,云南省委省政府也部署并提出交旅融合的发展理念,以国道G219、昆明—丽江、昆明—西双版纳、昆明机场公路等多条公路为切入点,以创建绿色长廊、鲜花大道、景点式服务区等方式,打造路景交融、轻松舒畅的公路旅游新体验。在未来,还将以滇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一批具有地域风情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滇西大旅游环线,串联优质旅游资源,带动滇西片区经济、文化发展。

2 对美丽公路的思考、解读

(1)美丽公路是在传统公路服务功能基础上,附加“畅、安、舒、美”的集合体,是集成更智慧的交通服务措施、更安全的基础设施、更舒服的驾乘体验、更赏心悦目的公路景观为一体的新型公路。

(2)美丽公路是充分依托地域文化、旅游、自然、人文景点等打造“快进慢游”的平台,是践行交旅融合时代风向标的工程。

(3)美丽公路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点,通过带动旅游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对贫困区的生产、生活结构造成良性推动,以绿色发展理念助力脱贫致富。

(4)美丽公路是创新理念、技术、工艺的集合,设计应因地制宜、契合项目特点,以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工程实际操作,配合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来开创有别于传统公路建设的新模式。

(5)美丽公路的独特性。每一个项目都要有专属的特质,如地形地质、气候海拔、动植物资源、地域文化等都是景观元素,应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初衷来开展景观设计,才能融入自然、彰显自然特色,重塑其独特性。

3 项目情况

国道G219线公路改扩建工程是云南省“十三五”交通扶贫“双百”工程中“一百项骨干通道工程”组成部分,项目起于贡山县丙中洛镇,顺江而下,经贡山、福贡,止于泸水市。主线全长286km,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该项目建设能快速解决怒江州交通问题,发挥交通在怒江州扶贫开发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对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怒江“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怒江花谷”旅游名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4 美丽公路景观建设理念

怒江美丽公路所经区域,从泸水市海拔869m一路攀升至丙中洛1750m,沿途跨越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沿线植被分布由热带常绿阔叶林渐变为温带常绿针叶林。该项目沿线拥有的多变立体气候、多样性生物物种以及傈僳族、普米族、独龙族、怒族等多个民族,是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所以,景观设计主要从以下设计理念来体现其独特气质:(1)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景观的营造是在充分尊重自然肌理、保护自然风貌的前提下,适当地彰显植物美、人文美,将人文的景观融入自然环境,力求和谐、生态。(2)根据沿途自然风貌、海拔、气候、植物资源划分景观段。从泸水市至贡山,最典型的自然植物资源有木棉、桐子树、桃花,所以依次划分主题为“红棉似锦、桐脂瑶华、桃印碧水”。设计中,围绕3个景观主题,营造与自然景观匹配的景观。(3)怒江峡谷是植物的基因库,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应杜绝引进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充分调查、分析沿线200多种原生植物,采用引种种植、相似植物种搭配等方式,以自然因子为主修复工程建设痕迹。(4)怒江峡谷多奇石险滩,自然景观壮美,田园风光秀丽,在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汲取当地自然肌理,以仿原生形态手法就地取材,不仅通过植物来融合自然,在造景手法和景观材料上也力求与自然浑然一体。

5 美丽公路造景手法

(1)仿原生态人工干预修复法。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如挖方边坡、隧道仰坡、桥梁便道等均会干扰自然,所以,设计阶段应逐点调查受损面,通过仿自然肌理的植物配型及植物群落结构来恢复受损面,让修复面和原生环境无缝衔接。

(2)连续带状景观空间构成法。公路景观的造景不同于常规市政、公园的点、面状景观,需要综合考虑怒江峡谷286km内驾乘人员行驶过程的不同观赏感受,车辆行驶过程中视野随行车速度加快而变窄的特点[3]。该项目设计速度为40km/h,为了让驾驶员及乘客都获得舒适的观景体验,需采用连续带状景观的布置手法,选取合适的长度、合适的观景距离,让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捕捉到路侧美景,既缓解长途驾驶的视觉疲劳,又不至于使获得的景观感受频繁跳跃,无法形成良好印象。

(3)立体空间构成法。怒江美丽公路沿江而建,穿行峡谷,整个峡谷构造成“V”字形,在行车过程中,驾乘人员视域范围内为峡谷景观。所以,在景观营造上,需从行车视线角度出发,将景观空间细化为近景、中景、远景3个层次,3个层次分别对应下层植物空间、中上层植物空间以及远山、江对岸植物群落空间。通过充分分析这一特性,采用色彩、形态与对应空间关系相匹配的植物群落,以更好地融入环境,使人造景观与整个立体空间相协调。

(4)植物群落构建融合法。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而怒江更是云南省内的植物基因库,在景观植物搭配上,应充分展现这一优势,不能单一的以几个或几十个品种来表现。该项目共采用了120多种植物,大部分为乡土物种,其中还包含了独具怒江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如头花蓼、滇丁香、草果、砂仁、芭蕉芋等。通过对原生物种的引种、驯化,搭配原生近似种,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组合方式,最后呈现出来的景观更具野趣。

(5)城乡过渡衔接法。怒江州分布于峡谷内的城镇村落较多,共有1市、2县、5镇、11乡。美丽公路是多元化的综合体,既要综合自然属性,也要兼顾人文感受,所以在沿线诸多村镇与自然路段交替中,景观手法也不断交替,自然路段营造生态、和谐、野趣,村镇路段则适当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彰显当地人文特质。同时,这些星罗棋布的村镇也是怒江峡谷民族文化的代表,是怒江美丽公路有别于其他公路的重要人文因子。

(6)资源利用、联络、统筹法。怒江峡谷内分布有上百个自然景点,如石月亮、老虎跳、江中松、怒江第一湾等,同时还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村落,如丙中洛、雾里村、老姆登特色村、知子罗特色村、秋那桶等都是游客必经之地。作为怒江峡谷内唯一一条交通纽带,美丽公路串联、联络并合理衔接沿线分布的资源,将道路的运输、通行功能升华至经济、人文、旅游纽带,这将推动地方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真正实现“快进慢游”。

6 工程实践

传统公路造景依托于公路征地红线,往往是等距离的带状空间,这样做出来的景观是规整的、毫无变化的。怒江美丽公路通过联动建设方、地方政府,达成共建、共融的建设思路,高位统筹设计,将公路征地范围内绿地与范围外路域景观用地统筹,统一规划设计,隶属各自景观用地的范围,在建设过程中,由主权单位各自按照上位规划设计建设。达成这样的共识后,以上所分析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才能得以实现。

以下以典型工程案例节点作为阐述对象,解析设计理念和手法实践效果。

(1)路侧自然肌理保护。秉承敬畏自然、保护原生景观的理念,通过适当取舍景观建设用地,借自然之景造景,并与地方农耕文化相契合,成就大美自然之景。某路段公路用地红线为路肩外1m,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法,可在1m带状绿带内种植行道树,但该项目中出于保护、彰显自然优质景观的目的,经建设方与地方百姓沟通,将该路段1m建设范围划归百姓进行农作物种植,从而将公路景观与田园风光有机融合,最后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画卷,如图1所示。

图1 现场照片一

(2)路侧自然景观利用。借自然之景造景,顺势而为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286km的峡谷公路,串联着大大小小上百个独具特色的瀑布景观、岩石景观,该项目设计中,逐点踏勘现场,逐点绘制方案,总体围绕借景、框景、障景等思路,佳则收之、俗则屏之,依据现场地形顺势而作,杜绝大开大挖,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最后,全线286km呈现出来的是上百个形态各异的景观节点,每一个都有各自特点。现场部分效果照片如图2所示。

图2 现场照片二

7 结束语

怒江美丽公路历经2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建成通车,并树立了云南省美丽公路的典型示范案例。建设过程中,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设计团队扎根现场,为项目创新的设计理念、手法得以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思考、总结,能够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经验和参考。

猜你喜欢
怒江峡谷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太行峡谷之冠——八泉峡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峡谷里的悄悄话
怒江卡雀哇节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公路断想
峡谷阴谋
马岭河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