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龙燕 丘伟兰 袁间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危重症新生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常采用的导管术,可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方便等优势[1-2]。PICC置管可减少药物或高营养液体对血管的刺激,避免外渗导致的组织坏死、水肿、挛缩[3]。但PICC导管如置入或护理不当,容易引发导管堵塞、异位、断裂,可并发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症状,危害患儿健康[4]。为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10月就诊于我院的PICC置管新生儿128例,其中发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32例。
1.2 方法 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出生体质量、输液类型、有无外部加固、导管尖端是否到达预期位置、是否严格封管、冲管频率、留置时间、是否连续输液等信息,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
2.1 并发症类型 32例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中,导管堵塞占比最高,其次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断裂。见表1。
表1 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类型分析 例(%)
2.2 导致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出生体质量<1500 g、外部未加固、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留置时间>15 d、连续输液是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2。
表2 导致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例)
2.3 导致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出生体质量<1500 g、外部未加固、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留置时间>15 d、连续输液是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导致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ICC导管是新生儿长期静脉输液或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但患儿置管后易因护理不当引发导管堵塞、感染、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影响疗效[5]。本研究结果显示,32例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中,导管堵塞占比最高,其次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断裂。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出生体质量<1500 g、外部未加固、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留置时间>15 d、连续输液是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需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1)出生体质量。体质量<1500 g的新生儿血管管径比正常新生儿更细,且因发育不成熟、免疫力更低,其所需营养脂肪乳剂较多,浓度较高,留置时间延长,在PICC置管后容易发生穿刺点感染、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6-7]。(2)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PICC导管需将药液或营养液送至目标血管的上腔静脉,如其尖端未达到预期位置,会导致所输的液体或导管尖端僵硬对血管壁造成反复刺激,进而造成新生儿的血管穿孔。(3)外部未加固。外部加固可有效避免PICC导管部分或全部脱出,进而避免穿刺点悬浮、导管脱出及再次插入导致的穿刺点感染[8]。 (4)留置时间。PICC置管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儿机体造成损伤,如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会增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5)连续输液。长时间连续输液,会导致新生儿的静脉长期受到药物刺激,增加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也会损害新生儿的血管内壁黏膜,降低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
为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干预:(1)护理人员在接触导管前后以及置管、更换敷料前后均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0]。(2)穿刺前,需根据患儿的胎龄、体质量预测PICC导管长度,设计合理的穿刺方案,需在PICC置管前综合考虑置管方向、导管长度等,增加置管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损伤[11]。(3)置管后,对于肢体活跃度高的患儿需采用固定带固定导管,如导管外露长度>5 cm可考虑拔除。此外,穿刺后24 h内需对穿刺点局部加压止血,并于24 h后定期更换无菌敷料,减少感染发生率[12]。(4)连续输液8 h应冲洗导管1次,并禁止用10 ml以下注射器冲洗导管,降低导管断裂的发生率。同时,护理人员应正确设置输液参数,密切观察是否发生外渗、回血症状,做好导管护理工作,避免发生导管堵塞。
综上所述,出生体质量<1500 g、外部未加固、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留置时间>15 d、连续输液是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