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陈雄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CHEN Xiong
Nationa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Master
Vice President, Chief Architect,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邱小勇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QIU Xiaoyong Chief Architect,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建筑应结合气候和自然,还应具有源于功能的标志性,并考虑如何集约资源和空间构成,使建筑合理地回应城市,持续地追求品质,思考建筑创作与时代的关系。一方面,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不同地域的风格也互相影响,但文化传承使得建筑的地域气质最终传承下来。另一方面,建筑和城市在本质上具有同构性和相似性。当代建筑吸收了城市解体出来的多种功能,其内部构成极为丰富,功能复合、空间集约而成为微型城市,其内部公共空间也因这种大尺度产生了类似城市广场和街道的空间形态和特征,尤其是在像广州、深圳这样土地高度集约、价值昂贵的城市,这要求建筑师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城市和建筑的空间资源。
建筑师需要创新的、更具活力的、与人互动的、富有动感的当代建筑语言,实现当下人们对丰富空间体验的追求。建筑的创作将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
建筑设计是建筑室内外空间场景、氛围营造的思考与表达的过程。建筑既要融入环境(如城市、郊野、乡村……),又要成为环境空间的界面,对环境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建筑的“看”与“被看”。也就是说,建筑室内外环境的渗透、交融,室内环境空间在不同功能使用限制下的好用+独特空间氛围的营造,是建筑师主要的思考方向,也是我们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在大型航站楼的设计中,我们抓住航站楼面积大、空间高、系统复杂、旅客的步行距离相对较长以及航站楼是陆侧与空侧的转换空间等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既令旅客流程便捷、舒适,又通过适合旅客行为心理的多功能空间的不同氛围的营造,增加旅客在地的体验感,使航站楼成为旅行开始或结束的一段难忘的旅程,丰富旅行的体验感,这就是我们设计每一座航站楼“和而不同”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