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林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实现与现代教育理念和目标相符合。而故事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语文的学科特性出发,将故事巧妙的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和讲故事中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故事教学;小学语文;趣味性
故事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文学形式,以其逼真的情景刻画、生动的情节描述和趣味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并能够吸引小学生融入故事中去。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本文正是针对故事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展开研究,并分别从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表达四个教学模块进行论述。
一、 故事教学法:拼音教学
拼音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少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如对学习拼音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不会灵活运用等。那么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就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编造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引出这堂课要学的拼音,并通过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拼音编成一个小故事,从而将拼音用故事表达出来,以加深对拼音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我可以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学生快速记住拼音的用法,小故事的内容如下:一只小鸡找不到妈妈了,它来到鸭妈妈的房子旁,鸭妈妈说:gɑ gɑ gɑ,我不是你的妈妈。小鸡来到羊妈妈的门前,羊妈妈说:mie mie mie,我不是你的妈妈。小鸡找啊找,突然听到“ge ge ge”的声音,它跑过去一看正是自己的鸡妈妈,小鸡高兴地扑进妈妈的怀抱。而通过讲述这个小故事,学生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拼音的读音和用法,并在故事情节中加深对于拼音的印象,从而达到快速学会拼音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故事教学法对拼音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故事的作用,使学生在故事中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二、 故事教学法:识字教学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符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学好汉字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点学习任务。而汉字不是孤立的,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隐藏着特殊的标志意义和浓厚的情感。而学生要想学好汉字,仅仅学会写和读是不够的,还要试着去体会汉字所代表的意义和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学识字时,要善于通过故事将汉字与汉字所代表的含义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学好汉字。
例如在学习“识字”的时候,我可以将与要学的汉字有关的历史小故事或民间传说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如:学习“日”字时,我告诉学生:“日是一个象形字,是古人根据天上太阳的形状画出来的,最原始的写法就是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点,演变到今天成为现在的写法。而且关于‘日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流传最广泛的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受不了这么多太阳的照射,于是一个名叫后羿的人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从此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通过听《后羿射日》的故事,学生可以快速记住“日”字代表的是太阳的意思,并能够将字的笔画记得更加清楚。由此可见,故事在学生学习识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师要善于利用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汉字,进而喜欢汉字。
三、 故事教学法:阅读教学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并且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故事教学法,具体来说,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改编把故事融入阅读,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产生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在故事中更充分的理解阅读内容,并吸收语文阅读课中的养分,进而实现提升语文整体素养的目标。
例如在阅读课文《奶奶的白发》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课文中奶奶的白发蕴含的意义,我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向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关于亲情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天傍晚,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小明坐在教师中焦急地等待着雨停,正在这时,小明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年迈的奶奶冒着大雨来给他送伞了。见小明冻得发抖,奶奶就把身上的外套裹在小明身上,而自己穿得很单薄。回到家后,小明安然无恙,奶奶却淋湿了全身并且病倒了,小明被奶奶感动了,为奶奶端茶送药,细心地照顾着奶奶。通过讲述小明和奶奶的小故事,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联想到自己的奶奶或其他亲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并产生感恩的意识。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使用呼应课文主题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 故事教学法: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并且对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故事教学法对于口语表达教学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听故事,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故事中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亲自讲述故事,能够有效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来讲述故事,进而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时候,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解这篇课文,如:有一个叫作沙洲坝的村子,村里干旱缺水,村里人要用水必须去外地挑,并且挑来的水不洁净。毛主席来到沙洲坝后,带领共产党人在村子里挖了一口井,使全村的人喝上了洁净甘甜的井水,村里人十分感激毛主席,并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讲述这个故事的過程中,我要求学生注意学习我的表述方法、词句的用法、讲故事的语气语调以及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而在讲完后,我就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听故事和复述故事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学到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并自觉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进行表达,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故事教学法可以有效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模块当中,而教师应该根据各个模块的教学特点来合理安排故事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闫顺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J].亚太教育,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