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享玲
摘 要: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在一致观念下的共同教育行为。目的是全面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精彩。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实践,重点分析当前家校共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家校共育;策略
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在一致观念下的共同教育行为,包括观念上的一致性和行为上的共同性。通过家校共育,全面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精彩。而当前的家校共育中,因种种原因,共育质量不很理想。所以,学校要善于挖掘、统筹资源,积极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提供多样化的家校共育载体,树立正能量的家教导向,为家长共同育人提供平台,努力营造尊重、信任、互助、合作的家校共育氛围,让家长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切实承担起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职责,陪伴、参与、见证孩子的成长,争当教育合伙人。
一、 组建好家委会,健全共育机构
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工作机构是家校共育的前提。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各级家委会,但很多只是形式上的,家长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所以,要切實利用好家委会的工作职能,需要健全家委会运行机制,拟定好章程,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规定机构工作运作的流程,责任到人,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目标,并定期召开家委会例会、家长座谈会等,让家长实实在在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他们感觉自己是学校中的一员,从内心认可学校,从而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 成立家长学校,培训共育方法
成立家长学校或在学校网站设立网上家长学校专栏,制订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并定期开展家长迫切需要的培训或专题讲座,使家长得到系统、深入、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增强实效性。在为家长提供培训指导中,有通识性的培训,更需要菜单式的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满足不同家长的学习愿望。
三、 变革家长会,和谐共育氛围
家长会,很多学校都是定期召开,或在开学初,或在考试后,或在期末前。我们往往会发现,家长会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还是家长会的形式太单一。学校要对家长会的形式进行变革创新,变学校主导的家长会为家长、学生、教师共同演绎的家长会。比如,分层诊断家长会,家长沙龙或论坛,或学生展示才艺、品学兼优的学生分享成长历程、班干部总结班级管理、学生向家长倾诉心愿等。根据不同目标,拓展家长会的诊断、沟通、学习、交流、研讨、反馈等功能。还可改变家长的角色,邀请家长主持、策划,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谐家校共育的氛围。
四、 利用好新媒体,融通共育路径
以前,家校信息传递不能及时,也不能全面,易使家长对学校教育产生误解或偏差,给学校和教师造成困扰。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之前单一的语言文字沟通方式,使家校共育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为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就学生的学习、表现等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沟通,还可以不定期地向家长推送家校共育类、教育理念或方法类的优秀文章。所以,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可以拓宽家校的沟通路径,促进家校共育。
五、 挖掘家长资源,整合共育力量
在家校共育中,学校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整合各方力量,为教育提供帮助。学校可积极引导家长志愿者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让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主题讲座、成长历程分享、拓展性课程授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如做交警的家长可以给学生讲授交通安全常识;做医生的家长可以给学生讲解传染病的预防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当法官的家长可以讲解法律法规常识;做企业的家长可以给学生分享成长历程;做白领的家长可以给学生讲讲职场的人际交往;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可以教教学生剪纸、书法等。
六、 开展多种活动,融洽共育关系
在家校共育中,教师与学生、家长与教师需要对话,父母与子女之间更需要互动,而在现实中,亲子关系往往还比较紧张,这不利于家校共育的开展。学校可在活动上多做文章,比如很多幼儿园经常举办的校园亲子活动等。学校要积极搭建平台,如开展学生感恩父母书信征文比赛、幸福家庭摄影比赛、毕业典礼等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家长充分体验孩子的学校生活,感受学校的教育理念,有效融洽共育关系。
七、 收集整理资源,树立共育典范
学校要善于把家长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做法、案例收集起来,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经验课程。如每年面向全校家长征集家教故事、定期征集家教“金点子”、开展智慧家教案例评比、开展智慧家长评选等,并将典型案例汇编成册,通过案例评比、家长自荐、师生投票等活动,推选出年度智慧家长。并将优秀案例通过微信平台、校报、宣传栏等进行全面的宣传,树立智慧家长典型,让家长影响家长,让家长帮助家长。
八、 改革评价体系,注重共育过程
当前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多是终结性评价,而我们家校共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所以,在评价学生时,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家长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将亲子互动的过程记录形成学生的成长档案,对家校共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实践证明,有家长共同参与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新时代的家校共育,家长和学校在良好关系的建立中,密切联系,深入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最终实现1+1>2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全民.建构家校共建新模式:开创和谐教育新局面[J].基础教育参考,2015(21).
[2]瞿林.“互联网+家校共育”发展策略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8(19):22-23.
[3]窦根锁.“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