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教育资源培养幼儿公共空间意识

2020-07-13 09:16陈红燕
家长·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幼儿

陈红燕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的孩子们特别会表达和表现,但是在待人接物、礼貌待人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以后在踏入社会中处于良好健康的人际交流而奠定基础?基于此,作者尝试在依托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后,让孩子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公共空间意识,学做一个知书有礼的孩子。与此同时,作者试图把社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学前教育教学优势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学前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的形式。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公共空间意识;幼儿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公民的公共意识并没有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见义勇为反惹来麻烦;老人摔倒却无人敢扶;生活中无序状态和不文明举止随处可见:排队加塞、随手扔垃圾、公共卫生间手纸的浪费、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公共空间大声喧哗、因无序出入引起的踩踏惨剧,各地因广场舞扰民引发的多起公共事件等都在拷问着我们的公共意识。

我们也反思有些孩子在公共空间的一些语言、行为。譬如,孩子不会主动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在餐厅、商店、书店嬉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或爬上爬下;自己的玩具不整理,随地乱扔;对公共财物乱涂乱画等。一般,人们不会在公共场合刻意地去制止他人子女的不良行为或加以劝导,以免孩子家长认为是在指责他,而社会对这方面的问题也无约束力。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是否是因为我们的平时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传递,而非行为意识的培养。幼儿缺乏对公共空间概念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正确认知,自然无法自觉地内化为行为,即使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听话,一旦离开教师,离开家长,进入公共场所,就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二、幼儿时期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定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把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融汇,将社区的一切有利资源转化为学前教育活动的资源,使学前教育成为幼儿园、社区共同的事业,形成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合力,同步、协调地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

“社区教育资源”指以一定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人文景观、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土观念为条件支撑,开展的以社区为主体的各种学前教育活动所能利用的教育素材或设施,包括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包括:社区里的图书室、社区活动中心、学校、公园、医院、超市。人才资源包括:认识街道干部、居委会干部、物业管理(门卫、保安消防、保洁、维修)、小区内各界人士(先進工作着、老志愿军、老教育家)和拥有专长的专业人士(评弹艺人、民间吹糖画艺人、书画家等)。自然资源包括:植物(农田、农作物、花、草、树)、河流、小溪和特有吴文化地域资源等。

公共空间的意识即公共意识。独立自由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公共空间意识”体现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体谅他人就是体谅自己”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观念。

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启蒙阶段,学前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公共空间意识开始萌芽,优质的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公共品质及修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并且折射到家庭和社会的行为中去。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为孩子的公共空间意识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幼儿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实践活动

(一)塑造美的镜子,重在言传身教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周围的成人,他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人来学习。他们就是一个“完整的感官体”,将所见所闻吸收进他的整个“身体形成过程中”。最初他们对成人行为的好坏没有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跟随着成人的一举一动而生活。成人的行为举止就像是一面镜子,将给孩子带来长期的影响,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也会影响孩子内部器官的发育。

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负责,如晨间主动问早、有礼貌地与他人交谈、捡拾地面的垃圾投到垃圾箱、蹲下来听孩子说话里等行为,都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非对错,感受关心和被爱,接受帮助和友好,学会宽容和忍让。例如,在一次混龄打通式自主性游戏中,有两个不同班的孩子因为积木而争闹起来,其中一个孩子就出手打了对方,还很激动地、语无伦次地边哭边说,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先抱住他,让他慢慢冷静下来,千万不要直接训斥孩子,而是应该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态度和处理的方式,给予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并支持或协助孩子去纠正自己的行为。幼儿正处在一个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是非观并不是特别清楚,他们总会以教师家长的行为为模版去模仿,因此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幼儿做文明礼貌的示范,幼儿会从中受到启迪。

(二)传递美的信息,重在家园合作

因为大多数公共生活的参与是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熏陶要远胜学校的教育力量,家长是提升孩子公共空间意识的重要角色。

1.帮助提高家长的公共意识认知水平。

我们通过家委会的召开、家长助教、家长志愿者、家长智囊团来加强家长作为我们合作伙伴的力量,让正能量无限放大和传递,让美的行为辐射开去;通过家园宣传栏、手机微门户、网站窗口等方式,来共同提升公共空间意识。我们旨在对幼儿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从幼儿园良好起步,向家庭、社区延伸。

平日里,家长来接孩子都是排队入园的,但是到了春秋游这些特殊的日子,来接的家长们和孩子一样激动,来得非常早,有的家长在路口看大巴车是否回来,有的站在园外四处张望和寒暄,等到孩子们陆续进园后,来接的场面就开始凌乱和拥挤,不少祖辈家长都想第一个接到孩子,出现人流拥挤的现象,容易出现危险。于是,我们在这一天里,多邀请了几位志愿维护秩序的家长团,提醒先来园的家长先排队,把门口的道路让给孩子们,提醒家长们知道:春秋游的日子也要排队有序进园接孩子。只要是先前来的家长排队了,后面来的家长也会自觉排队,维持秩序就简单多了;有的时候,家长会在校园里朝角落里吐痰,我们也通过温馨小卡片的形式提醒家长们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我们在门厅的阅览区放置了“你看的书请记得把它送回家哦”的小提醒卡片;下雨天,我们在门厅铺上了红色防滑垫,用“雨天路滑,请慢慢走”来提醒家长们注意安全。

2. 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从生活点滴做起。

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比如在出门前和孩子一起,把自己家的垃圾放进小区的垃圾箱,并告诉孩子环卫工人是很辛苦的,应尽量减少他们的麻烦;出门在外很多时候要耐心等候、有序排队、在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在电梯里给先下的人让路、爱好身边的一草一花等,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遵守社会公德的父母,自然会带出遵守社会公德的孩子。

我们通过“最美家庭”展示窗口,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感知美的讯息,了解美的行为。每月都有两次更新,让美的教育传递开来。让人们善待自己所处的社会,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自己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公民。我们通过“家园文化节”的文明礼仪知识小抢答,让家长和孩子加深对行为美、语言美的认知。我们通过“公共空间意识的行为现象投票,投出“你心目中最美的行为”。我们就是这样,对幼儿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从幼儿园良好起步,向家庭、社区延伸。通过家园沟通、合作的各项活动来共同提升公共空间意识。

(三)施行美的教育,重在习惯养成

我们尝试以问题为索引建立主题式脉络,探究式学习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更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幼儿“知其所以然”的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公共空间意识。我们发放了《幼儿公共空间意识现状调查卷》,了解目前孩子的一些行为现状,分析其心理发展水平。如孩子主动问早、道“再见”,有80%的幼儿可以做到;礼貌聆听同伴讲话有57%做到;集体行动时主动排队的有77%;及时拾起物品放回原处的有43%;家庭有无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占66%……

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我们后期开展的活动方向有很大的指引。“在培养孩子公共空间意识方面,您认为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这一项扩展性问题上,家长们建议:多组织模拟遵守公共秩序的活动,如交通规则、垃圾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让良好的行为内化到每个幼儿的心中;多进行一些关于保护环境、有公德心的讲课和活动;多做一些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游戏;多开展公共空间意识的智力竞赛;多开展体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加强公共空间意识;不定期的专题教育活动、比赛等,加深公共空间意识的影响、维护公共衛生和公共秩序……

我们通过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以及金点子建议的选择,开展各项活动,开展模拟场景、移情教育、举一反三等策略研究和活动发展,建立幼儿园主题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微课程。

四、我们的成效

在幼儿园“阅读节“和“家园文化节”的家园文化特色项目的大背景支撑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日益重视,参与度越来越高,合作意识越来越强。通过前期的专项调查问卷,家长对公共空间意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多种形式的宣教过程中与幼儿园达成共识。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更加注重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努力践行规范的公共空间文明行为,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在护学岗执勤中,执岗的家长们早早来到幼儿园做好准备,微笑对待每一个来园的孩子和家长,在雨天的时候热心提醒要慢走,提醒雨伞放到指定的地方,下午来接孩子的祖辈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争先恐后地第一个接。学雷锋月中,有时间的家长组成了“爱心家长互助团”,园区里设立每周五的爱心互助站点,家为家长服务,如量血压、称体重、检查口腔、修理仪器等活动,一技之长的祖辈们有了伸展才艺的平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家委们带头清扫校园淤泥沉淀的沟渠,组织开展家庭中闲置玩具、图书的义卖活动,将“爱”传递到贫困山区的孩子身上,让更多孩子感知到贫困孩子真实的生活场景,珍惜眼前的生活,关心他人,奉献小小的爱心。

在开展公共弓箭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越来越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走廊上不奔跑、不喧哗,习惯靠右边走;在公共环境里看完的书籍及时放回到拿出来的位置;看到垃圾能马上拾起来投到垃圾桶;在混龄打通式活动中,对待比自己小的伙伴,能进行礼让和帮助,做好哥哥姐姐该有的风范;在每周五,轮换当值日生的孩子与保育员、教师一起,提着小水桶,用抹布给大型玩具、桌椅、自然角等进行擦洗,用自己的劳动来感受每一处公共环境都需要大家来爱惜和维护,感受自己是小主人的快乐。孩子们提出要给冬天的树穿上衣服,给春天的树干上放置几个稻草鸟笼,这些小小的点子无疑透露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是多么善良和美好,和孩子们一起,教师和家长也被感染到真善美。我们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爱护身边的环境,尊重身边的人,细小的举动促进文明的一大步。

五、结语

在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这个广博而丰富的教育内涵里,我们的教育实践还只是初显成效,我们认为只有把身边事做好,方能将“人”字写大。公共空间意识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我们将继续以儿童的视角、贴近儿童的生活,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深入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继续用“公共意识”这把钥匙,打开和谐文明的大门,迎接美好明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

[2]王振宇.儿童心理学(第四版)[J].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4).

[3]杨淑雅,邓荫萍.教出品行良好的孩子:主题活动设计(3-6岁)[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