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素娟
一、农村小学课堂沉默的现状分析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他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沉默中听课,将课堂变为教师演“独角戏”的舞台,将自己置身于“看客”的角色之中。沉默的学生经常会被老师忽视,成为教师关注的“死角”。有时也会被老师认为那是学生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无声反抗,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情绪,给课堂教学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经过调查发现小学课堂上出现的沉默现象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农村小学尤为突出。
二、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
导致课堂沉默的原因有很多,积极沉默的原因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探寻导致消极沉默的原因,以此改善不良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及评价方式
尽管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每一所小学,大家所期待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似乎已能实现,但是由于农村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部分教师仍然难以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代表着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依赖的心理,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沉默也就无可厚非了。此外,
传统的评价观念常常会使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定位走入一个误区。很多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尽管“一视同仁”存在于每位老师的自我感知中,但也有一部分老师会存在偏心,大部分的学生会自感被老师冷落、遗忘,慢慢地他们会将自己当作是“陪读”、“书童”亦或是“看客”。于是在课堂上选择默不作声,将自己越来越“边缘化”。
(二)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处于小学高段年级这一阶段的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特征。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闭锁。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学习生活很丰富,心理活动也逐渐丰富了,可是他们还是宁愿把自己锁在一个小小的心理空间将自己封闭起来。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较强的自尊心,却又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地域文化的局限、家长文化水平的局限、教育条件的局限,使他们养成了胆小、敏感、能力弱、见识狭小、陌生感强等特点。刘向前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所以保持沉默就其自我观念而言一般在与学生的自尊心太强而又缺乏自信。”此外,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学生表现出来的反抗性沉默,是学生不良情绪的发泄,是学生与老师反抗的信号,是学生希望教师行为能改变的表达。但在老师们看来,学生的反抗性沉默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被看做是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面对学生这样的行为表达,很多老师往往会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或是做出偏激的行为。其结果不仅没有改变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反而加剧了学生对老师的反抗情绪,更加恶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导致沉默现象越演越烈。
(三)家庭教育模式及评价方式
许多父母为了能让孩子有优异的学习成绩,通常会采用较为严厉的教育模式。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自卑、胆小、自闭的性格。在做一些关于孩子的决定时,只有少部分父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专断的家庭教育使孩子觉得“自己的意见不重要”,从而不习惯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也有的父母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采取打骂这样的极端方式进行教育,将孩子的价值贬得一文不值。
三、教育引导对策及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倡导科学评价方式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民主的领导方式下,以合作性作为指导方针,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此外,“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有效的评价能对学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评价滥用,评价内容过于笼统、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但要客观,要指出学生真正值得表扬的地方,整体的、全面的看待问题,对的要表扬,错的要纠正。以中肯、客观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改善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習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索之心,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学生应该转变自己的消极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教师认同是在师生双方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产生于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产生于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对教师工作热情的肯定等一系列过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散发“个人魅力”,不断学习、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喜欢你又敬畏你。
(三)采取恰当的教育模式,打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采取民主平等,宽松自主的家庭教育形式,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父母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活动,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选择权。作为父母要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尽量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多肯定自己孩子的价值。面对孩子犯错时应态度温和,循循善诱,而不是一味训斥。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多接触社会,多与同学交往。经常带孩子到处走走看看,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
四、结语
农村小学课堂中学生的消极沉默,是对课堂学习的消极逃避行为。打破课堂沉默,打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努力。本文针对农村小学课堂中沉默的原因进行调查及分析,力求为教师解读课堂沉默行为提供依据,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打破课堂沉默,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快乐的学习,从而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