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涵
小菲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科研所的工程师。母亲出身于军人家庭,从小对小菲要求严格,几近苛刻。小菲行为但凡有不符合母亲的严苛要求,等待的惩罚就是殴打和谩骂。父亲对小菲倒是很宠爱,只是生性懦弱,对母亲很是顺从,可这还是无法阻挡母亲对父亲的挑剔导致的家庭纷争。
小菲从小处在担惊受怕中,担心父母随时出现毫无征兆的争吵,担心情绪阴郁的母亲对自己无端的发泄愤怒与不满。而在父亲面前,小菲似乎又可以为所欲为,父亲没有边界的宠让,让她似乎又有种夸大的掌控感。
小学时,小菲性格内向,同一个大院里的邻居都是母親同一单位的同事,那时还是单位分房。父母之间毫无遮掩的争吵甚至于打斗,再加上自己说话有些“口吃”,这些都让她感觉羞耻,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为了避免母亲的责罚,小菲尽可能的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进入初中,小菲文体方面的天赋开始显现,常在运动会和篮球场上尽力证明自己,为此出尽风头,成了同学们的目光焦点,这让他暂时弥补了小学时期脆弱的自尊。
小菲可以迅速调整情绪去适应学校生活,看上去像是一个开朗的女孩,但其实内心却郁闷异常。家庭不断的纷争,让小菲不能稳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似乎始终都有一个耳朵在搜集家里有争吵打斗的声音,他担心父母之间的大声争吵会被邻居听到,担心他们之间有一个人会受伤……
虽然精力充沛,在学习方面发挥好的时候,可以跃居前几名,而后又会跌落到最后十几名,自尊游走于得意与自卑之间,情绪也在极度亢奋和麻木压抑之间来回摆荡,有时欢笑、高涨,有惊人的热情,有时完全被愤怒、绝望以及阴冷的退缩情绪掩盖,甚至不想去学校,对生活和未来的各个方面都抱着深切的悲观态度。
小菲为了改善自己的情绪问题来到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求助。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生直觉感到,小菲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单相抑郁患者,而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常见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抑郁发作则出现情绪低落,并有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双相障碍如不及时治疗,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无论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时,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能力均可能受到损害。
家庭的因素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者影响很大,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是维持或加重症状的重要环境因素。
妈妈羞辱性的谩骂,让小菲的自尊贬低,因为被控制的无能感而产生的愤怒导致亲子关系更加恶劣紧张。爸爸无边界的宠让,又让小菲似乎有种夸大的掌控感,但其实这种掌控感虚幻并且纵容。
针对小菲的情况,医生使用的是聚焦家庭治疗,即家庭治疗师双相障碍治疗中常见的辅助心理治疗措施。它通过为患者及家庭成员提供诸如解决问题中的交流技巧,早期症状识别及症状控制等预防复发的方法降低家庭压力,减缓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痛苦。
治疗包括21次门诊治疗性会谈,持续9个月左右,会谈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小菲的父母一起陪同参加。家庭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1. 家庭心理教育:包括回顾小菲的疾病发展、症状、刺激因素以及药物治疗、自身管理的教育。生物和遗传因素是发病的基础,家庭环境的应激是诱发因素,可促发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并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另外,心理教育还包括有关预防复发,识别早期发病征象并制订相关的预防计划。
2. 沟通技能训练:帮助小菲及他的家人学习有效的沟通技能来处理家庭问题。有关的沟通技能训练包括:
1)主动倾听,旨在让小菲学会专心倾听,并把措词的含义,潜在的感觉、情绪,以及躯体语言的含义结合起来理解。主动倾听包括解释、复述别人的表达以确保理解正确。
2)学会既要表达不良感觉,同时也要表达良好感觉。例如,小菲父母之间习惯仅表达自己的不良感受,忽视了提及他人的行为所带来的良好感觉。交流技能训练强调表达这些信息,例如,“你今天早上未及时叫醒我,让我上班迟到了,不过却让我感到你很体贴”。
3)彼此行为的适用性改变,帮助患者学会要求所爱的人做出改变,但避免使用攻击性和责难性语言。例如,避免说“你从来没有帮助过我料理家务,你太自顾自了”,改为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最近,我工作压力很大,我感到情绪低落,有点力不从心,在这段困难时期,我想让你分担一些家务,否则我会被压垮的”。
3. 问题解决技能训练:包括训练小菲与家人学会识别,明确和解决有关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庭特殊问题。聚焦家庭治疗过程中需要安排治疗会谈间隙期的家庭作业,使得患者和家人在家中能练习新的应对技能。
例如,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使用“自信沟通技术”(即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方式来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态度和权利),并回报所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问题。
经历了半年治疗,小菲仍然会感受到精力、思想和情绪的起伏,但现在他可以在潮汐般的波动中感受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变化,情绪的应激原减少了。随着对自己的评价的稳定,小菲情绪也缓和了很多,正在走向康复的过程中逐渐稳定。
(编辑 王 幸)
(投稿邮箱:wx02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