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业分类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研究
——以广西2017-2019年的样板数据为例

2020-07-13 07:18郭进磊肖华凤王冰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就业率第三产业毕业生

郭进磊,肖华凤,王冰冰

(1.广西教育研究院,南宁 530021;2.南宁师范大学,南宁,530021;3.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21)

一、研究背景

2012 年,广西正式启动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在政策鼓励、督查等方面加大力度,力求改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下滑的局势,填补2011-2012年的政策空档期,使毕业生人数下滑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从专业对口率和就业产业分布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中央给广西的“三大定位”将持续刺激广西经济向第三产业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广西在“14+10”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等方面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为毕业生转向第三产业、面向本地就业带来更多机遇。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对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并没有起到刺激带动的作用,产业就业分布存在结构性问题。

因此,广西在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一方面,鼓励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重视并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另一方面,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实现总体就业质量稳步增长,但是仍然无法破解就业结构性困难的问题。由此,本文综合分析2017-2019 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有力推动促进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实现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二、研究现状

卜树坡等[1]从产业需求视角下阐述了苏州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通过完善专业设置、塑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提升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三个方面,高职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卢毅[2]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教育就业的定向发展,挖掘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提供建立大数据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等对策。马青霞[3]通过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提升就业能力指导等方面,改变学生就业的问题。邹传娟[4]提出在剖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基础上,提出政府和社会要建立联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明确毕业生自身定位等对策,实现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目的。郁萍等[5]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大数据合理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创业层次稳步提升。刘斌[6]主要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作为例证研究,首先,研究2017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其次,发现当前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就业不充分,二是就业质量偏低,三是学生就业率有待提高;最后,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中职学校层面和学生自身层面三方面切实地提出可行性建议。王艳[7]通过研究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而提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校主战场作用,人才市场和企业提高主动性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四个方面的对策,以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就业质量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针对“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建设的研究已比较成熟,研究方法多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从行业专业分类的视角来看,研究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对较少。

三、广西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率基本平稳

从广西中职毕业生的总体规模来看,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41228人(不含技工学校学生)较前两年有所增长,就业人数137398人,就业率97.29%,已连续10年保持96%以上,就业率基本平稳。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2017-2019年广西中职毕业生人数及就业学生人数变化规律呈上升趋势。三年中,就业人数最多的是2019 年,就业学生人数为13.74 万,毕业生人数为14.12万;较2017年相比,毕业生人数相差2.79万,就业学生人数相差2.8万。

图1 2017-2019年广西中职学校就业率

图2 2017-2019 年广西中职毕业生人数、就业学生人数

(二)就业产业分布

由图3 可见,2016-2019 年度广西中职学生就业总体形成了“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紧随三类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中职层次劳动力人数供不应求,人才的供应量小于市场的需求,远落后于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步伐;且第二产业中职层次劳动力供给人数呈现涨幅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紧随第二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但后期呈现回落趋势;第三产业中职层次劳动力供给情况较为稳定,而第三类产业经济发展一直呈较大上升之态,三年间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减幅和减幅,而第一产业就业保持着缓慢地减少趋势,且保持比较平稳的趋势。由此可知,三大产业的毕业生数量相差较大,且分布失衡。因此,中职层次劳动力供需失衡状态仍需进一步改善。

图3 2016-2019中职学生就业产业分布图

(三)就业率产业性不平衡

第三产业在2017-2019 年广西中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占比最高,第二产业占比排名第二,四年期间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最低是第一产业。三个产业就业率占比相差较大。中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从图4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毕业生签约达到过半以上,第二产业的毕业生签约

图4 2017-2019年平均产业就业率分布图

四、广西中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结构性不合理

1.专业类别不同就业差异较大

由图5可以看出,2017-2019年在广西中职19个大类专业中毕业生的人数,三年的专业毕业生数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涨幅较大的专业有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财经商贸类和教育类,涨幅几乎没有变化的专业类别有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石油化工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和司法服务类。因此,具备行业分类特征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数量相差较大,热门专业持续升温,而冷门专业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

2.不同专业的就业人数分析

从就业人数看,各专业大类就业人数与毕业生人数情况完全一致。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为18225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6.08%;其次是交通运输类,为16467 人,占14.53%;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石油化工类,就业人数仅有32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03%;其次是能源与新能源类,为47人,占0.04%。

由图5可知,广西中职毕业生近三年来,热门专业的就业人数保持持续增长,其中交通运输类就业增幅较大,已接近2万,三年来就业人数变化比较明显的专业有信息技术类、旅游服务类和教育类。冷门专业的就业人数提升疲软,如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司法服务类专业。因此,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人数差别较大,充分表明专业设置和专业规模不合理。

图5 2017-2019年广西中职学生就业人数分布图

(二)就业专业对口率有待提高

由图6可知,2017-2019年三年期间,广西中职学校19 个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超过90%(除司法服务类之外),其中排名前6 位的专业有轻纺食品类(98.99%)、能源与新能源类(98.26%)、加工制造类(97.91%)。体育与健身(97.92%)、信息技术类(97.76%)交通运输类(97.34%)。因此,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发展,稳定的就业率说明中职毕业生在社会需求量中占有较高地位,标志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的技工荒,突显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1]

图6 2017-2019年中职学校19个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分布

(三)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比较分析

由图7 可知,2017-2019 年,三年期间广西的中职学校19 个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均超过60% (除司法服务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对口率和就业率均超过80%的专业类有教育类、体育与健身类、轻纺食品类和加工制造类。2017 年中职毕业生的专业就业率为96.29%,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为77.64%,2018 年的专业就业率为96.5%,专业对口率为75.82%。2019年的专业就业率为97.29%,专业对口率为76.02%。。近三年期间,中职毕业生的专业不对口就业率仅在30%以下。2017-2019年中职毕业生平均失业率低于0.5%。因此,中职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有待提高,学非所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方面,说明中职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大部分愿意先就业,但是在求职中不太注重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性,求职心态属于工作优先、专业靠后的状态。另一方面,体现了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日益下降。中职毕业生在行业分类中就业能力学历不占优势,技术水平亦处于教育末端,中职毕业生就业难以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工作优先、专业靠后”的就业心态成为客观实然。

图7 2017-2018年中职学校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

五、广西中职毕业生就业提升对策

(一)优化专业布局,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

自治区教育厅依据广西重点发展的“14+10”千亿元、新兴产业和“九张创新名片”产业,大力推进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区域特色职教园区建设,加强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与产业紧密对接,提高学校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市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出发,优化并灵活进行专业设置。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在满足市场劳动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持续保持96%以上的高就业率。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应与本地产业紧密契合并以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为中心开办专业,协同地方经济发展,适应“一带一路”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等发展需求。

(二)精确办学定位,适应地区产业发展趋势

广西中职学校的发展要紧密依靠自身优势、结合区位特点和行业特点并明确培养目标进行综合考虑办学定位。精确办学定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专业主题特色,通过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发挥竞争优势,融入当地和毗邻地区的产业发展趋势;二是学校要突出重点地发展“四个一”专业,一个重要专业、一个特色专业、一个示范专业和一个优势专业,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建设和优化政策倾斜度,从而使优势专业更突出,示范专业更突显示范性,重点专业更精益求精。重点发展优势专业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设其他专业并行,从而实现重点和非重点专业两手抓,实现中职学生就业对口和产业分布合理的目标。

(三)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提升办学质量体现在继续推进中职学校达标建设,从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出发,优化图书数量,实训场地面积,教学建筑面积和学生与老师的配比率等办学条件。广西出台了校企合作促进办学,印发了集团化办学、职教园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扶贫富民等十大现代职业教育工程建设方案,牢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鼓励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加强学生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步伐,为优质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埋下伏笔。通过积极倡导与支持优质职业院校开展教育资源下乡进行教育帮扶工作,“以市带乡”的形式实现广西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质的提升。

同时,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办学和“双主体”地位,强化企业重要办学主体观念,让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引入企业评价模式与机制,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明确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制定和推广学徒工作规范和教学标准,实现教学、实习和实训的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对职业的认知和认同度。通过校内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校外的合作办学,促进学校向更高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四)挖掘产业潜力,缓解就业结构性问题

目前,我国产业由第一产业占支配地位逐渐向第二产业为重过渡,最终实现第三产业超越第一、二产业,力争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力量。产业升级与就业之间相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在产业升级显著促进中职学生就业,学生的就业对产业升级速度与质量也有促进作用,就业人口的吸纳度会随着产业的升级而提高。因此,要缓解就业结构性问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思考:首先,要快速转化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化,重视第一产业就业升级转型,提升劳动生产率,吸引一批实干型中职层次人才扎根基层,促进第一产业结构升级,刺激经济不断增长。其次,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借助先进技术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并带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塑造一个让技能型中职学生有用武之地的施展舞台,确保就业稳定性。三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随着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增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调整并改善内部结构布局,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方面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潜力,另一方面稳步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百分比,让中职学生就业满意度达到预期高度。一方面,中央给广西的“三大定位”将持续刺激广西经济向第三产业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广西在“14+10”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等方面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为毕业生转向第三产业、面向本地就业带来更多机遇。

(五)强化服务保障,助推就业创业

各职业学校通过建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就业指导,统筹开展在校期间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统筹实习期间组织管理及指导,统筹组织择业时期“双选会”及就业推荐、创业服务等,将就业创业服务贯穿学生就读全过程。建立的16 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强化行业指导和服务,发挥其就业分析和市场服务作用,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平台。强化服务保障体现在就业创业指导和心理引导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帮助中职学生明确就业创业形势和政策,学生找到就业创业的切入点和定位点,融合自身能力和企业岗位需求,为就业或创业奠定基石。另一方面,通过开设心理指导课程和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中职学生增强自信心,把自身能力的特点融入相应岗位中,鼓励中职学生较好的心态实现就业目标。

六、研究结论

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和规模与学生就业、学校长远发展和国家职业教育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广西近三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在稳定专业规模的同时向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就业率第三产业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