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视角下山西文化产业助推经济转型的对策

2020-07-13 07:41杨梦佳
经济师 2020年7期
关键词:山西省文化产业山西

●杨梦佳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世界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革以及各民族的繁荣等,它们都离不开多样文化的累积。山西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称为“共和国重工业的脊梁”,其中铝土、煤层气、镁储量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三,长石、云母、铁、磷、锂、玄武岩、石墨等29 种矿产品均居世界前列。建国以来,山西发挥着能源大省的供给作用,大量的煤炭资源支持着国家的各个省份。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振兴山西经济,长期的资源挖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山西陷入到了“资源诅咒”的困境当中。2019 年,山西省的生产总值为17026.68 亿元,经济规模在34 个省份中位列第21,处于全国中下游。因此,仅仅依靠煤炭资源是不能发展山西经济的,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向。

山西省作为文化大省,其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经过政府的认真讨论决策,最终确定以文化产业为新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变革,在新时代,新的经济发展常态下,我们必须要做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科技助推文化发展,以文化带动经济成功转型。

一、科技创新推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文化对于山西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的标准定义可对文化产业分为3 类,一是为传统的文化产业即核心层;二是创新的文化产业即外围层;三是以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作为如今的朝阳行业,文化产业除了对文化内涵的传承以外,还被格外赋予了经济意义。文化不再只作为一个符号,文化产品的消费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西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山西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了独特的山西风光。2020 年1 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5A 级景区名单,山西省长治市的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被纳入其中,在文化自然景区旅游方面,山西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关于人文景观,截止目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占比较多,共有452 处,文化及相关法人单位已经达到了40206 个。但地市之间发展还不均衡,文物保护与法人单位的发展也不相匹配,文化优势还未充分转化成产业优势,但就资源层面上来讲,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山西省文化产业的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资源型地区的代表,山西省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改革试验区,为了改变粗放型的单一生产结构,经济改革迫在眉睫。因此,对于经济转型来说,文化产业是现有条件上最具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文化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美国、韩国和日本已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国家的文化发展环境成熟、发展条件完备、文化产品出口额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山西省可以此为镜,积极学习和借鉴。经验证明,文化产业的输出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而良好的经济条件是促进文化产业成长的催化剂,促使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表1 2018 年山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分布情况

2.数字时代的兴起,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重要转折点,随着科技化的逐步加深,纯粹的依托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难以支撑山西省的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只有尽最大可能地借助科技创新,使静止的文化产业数字化、立体化、产品化,才能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创造山西的经济效益。

在文化产业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衍生应用促进了文化产业制造、新闻、影视方面等服务业的技术革命,新兴的文化业态异军突起,对传统文化产业而言也是一次新的革命。5G时代的到来给科技对文化的推动作用增加了砝码,新技术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以数据技术为思路,以技术驱动为依托,文化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机遇。VR、AR、MR等技术的应用,给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体验,IP 变现、自媒体成为文化传播平台,这意味着一个科技时代的来临,随着5G 技术的应用普及,传统的文化产业将无法满足时代需求,数字文化产业在未来将越来越趋主流,科技与文化的紧密融合会带给经济新的发展机遇。

3.科技创新对于山西文化产业的支持现状。山西目前在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上已经有了一些成就。2019 年12 月,山西省举办了第四届文化博览会,以在“文化科技融合”为主线的情况下,着重展示了近年来山西省宣传文化战线在山西省委坚强领导下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博览会的综改示范区通过6 个“文化+”展示科技助力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但相比于其他地区来说,山西省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效还远远不足。2018 年对中部六省文化制造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情况调查表明,山西省从事科研活动的企业仅有7 家,在同期中部六省的科研企业数量中垫底,科技经费支出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科研文化投资不足。山西省在科技文化融合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在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还需要大力发展科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作用不可小觑。

二、山西省文化产业问题

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周期较长,不能一蹴而就,相较于能源资源来说,文化资源的产品利用率远远不足,我们目前取得的成果在庞大的文化资源体系面前依旧很渺小,可以说,文化是意识思想,文化产品是物质实体,如何使意志思想和物质实体在人们生产活动中最大化,我们必须意识到并充分了解现有文化产业中的诸多问题及挑战。

表2 2018 年中部六省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1.文化产业发展上存在观念障碍,创新意识不足。受地理位置影响,山西的经济环境相对南方城市较为保守,人口流动率较低,目光短浅的小农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意识差距较大。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改革发展的情况下,山西作为工业基地为全国经济服务的地位基础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尤其是在山西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形势下,山西的经济改革成果将成为示范先驱。由于山西的人口少,资源丰的优势并没有像类似的北欧国家成为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一煤独大”的挤出效应使人们大多安于现状,总体上省内创新能力不够,改革步伐慢,开放意识不足,山西的能量资源在为全国的服务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其为本地区服务的经济优势。单一的产业结构存在着风险,但如何实现多产业共同发展,使文化资源转化成为经济消费动力、与能源资源并驾齐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影响因素众多。在实体产业中,首当其冲的是旅游业,我们必须要做好发展规划,不能盲目搞建设。山西的地上文物群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对于文化遗产来说,创新意味着开发,但更要慎重保护,获得两者的平衡点至关重要,是选择开发还是保护是选择如何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做到何种程度的商业化也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对其商业化的过程,过度的商业化反而会对其文化资源进行阉割,以致无法达成预期效果,而缺乏商业化,文化产业则难以成长。就乔家大院掉出国家5A 级景区这一事件,政府在开发过程中保护不足,存在部分章程混乱的问题,导致乱象频生,必须着力整顿。

2.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山西近两年由于资源行业衰败,山西经济另寻出路,计划发展文化产业。但是关于文化整合方面的政策相对不够完备,大多也无配套相关企业,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山西有全国72%的古建筑,但仍然未发展到应用的高度,原因之一是山西省内交通欠发达,以及多部分景区欠开发等影响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山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缺陷在于高速公路的辐射作用只在于周边地区,大量的旅游景点不通火车、高铁,且旅游景点分散,相关配套的景点服务设施几乎没有。

以青龙古镇为例,其修复工程已历达10 年,基础服务设施仍在建造中,对于目前的景区建设主要面临着三大矛盾:基础建设与运营的矛盾,景区的维护修缮周期长,影响后续的正式运营;盘活存量与开发增量的矛盾。景区的部分资源处于长期闲置状态,未来的市场行情具有不确定性,必然会给景区的长远发展和整体收益带来不确定性;定位与市场的矛盾,山西的文化资源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多数具有人文特点,缺乏核心创意和商业运营模式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3.政府招商引资不足,缺乏大型的文化龙头品牌企业。在文化产业方面,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单位规模都普遍偏小,大中小企业较少,微型企业数量最多,达到了3.7 万家,成为山西省文化产业的主体力量。“小、弱、散”的企业规模使文化产业处于弱势,大型企业才是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招商引资方面,山西省一些地方的官僚主义氛围浓厚,在体制束缚下,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大公司无法适应相对保守的投资环境,再加上省内群众消费能力不足,投资亏损较大。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变,但在投资环境上我们还要相对地改进。当今社会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品牌效益影响着经济效益,尤其是知名品牌,优秀的品牌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代名词,甚至对周边地区经济也起到重要作用,横店影视城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品牌,在逐年的发展完善中不断获取经济利益。而对比山西的五台山、平遥古城,它们在国际上虽小有名气,平遥国际电影节更打造出了平遥品牌,但要成长为山西省的龙头企业来说还远远不够。

三、科技创新促进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加深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培养省内人民的文化产品消费意识。需求可以拉动文化消费,同时文化产业的生产力与人民的文化消费程度也关系紧密,拉动需求的关键在于先要促进山西省内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对于本省文化产业的认同和自信。在对2014—2018 年山西省收入水平及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情况调查中发现,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大幅度推动人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意愿,究其根本,在于人民的消费理念不足,对于文化需求不够强烈。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以网络模式带动消费正发展的如火如荼,一个新的行业正在兴起。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传统文化变革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一是积极推动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5G 技术横空出世且日渐成熟,科技创新赋予各传统行业的将不只是产业形式的改变,更是思维的创新。数字化博物馆和图书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文化摄取模式。借助科技技术,可以更好地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尤其是对山西省来说,文化遗产众多,大数据化对文化产业来说是机遇。

二是要创新营销模式,培育需求意识,加大惠民补贴政策,鼓励人民出游,以山西人游山西先拉动省类文化消费,辐射周边地区,从而影响全国,以口碑和影响力拉动文化产业。积极应用“互联网+”模式,以影视、出版业、自媒体、直播平台的方式创新文化营销模式,直播带货平台为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可能,而文化产品或许也可借此加强营销选宣传,引起潜在消费人群的兴趣。此外,山西省着力推动艺术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力求加深高校学生群体艺术文化的熏陶,增加省外人群对山西省文化艺术的了解,政府要坚持该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扩散其影响力,打造品牌效应。

表3 2014—2018 年全省人均收入及文化产品消费支出情况(元)

2.坚持引领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是文化产业改革的引领者,我们要以文化部门为发展主体,其余各部门大力配合其领导工作,要做到专人专事,积极借鉴南方城市的发展经验,为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明确的政策指导及规划。

一是要了解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规划不能盲目下手,要深入了解其历史意义及文化意义,配合周边居民群体、建筑情况进行基本规划。要完善相关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本着对中国五千年文化负责的态度,谨慎的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二是要持有求发展、负责任的文化态度,深入挖掘山西省具有人文精髓、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精心打磨新的文化产业链;以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重视环境治理,创造完备的文化旅游客观条件;加快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以便捷的交通方便文化产业走出去。三是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要落到实处,政府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重视产业建设,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资金倾斜,鼓励省内各行各业对文化产业进行帮扶,借鉴国内优秀文化产业的相关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3.营造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做强龙头企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投资,要拉动投资,一是要鼓励山西文化产业走出去,山西作为内陆省份,仅靠省内拉动消费在长时间下是不可行的,政府要积极深化文化产业改革,创造文化产业的产品价值,推动山西文化走出去,使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相联合,省内外联动共同推动山西文化的传播。二是要开放人才引进政策,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提高工资标准,使山西出人才也要留住人才,重视高校教育,追加教育投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人才储备力量。三是政府要以开放的态度发展市场经济,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政商结合共同打造文化产业,推动形成竞相发展格局,以企业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发展山西省龙头骨干企业,着重打造具有代表性、高质量的山西文化产业,以影视、动漫、互联网形势创新文化周边产品,使文化产业百花齐放,把企业做强做大,使优秀的山西文化能吸引省内外人民,走入国际视野,以强带弱,壮大文化产业群体,真正实现山西以文化产业为支柱的经济转型。

猜你喜欢
山西省文化产业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