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本质及文化观念*

2020-07-13 06:08孙悦湄
艺术百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化传统艺术

孙悦湄

(宁波大学 音乐学院,浙江 宁波 315818)

艺术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类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人类追求真善美重要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形成健康社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同时,艺术教育也是在国家层面主导和推动提升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国民素质重要载体和手段的艺术教育发展,更加显示了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四个坚持”,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其中最为鲜明而深刻的指向就是文化价值观的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阐述,以及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布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都明确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强化了文化观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笔者以为,艺术教育中的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文化的理性认知、文化的“人学”性质以及文化与人的互化关系。文化的理性认知涉及的是文化哲学,它构成对文化认知的思想观念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判断;文化的“人学”性质,主要阐释人作为文化生成的主体作用和意义,以及人的社会本质和属性;文化与人的互化关系,即人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塑造人,即文化“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它是文化作用于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依笔者之理解,文化观念决定了文化发展方向和价值观,以文化观念作为思想基础的艺术创作,体现了文化深层结构的价值取向。以此为基础,构筑现代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传播方式,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建构文化开放和交流的平台,以文化自信心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的整体结构。

一、艺术教育的文化哲学

通俗地讲,文化哲学(Cultural Philosophy)是一种功能性哲学。所谓功能性哲学,是指对象的产生、过程、作用、价值是以动态的方式、环节加以呈现,这一过程离不开人的主观思维认知活动的结果——即各种文化符号的创立和它们所传递的信息。文化哲学不再把对象世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存实体(即所谓实体哲学),而是看成与人类符号化创造活动息息相关的成果。人的思维认知和社会实践活动决定艺术作品的存在及其方式。在文化哲学中,对象世界摆脱了其自存性、外在性和僵化性的孤立境地,诸多文化艺术形式和载体并不是自然给定之物的实际映像,而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客观化反映和人类主观化创造性的成果。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对象世界及其认知并不是给定的、不变的,而是在人的对象化(符号化)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例如语言、宗教、艺术、神话、哲学、民间艺术等诸多文化艺术符号形式,它是人类精神追求所向的筹划和劳动的产物,人通过对文化艺术符号的创造,对世界的认知具有了无限丰富的意义设定和阐释空间,人的自我确证正是以文化的不断创造活动来实现的;同时,这一过程也完成了人的自我塑造,呈现人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塑造的关系。文化哲学超越了实体哲学静止的直观性、自存性、外在性以及结论的独断性,确证了人类文化艺术的创造性、价值追求和意义表达的精神性内涵。

(一)对艺术教育做出文化哲学认知是艺术教育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对艺术教育做出文化哲学认知,从思想、观念和行为上确立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即在哲学层面确立它的价值观,其根本在于,艺术是人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则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结果。就人的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人的生命早期心智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一颗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之心。就社会层面而言,艺术教育对于社会内聚力的形成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时下盛行的各种“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就是最好的说明。就民族自信而言,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瑰宝,积淀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因为艺术教育在血缘上就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艺术教育对于提升一个民族的审美品位,作为培育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当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就认知方法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认识世界的“第三只眼”。人类认识世界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科学方法、哲学方法(含宗教)、艺术方法。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真善美的价值和意义。艺术教育正是开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三只眼”的最好手段。人们一旦掌握了用艺术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也就会用“这只眼睛”观察和反思日常生活,反思自我成长过程,从而在心灵深处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发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存在关系,在精神上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认,在生命过程中阐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在人格塑造中完善自我心智。

虽然文化哲学是以文化的经验描述和分析为基础,但绝非单纯呈现这种描述和分析,探寻文化现象生成背后的规律,关注文化存在的价值,关注文化的审美方式,注重对审美文化技术层面的分析等,同样是文化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文化哲学的研究结论不是凭空臆想而来,它必须结合具体文化的经验描述和分析,是在无数个别的基础上抽象和归纳的结果,即通过个别来证明一般。文化哲学作为哲学分支的重要属性在于,解读文化之所以存在的那个形上之思——思想观念,通过对潜藏在文化符号背后观念的不断反思和追问,揭示特定文化存在的可能性及有效性。艺术教育的文化哲学正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建构艺术教育观念,传播艺术教育思想,从而对艺术教育实践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和影响力。

(二)艺术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者之一,具体任务就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精神素养和道德涵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吸收外国文化的积极成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文化不仅反映与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本质要求,而且反映与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1]2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其他社会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其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因为优秀文化作为民族的DNA、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灵魂就是思想观念,它是民族价值观和思想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73每一种艺术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不同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丰富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与其物质资料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艺术实践活动,比如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其三大特征即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恰恰体现了中国社会农业文明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方式下的最高艺术成就,由此而形成的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等多艺术门类综合,“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虚拟化表演,即成为自身综合性、整体性的优势与特色,导致风格独特、韵味独具,也同时成为其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之最为显著的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艺术教育无疑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重视艺术教育就是重视文化建设最为有力的抓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艺术教育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独特方式和鲜明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最集中体现。

二、艺术教育的“人学”性质

(一)艺术教育最核心的本质是“人学”,艺术教育的具体技术手段并非其目的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单纯的“艺术”范畴。诸如艺术教育是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必须掌握的一定技能等。这种认识并没有错,但它并不完整,它是把艺术和教育做了拆分以后的说明,把艺术教育的具体技术手段当作了目的。还有人习惯于将艺术教育理解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有各自的专业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广义的艺术教育是以“美育”为核心,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前者指向了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后者指向了基础教育、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

不可否认,在当代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与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恰恰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人是一种必须接受教育的动物。把艺术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构成艺术教育,“人学”的价值和意义尽显其中,只是它从艺术角度来实施教育,通过艺术手段来达到教育人的根本目的。所以,艺术教育是一种教育人的手段,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它的“人学”性质,即培养人的文明程度,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和价值认同,对道德感的遵循与守护,对民族精神的敬畏与弘扬。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成为了能够创造给人以影响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成果的艺术家,大部分人则成为有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意识的公民,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如果我们只看到艺术教育在艺术层面的手段和作用,忽视它的“人学”性质和价值,那么,艺术教育最终的“人学”本质将被遗忘或遮蔽,美育的目的和意义也将无从实现。

20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有学者将儒学归结为“人学”。认为先秦时期孔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在“人禽之辨”“文野之分”(文明与野蛮的区分)的基础上,研究什么是“人”,以及“士”这个阶层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儒学指出人有道德自觉,有群体的社会生活,能从事农业生产,并创制礼法。而道德并非天上的神物,人在接受道德教化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和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君子”。君子是通向圣贤境界的基础。由此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主张践行道德是人的本质。荀子则强调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某些法则,自觉地进行农业生产,过上丰衣足食和明礼知法的社会生活。这些儒学的基本论点,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亦可称之为“人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1这里指出,“人”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活动着的具体的人,所以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不可能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向共产主义目标迈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1]48

(二)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现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

我国艺术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应该在两个基础上创造发展。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古代儒学讲的“人学”,是关于“君子”的道德学问,没有揭示“人”的社会本质,但其理论具有引导人们走向崇高境界的作用,是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而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学”,则是关于人的科学,即人的本质的理论。人的科学并不排斥“君子”的道德学问,因为这是走向人的科学的重要起点,而且在人的科学指引下,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君子”道德学问的价值,从而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使前者得到发扬光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之一是要求我们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作深入的研究。今天,我们的艺术教育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把二者结合起来意义重大。

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文化艺术的创作生产,建构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正确反映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正确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研究回答新时期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生产所共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和艺术教育体系。

三、艺术教育“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

(一)艺术教育中“内化”与“外化”的关系

“内化”(Internalization)是认知心理学概念,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体系具有持久性,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被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质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

所谓艺术教育的“内化”本质,是指通过艺术教育使人逐步确立、养成内化于心的思想意识和外化于行的行为方式。其中“内化”是本质,是目的。艺术教育的“内化”就是将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看、听、想等思维观点,经过自己的内证实践所领悟到的具有客观价值的认知体系。“内化”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完成。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3]61。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内化”对于艺术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内化”这一过程中,也体现在“外化”的过程中。“内化”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背后的思想和观念对人的共同影响,它可以使受教育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外化”则是指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在自身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新的文化的能力。这种文化与人之间的互化关系正是艺术教育所要秉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文化“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是文化作用于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艺术教育承担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例如,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要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等等。这其中有一个基础性的方面,那就是发挥艺术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艺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

艺术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一点恰恰是艺术院校的优势所在。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传承的。如果优秀传统文化不对人发生作用,不能深入人心,不能成为人的精神追求、精神力量、精神财富,传承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文化精神;“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方式,实现知行合一,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指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文化建设时也强调了“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等,这些要求揭示了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都必须作用于人。这四句话中,前三句话是“内化”要求,要“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后一句话强调了“外化”的重要性——即“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的途径有很多,但最基础的方式和途径,无疑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加以客观实现的。

通常意义上说,国民艺术教育一般是指政府创办的小学和中学教育,也可包括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主要是指基础教育,但在约定俗成的用法中通常也包括大学教育。广义的国民教育包括高等艺术教育。然而各级国民教育学校的专业师资,则完全依赖于高等艺术院校的培养。其基本任务有五个方面:一是艺术人才培养,二是艺术作品创作,三是艺术学科研究,四是服务社会,五是传承优秀文化。以下就艺术作品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这两个方面略作分析。

1.艺术教育与艺术作品创作的关系

就艺术创作而言,在思想观念上必须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及“三贴近”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气氛,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1]8坚持“二为”(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因素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追求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那就是文化源于人民、文化为了人民、文化属于人民。

“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10。艺术作品创作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就是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观点。只有做到“三贴近”,文化工作才能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和现实生活。只有做到“三贴近”,文化工作才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艺术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的关系

就艺术人才培养而言,首先高等艺术院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架构,它是艺术人才接受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文化传承最基本的途径。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离不开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是一种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专业教育,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等重要特点。因此,其教育的涵义还可以从如何加强人才对国情的认识、对国家的认同,以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方面来理解。从这个层面加以理解的高等艺术教育,开展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知识教育当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其次,艺术人才培养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表现的形式和载体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还有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节日等,但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和载体都体现了一些基本精神,发挥高等艺术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关键是要通过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为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而执着追求,这种积极向上、坚韧奋发、革故鼎新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不屈不挠、傲然挺立的重要原因。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传承这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种浩大刚正、大义凛然的“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一方面表现为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的国格力量,另一方面表现为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铮铮铁骨,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其三,艺术人才培养应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在现代条件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高等艺术教育应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明素养的人。

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来看,现代经济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等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建设相结合的角度看,现代政治是现代文明的政治基础,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敬业、爱国、诚信、友善的理念,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看,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现代文化的深厚基础,应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角度看,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实生物等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善的良好氛围。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角度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有利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四、结语

艺术教育是在国家层面主导和推动提升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系统工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外文化交流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艺术院校无疑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光荣的任务,它将为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下的现代文化建设,为“文化中国”走出去的形象展现,发挥出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

猜你喜欢
内化传统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老传统当传承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