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共生”:全球化新语境下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东西方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07-13 06:08蔡瑀陈建新
艺术百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东方艺术艺术家艺术

蔡瑀,陈建新

(1.旧金山艺术大学,美国 旧金山 94105;2.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19年5月7日,以“无界·共生”为主题的国际艺术研讨会在纽约哈佛俱乐部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美国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美国亚洲艺术基金会、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华美协进社人文协会、纽约哈德逊艺术中心、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和中国艺术中心等多家机构和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李立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王天白先生,美国协进社人文协会负责人何勇,美国白宫中国问题顾问、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高级顾问Charles P Wang,纽约哈德逊艺术中心负责人、国际艺术活动策展人、职业艺术家郑学武,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冷军,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俞晓夫,美裔华人画家虞世超,著名工笔画艺术家徐进,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美术馆筹建委员会特聘外籍专家裴庄欣,诗人代表、旅美画家严力,著名旅外华裔油画家徐鸣,著名象形文字画艺术家、超现实主义画家彭查理,著名画家梅琳先生,油画家谭建武,写实主义画家蔡杰等艺术家,以及来自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威廉帕特森大学的Dionisio Cimarelli、Charls Geiger、Patrick Rolandelli、Bora Kim、Matthew Friday、 Nestor Madalengoitia、Corina Jwill等中美艺术家、学者和多家媒体人共同对当下全球化环境下艺术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层交流和探讨。

本次研讨会由公共艺术家、美国女神艺术博物馆馆长、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副秘书长艾伦赵琼和知名艺术教育家余润德教授共同主持。余教授表示,全球化势力的发展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丧失。东西方应当通过共同交流和探讨,来增强彼此的文化艺术价值认知。对有潜力、有作为的新老艺术家,以及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应当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关注度。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代表。东西方艺术在表达方式和思想上存在差异,但东西方艺术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共谋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这种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和融合,中西方艺术家们应当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全球化新语境下艺术的未来发展问题,以及在中美文化交融大背景中的共生关系,推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东西方社会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余润德教授从东西方艺术家代表的思考角度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呼吁,他认为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观念的共识。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东西方艺术已经有共生的趋势,观念上的差异正在逐渐趋同。他认为,我们应当思考和自问,为什么在当今世界,在各自强调文化语境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艺术家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那么新的、前卫的和令人振奋的艺术作品了,艺术家们自身是否在为自己心中的艺术而探索。我们应该去重新思索和重构艺术应该呈现的价值和意义,艺术家们到底应该如何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诉求。我们的艺术创作不能以丧失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主体为代价,如果一旦东方艺术离开了自主的文化体系,被外来的多元文化分解或者被同化,那么东方艺术的核心和价值观该何去何从?东方艺术将可能失去生存的根基。余润德教授还指出,中国艺术一直在“以不变应万变”的规则中追求着某种意识形态的永恒性,这种内在的永恒性是精神统一性的外在体现,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特点,也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表现不同的特征之一。西方的艺术价值体系是在不断质疑、批判和否定中建立起来的,他们以此来推动艺术的可持续演化和发展,因此西方艺术是在不断求变的。如果东方艺术一味地向西方艺术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靠拢,通过改变表层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去追求世界共性的艺术价值,而不在内在的精神层面去追求自身文化的独立性,那么东方艺术可能将会变得面目全非。余润德教授强调,当前中国艺术发展水平与欧美西方国家的艺术发展水平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包括艺术品创作、艺术理论的研究和艺术品市场等,而这正是由东西方艺术的相互融合与差异特点共同造就的,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尊重,应该加强与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对话和合作,在文化交流互动中构建共同艺术交流平台,推动东西方艺术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顺应全球化新语境的大趋势,探讨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共性问题,也要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特征性上,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反映典型性的社会现实。最后余润德教授倡议,我们需要探索和追寻东西方国家所沉积的优秀文化和独特文化遗产,我们当代艺术家如何在保持和弘扬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性及共性认知的基础上,发掘本土文化应有的深层次价值。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如何运用自身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相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也当下是全球化新环境下东西方艺术家交流与融合的新途径。

二、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带来不同艺术理念

艺术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对艺术的思考也要基于对文化的反思。著名油画艺术家冷军教授在演讲中提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代油画的形式语言依然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油画在多个发展历程中虽受到时代艺术思想的支配和技法的制约,但所体现的价值体系却是建立在西方进化论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的认知和发展普遍被认为是从简到繁的演变,是在西方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以物资极其丰富为特征的物质文明发展。可见,西方文明的内涵定义在于注重理性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主体是人;而东方文明的内涵却在于一种诗意性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主体则是人与自然。东西方在文化认知方面的差异导致艺术创作思想的不同,然而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两者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相互渗透。这一点从东方接受西方文化的“民主”观与西方尊重东方文化的“和谐”观可见一斑。东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交流更是日趋频繁。冷军教授指出,西方现代文明的标志是文艺复兴运动,人们在这个时期开始向外观察,解放思想并冲破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文艺复兴最大的价值就是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道主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自由主义和个性化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核心。这一时期的艺术行为和活动以人性为尺度,以人性为出发点,一切都是围绕人性展开,在艺术中寻找现实主义和人类情感。而东方文明起源于华夏文明,推崇“五常”“六经”,沿袭儒、释、道诸子文化,表现为圣贤向内的参透,求“稳”求“静”,这是东方文明所呈现的最深层次的智慧。对于东西方文化中对于事物不同的认知方式,冷军教授以“盲人摸象”来比较:西方人对待新事物就像“盲人摸象”,是一个摸索——探求——总结的过程;东方人则眼见为实,先看见“象”,只需要将自己对“象”的领悟传承即可。因此,西方文化讲究拆开——分析——理解,而东方文化直接就由“表”入“里”地探讨事物内部深层次的问题。西方文化倾向“猜”,东方文化讲究“参”。这样就形成了东方文化依靠传承而西方文化强调创造的不同结果,这也是造成西方油画流派、风格、主义众多的关键原因。冷军教授还表示,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国人虽然没有形成单一的信仰,但东方文化却是依靠信仰来传承,自古以来东方文明传承和传播儒家、道义和法统诸子思想。西方文明讲究明确的信仰,但文化表现是以人为尺度,满足人的欲望和追求,它是作为文明工具而存在的一种文化。只有把东西方文化的内在本质区分开来,才能真正找准华夏文明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冷军教授还用中央美术学院的校训“尽精微,致广大”来表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像是博爱的无穷宇宙,它包罗万象、无所遗漏。在东方,艺术是先以哲学和科学而出现的,哲学是一种观念的学问,而并非宽泛的学问。东方文化讲究“道”的境界,注重宽泛的全方位的关照。而西方文明强调个人理想的实现,特别是近代西方文明极端注重人本主义,崇尚理性,善于推理,这也造成学术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早于东方许多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门类都没有一个可以封顶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道”,东方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而正是这张无形的网也无意中限制了中国艺术门类的横向延展。虽然“道”的核心是亘古不变的,但表现形式却可以变化无穷,所以中国艺术在传承中也有所创新,然而这种创新与西方的创新是不同的。西方文化的价值核心就是创造,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价值,科技、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莫不如此。而东方文化的价值核心是“道”,适当的创新或者不创新亦能达到“道”的境界,文化需要的主体通过被限制于形式的创新,用与众不同的表达语言(客体)也能满足“新”的需求,这也是能够被大众接受的。这种文化属性也导致国人对于艺术品的欣赏往往重在“意”而不重于“形”。当然,人们对于常新的新形态作品也是持欢迎态度的,人们是需要这样的新发现和新思考,这也是当代油画语言形式多样的主因之一。中国艺术家不应仅仅拘泥于形式上的创新,而应在得“道”之后,为人们带来新的审美、新的思考和启迪。西方艺术从文艺复兴以后就是人本主义,它不讲究高深莫测,用普世文明和通俗文化来迎合个体是西方文明的价值所在。所以西方以文明著称,东方以文化著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方文明的创造是为了满足人性,即冲破法度,降低标准,让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下,中国的艺术家们对“道”的理解似乎不如以前宽泛,近几年展出的作品令人觉得“新”的不多,这将会使得东西方的艺术融合变得困难。冷军教授强调,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思想应该像水一样来对西方文明进行填壑和补充,中国艺术家应充分利用和发挥东方的借鉴价值、历史价值、永恒价值,够找准自身在西方艺术行业中的位置,理清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矛盾关系,恰当地在世界舞台上表达自己。最后,冷军教授呼吁,由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画、油画绘画技法互为借用的现象日趋普遍,东西方文化与艺术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中国艺术家一定要保留华夏文化的特色、传统、思想和内涵。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比如有极少数艺术家站在西方的角度来看待东方文化,认为东方文化讲究“存天理,灭人欲”,限制人性、天性和自由,是糟粕。以点遮面,甚至抛出先进与落后的论调。这是很可怕的。东西方艺术各具特色,相互包容,共促发展。传承和发扬东方文化的艺术传统和特点,是我们艺术家的责任,也是艺术家的立足之本。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原执行院长徐唯辛教授发言认为,作为一个拥有传统东方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想要完全融入西方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在徐教授看来,艺术是文化的语言形式,西方文化经历过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经历过人性思想的解放,自此,西方艺术获得了全面长足的发展。东方文化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线性的、被传承的,没有经历类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性思想彻底的转换或大浪淘沙式的洗礼。徐唯辛教授认为,近现代东方艺术的核心和本质一直没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也没有随着社会变革或者社会变迁发生变化。虽然自民国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变得非常频繁,但东西方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和现时性根基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东西方文化本质的差异性。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会从属和依附于文化系统,并受到文化系统制约和影响。所以体现在艺术作品上,东西方艺术对于文化的诠释是不一样的。西方的艺术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社会因素影响很小。自古至今,在东方的社会各阶层就很注重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占有重要地位,艺术反映社会,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东方艺术往往都会留下社会的印迹。但社会因素在西方社会艺术中并不占主流,在西方艺术家看来,艺术是至高无上的、是纯粹的,是自我意识的宣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直接导致东西方艺术家在创作出发点上的差异,这给东西方艺术的相融互通提出了挑战,也是中国艺术家融入西方艺术圈的难点。徐唯辛教授认为,一直以来,少部分西方人士看待东方艺术带有先天的偏见性,使得西方社会接受东方艺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当下全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方艺术彼此交流和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

余润德针对上述两位艺术家的发言做了综述:艺术家在创作时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冷军是通过对传统的反思来重构艺术对文化的任务模式,徐唯辛是站在西方的角度来看待东方艺术的。我们鼓励大家对艺术理解的百家争鸣,艺术诞生的独特意义之一就在于,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独立的意识来对艺术作品进行探索和理解。余润德谈到,西方艺术的发展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本体,自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以后,西方艺术的根本层出现了新变化。后现代主义中所表现的社会政治倾向与中国艺术所体现的社会性方面也有了共性。正如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哲学家阿瑟·丹托于1984年提出的艺术终结论,西方自现代极简主义之后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西方艺术陷入“无意义”的境界之中,后现主义代开始重新思考艺术的意义。一旦艺术离开了思想和精神,它的存在价值就会被质疑,或将会走向终结。所以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本质主义的批判和解构,它和东方艺术对于思想、意识或者表征、符号有无限层面解释的可能性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给作者或读者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余教授表示,塞尚和杜尚的创作改变就是很好的例子,塞尚受科技文明的冲击,毅然选择改变,艺术表现由原来写实的三维形式转回二维表达,运用点、线、面来重构新的表现形式,成为“现代艺术之父”,开创了艺术家为了艺术“绘画的纯粹性”的新纪元。杜尚的“达达主义”艺术开创了另一条创新之路,艺术的边缘性被减弱,一切现成品都可成为艺术,任何社会形式都可以成为艺术,有很强的自由性和开创性,西方艺术自此进入一个彻底开放的时代。余润德教授认为,艺术创作纠结于形式上的先进与否,这远远没有艺术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与道德的境界那么重要。所以在当下,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开放的社会允许不同媒介形成的不同观念表达的存在。这也是东方“道”文化在当前世界开放语境下的价值体现。

三、东西方艺术和谐共融

东西方文化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两种对立文化,和谐共融才是未来发展的最高境界。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裴庄欣结合自身经历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画家应该用画笔来“说话”,画家应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反映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表现。文化的差异性恰恰赋予了我们创作中丰富的养分,正是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文化背景,才会有不同的思考,才会带给世人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世界范围内的多样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都在滋润着我们。裴庄欣先生表示,自己在美国的经历仿佛给了自己第三只眼睛,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他只会是一个本土画家,海外经历让他会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各种文化的交融,并运用在自己的创造中。美籍华裔艺术家徐鸣发言表示,西方油画进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国也涌现出来了许多世界级的油画大师,他们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风格。特别是在当下,中国艺术家的油画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顶级展览中,画作拍卖价格与西方顶级画家作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成就超过了许多西方的本土画家。但是在当前艺术无国界的大背景下,中国水墨画在西方或全世界的地位和传播力度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画仍然缺乏理解和认知,甚至有些外国友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画仅为中国所拥有、所欣赏。徐鸣教授指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画种都是以绘画材料来命名,只有水墨画被叫做中国画,一个开放的、中性的名称可能更有利于中国画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徐教授倡议,中国画应该同样以材料来命名,方便人们理解画种的原料构成,中国画在国际上的翻译名称应该统称为水墨画,让全球的画家们都有意愿去领略它独特的表现力,能欣然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和韵味。

油画家梅琳认为中国传统油画面临很难打开国门的问题,建议可以在材料和题材上找突破口,为中国油画走向世界创造一个可以接受的载体。中国艺术家曾梵志先生的油画作品受到西方欢迎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以启迪。职业画家郑学武先生也认为,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相互认可和交融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东西方艺术交流的表现层面,其浅层面的相互认识阶段已经过去,目前已经进入到人文和理论交流的层面。政府和民间提供了很多让中西方艺术家集在一起进行更多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有助于理解,交流才能够认知,文化不同,背景不同,规则不同,评判标准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不一样。当来自东西方的艺术家们在无数次地回顾、阐释、探讨中西方文化和艺术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等问题时,这种差异性就会慢慢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实现东西方艺术的共融合发展。

象形文字画艺术家彭查理结合自身多年的国外旅居和创作经验,他表示,简单照搬西方的理念和方法其实是有害的,并不会真正提高自身创作水平。只有有鉴别地吸取西方文化营养再结合自身文化背景的研究特色,才能创作出彼此可以接受的、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彭查理以切身经历和他的作品在西方艺术市场所取得的的成就,诠释了在当今全球化新语境下东西方艺术相互融合应该采用的可行方式。

来自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威廉帕特森大学的Dionisio Cimarelli、Charls Geiger、Patrick Rolandelli等多位学者、教授和艺术家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就根源不同、体系不同的两种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化的生成土壤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东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制度演变、宗教差异、文化差异、艺术表现、民俗民风等方面,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多角度地揭示了中西方艺术内在本质的异同以及未来发展途径。

四、结语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无界·共生’——全球化新语境下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与发展”,与会专家、学者、艺术家们深入探讨了东西方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全球化新语境下艺术家们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大家认为,东西方艺术早已不是相互平行的发展轨道,一个民族的艺术作品不单单只属于它的祖国,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方文化艺术逐渐融合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本次研讨会也引发了探索东西方艺术之间差异起因的社会性根本问题,并且确定了未来探讨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在会议的最后,美国白宫中国问题顾问、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高级顾问Charles P Wang对本次研讨会的交流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代表主办方由衷地感谢所有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他认为所有参会的东西方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作为实践和思考的引领者,必将极大地促进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和合作;本次研讨会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融提供了学理支撑,也一定会促使实现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并以此引发大家对东西方不同艺术交融话题的持续关注和探讨。

猜你喜欢
东方艺术艺术家艺术
肃穆的形式美感波提切利的东方艺术理念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张锰谈于向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东方艺术大家:路由器中的八个城市空间
阿培×东方艺术大家:城市“空间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