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丽·吐尔逊
克州国土资源规划勘测院 新疆 克州845350
随着国家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有效实施,统一整理、供地、管理成为了收购储备土地的理论基础,在土地收购、整理、储备、转让等各个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保存价值高的文本、图纸、表格等各种形式的土地收储内容,对上述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整理,进而建立了土地收储档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收储办公采取了自动化系统,随着土地收储档案管理软件的运用,土地收储方面的电子档案数量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因此,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土地储备供应管理,是指县级(含)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及供应的行为。内容包括:根据土地利用和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和城区开发改造计划,制定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及三年土地储备滚动计划;对城镇规划区范围内需盘活的存量土地、旧城区改造的国有土地和依法收回的违法用地、闲置土地、待征土地及无主地给予安置补偿后,进行收购储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及市场需求,适当储备新增建设用地,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在本级政府的指导下,加强与各部门配合,管理、运作;进行收购储备资金的测算、平衡,开展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招商洽谈、出让、招标、拍卖及挂牌出让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储备土地供应计划,制定具体项目地块供地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同时向上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
2.1 完善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 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将信息化系统建设贯穿到整个土地收储档案管理的具体过程。从现实的工作角度出发,主要包括档案系统开发、加强数据库的有效建设、加强安全保密工作、重视数据的转换等方面。首先,在档案系统开发方面,需要融合现实的土地收储档案管理,根据具体要求实现对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开发,建立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信息化建设制度,采取科学的流程规章制度,将制度保障与标准指导提供给土地档案信息化系统。例如,对档案系统进行科学的分类,按照档案的具体性质将其分为专业档案与文书档案,文书档案具体包括机关党委、组织人事、法规监察等方面资料,而专业档案具体包括房地注销、地籍管理、抵押注销、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土地储备等方面资料。其次,加强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只有做好数据库建设的建设工作,才能有效实现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依据土地收储的具体工作,建立有效的土地收储档案数据库,不仅如此,还要分别建立有关土地存储、土地收购、土地出让与土地整理等方面的独立的子数据库,方便快速检索土地收储档案资源,进而实现对土地收储档案资源的精准查询工作。再次,加强安全保密工作方面,有效地控制登录权限、数字印章、数字签名等,采取数字水印加密技术,加强保密工作,实现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最后,重视数据的转换方面,土地收储档案信息化系统建立与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的信息衔接,建立查询系统与全文检索,重视数据的转换工作,实现档案信息内容的健全[2]。
2.2 增强政策分析的科学性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土地问题在民生、建设等领域愈加突出。为了尽早解决在土地储备供应管理中可用土地数量不精确、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项目用地不保障等问题,使用一般技术测量早已不可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应用到土地储备管理供应工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检测到我们所能够充分利用的土地数量与那些未被开发的土地数量以及他们所在的具体位置。我国地理位置层差较大,区域发展更是不平衡,而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地籍测绘来进行研究我国的土地资源。依靠地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迅速了解到各地存量土地、旧城区改造的国有土地和依法收回的违法用地、闲置土地、待征土地等情况,凭借以上信息,可以使得国家相关部门在土地储备供应管理方面做到更好地资源整合、分析与预测,从而更好地提高了其所出台政策的科学性。
2.3 建立多元融资渠道 土地储备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贷款的额度过大带来的利息成本高且存在很大的风险,利息的增加也会导致土地储备成本的增加,有时在本息的压力下,土地储备机构会短期内向市场供应大量土地,甚至会比土地储备的成本还低,对各地土地储备的长远规划产生不利影响,违背了当初建立土地储备机构的初衷。因此,要探索出一条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尽量降低单一贷款的风险,促使资金良性循环[3]。对于融集的资金,要及时盘活、提高利用效率,一方面尽快按照计划要求将储备的土地资源上市,实现资金的尽快回笼;另一方面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其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在实现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自动化系统可从远程对水电站大坝相关信息进行监控,由此可降低人为因素对安全监测工作的干扰。另外,还需积极引进新兴技术,确保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达到预期效果,进而为社会公众的高品质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需切实做好自动化系统应用环节的数据采集及高效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安全监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