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中微课的利用

2020-07-13 02:11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钱塘江微课语文

李 雪

吉林省公主岭市龙山乡学校 吉林 公主岭136111

本次疫情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所有的大中小学生在开学后都开始居家上网课。这种新颖的课堂形式在一开始学生还比较感兴趣,但是时间长了难免兴趣会减淡,所以,利用微课形式,进行网络直播教学,确实能起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触发“兴奋点”,用微课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是一门生活性、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当学生形成切身感受和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破除学生的“生活之隔”“经验之隔”“感性之隔”,让学生与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产生共鸣、共振。运用微课创设情境,能触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倾听、观看,从而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学《观潮》一文时,仅仅依靠教材中的静态插图是很难让学生形成切身感受的。为此,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经过剪辑,制作成“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三个微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真切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尽管学生没有亲临钱塘江,没有亲眼看到钱塘江涨潮,但微课视频却让学生形成了一种“替代性体验”,学生同样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在微视频助推下,学生再去品读课文,就能真切地感悟到钱塘江大潮之“奇”— —声音之奇、形态之奇。这样的课外探究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将微课视频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情绪,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

二、切入“疑难点”,用微课提升学力

相对于传统的语文课堂,微课往往比较单一,它主要是为了突出、突破、解决某个教学难点、疑点、易错点、盲点而设计、研发的,换言之,研发微课往往是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疑难杂症”,这就更加凸显了微课的教学功能。因此,有专家将微课的作用、价值概括为“抓重点”“克难点”“释疑点”,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本次疫情网络教学中,运用微课,能精确地切入“疑难杂症”,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力。让语文教学难题迎刃而解。学贵有疑,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研究语文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要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具体学情,认识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学生理解文本的障碍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微课,让微课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不断进阶。否则,教师不管青红皂白地胡乱运用微课,就会让学生感觉疲惫,影响微课的运用效果。

三、落实“语用点”,用微课指导学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语用能力,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应是积极主动地表达和运用,积极语用能力的培养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语用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学生积极的语文思维和想象。运用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催生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花的勇气》是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艺术家特有的敏锐情思捕捉到了震撼人心的画面,“娇小的花儿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这激发了作者的生命感悟— —“生命的意味是勇气”。教学前,笔者让学生预习,结果发现很多学生都将这句话用笔画了下来:“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学生认为,这里运用排比手法写出了花儿的美。乍一看,学生的理解似乎很到位,因为他们不仅关注了内容,而且关注了写法。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体验到了一种惊异之感,从而也就深刻地感悟到了文中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惊喜、惊奇之情。在对课文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然将这句话读得轻快、跳跃起来,在读的过程中,也理解了句子中为什么要用“顿号”。

四、延伸“拓展点”,用微课开阔视野

“微课”的一个优势就是既可运用于课前,也可运用于课中,还可运用于课后。此外,教师还可将微课与微信、微博等联通起来,共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如此,微课还具有可暂停、可重复观看、可逆转观看的特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运用微课强大的整合功能,基于课文内容延伸“拓展点”,从而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如一位教师执教《景阳冈》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武松打虎的动作,如“闪”“劈”“按”“打”等,让学生感受武松武艺的高强,从而初步认识古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由于课堂教学时空限制,教师在课堂学习行将结束时,要求学生回家观看拓展延伸类微课视频— —“古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从《景阳冈武松打虎》中的哨棒说开去”,让学生认识古典小说中对细小事物、细微举止以及景物等的细腻描写。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哨棒”在打虎中的作用,更认识到了“哨棒”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引起阅读悬念的作用。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回,“哨棒”一共出现了十八次,作者不仅反复地强调了“哨棒”,而且还描写了武松不同的拿棒动作,如拴了哨棒、提了哨棒、拿了哨棒、倚了哨棒、抡起哨棒、横拖着哨棒等,这是古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不仅如此,“哨棒”作为武松的防身武器,能让小说的情节显得跌宕起伏。通过观看微课,让学生运用课后、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如此可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拓展学生的语文视界,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将微课整合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需求,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对于微课,我们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还要开展更有深度的研究,以便让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成为绽放的绚丽之花!

猜你喜欢
钱塘江微课语文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钱塘江观潮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