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桂花
黄金因耀眼的光芒,一直深受世人喜爱。古人用黄金制作出各种精美造型的器物在生活中彰显自己的财富和权势。在众多的金属中黄金质料最为柔软。其密度为19.32g/cm3,溶点1064℃耐高温,硬度约2.5。延展性较强,化学性质稳定,不受水、空气和大多数酸性物质的影响,不易被氧化。在世界上虽然分布很广但是贮藏量较少,因此极为珍贵。黄金被智慧人类发现与使用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世界上最先发现黄金的是古埃及。而据考古资料证实,我国古代先民最早使用黄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至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地区。河南汤阴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一块含金块陶片,这是作者有意放入自然金作为装饰,而非纯金成品。目前考古资料确定,完整的金器制品最早出现在夏代,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墓葬出土的金耳环和金银鼻饮,制作工艺非常简单。
商朝时期,因青铜器工艺的繁荣和发展,又受玉雕、漆器等其他工艺的影响,促进了金器工艺技术的发展。商周时期人们掌握并能灵活的运用黄金的延伸性,制作出简单的首饰,并在器物上添加黄金进行装饰,来增强器物的美感。但大多数器形较小巧,纹饰也比较简单。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金器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金器制作工艺水平也不断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错金银器的出现,成为这个时期工艺水平高度发展的标志。到了秦代金器纹饰承自青铜器上的纹饰多数为动物图形。考古资料证明,陕西凤翔秦都雍城马家庄宗庙遗址、秦公一号大墓、宝鸡益门村春秋墓等均发现大量的金器,主要有金带钩儿、金琥、金柄铁剑等。河南洛阳辉县与河北平山县等地也出土大量的金器。这些出土文物中纹饰大多数是动物纹饰。在制作上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锉磨、抛光多种工艺技术。
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国家日益昌盛。黄金的数量明显增多。汉代与西方有了沟通往来。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其制作工艺明显比秦代有所提高。利用黄金的延伸性运用拉丝,金珠粒,掐丝、点金珠,然后焊接,镶嵌宝石等技法制作金器。金器制造工艺已经脱离传统技术工艺,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成为一门独特的技艺。
汉代在我国的金银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就我国古代金器工艺的发展历程来说,有三个相对发展迅速的高潮时期:汉代是第一个繁荣时期;唐代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到了清代,已经是第三个繁荣发展的时期。汉代金器工艺技术是对前代的总结同时也为以后的金器发展工艺奠定了基础。
图1 西汉 金丝穿玛瑙珠耳饰
图3 汉 金耳饰
图4 汉 串珠金丝扭环耳饰
图2 汉 玛瑙珠金耳饰
到了唐代,更加注重中西文化的交流,唐朝皇帝多次派使臣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并且多次接待外国使节和商人。这种开明政策促使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使中国古代金器制作工艺在唐代呈现出繁荣发达的盛况。盛唐因为经济繁荣,矿产开采与冶炼工艺技术大大提高。对金器的工艺要求和审美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文化发展及各种工艺美术实现了飞速发展。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图案取材广泛,从印度传到唐代的纹饰如摩羯纹、莲花等纹样出现在器物上。珍禽异兽、蜂蝶虫鱼、花草折枝、人物故事、历史传说,无所不包,唐代金银工匠通过正确运用各种装饰则将这些图案施于不同的器物上,使得金器的器形制作更加精美多样。从出土的唐代金银器可以看出,制作上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装饰工艺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准,甚至有些工艺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天。金器不仅用于装饰,还用于赏赐、馈赠、进奉及在对外交往的政治活动中。其社会功能甚至超过审美功能。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金器的巨大需求,唐王朝在中央政府中设有专门负责制作金器的机构,同时民间也大量打造金器。唐代的金器类别丰富,造型多彩多姿、绚丽迷人。从唐代金器的工艺及纹饰上可感受到唐王朝的富丽堂皇。
图5 唐渤海 金带饰
宋代金器在唐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风貌,虽然不及唐代金器那样富丽堂皇,却具有秀美典雅的独特风格。造型玲珑精巧,极为讲究。有铭有款的金器制品显著增多,成为宋代金器的一大特点,并对元明清金器的制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国家文化发展虽然保守,可金器的制作工艺却越来越华丽繁缛。在继承吸收古今中外多重文化营养因素的基础上,清代金器工艺无论是在器物的造型、纹饰,还是色彩调配上,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古朴之意少见,反映出宫廷金器艺术品特有的富丽及华贵。其造型随着器物功能的多样化而更加绚丽多彩,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格调看上去也越来越高雅,有些金器上添加了精致的各色宝石以点缀搭配。金银器与珐琅等复合工艺的应用使金器制品看上去更是色彩缤纷、高贵华美。
纵观我国金器工艺的发展历程,在每个时代都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每一件精美绝伦的金器制品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件精美金器的制作过程都要经过多道工序,来展现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及工艺技术。
吉林地处东北腹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沧桑。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了在吉林省境内居住的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的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夫余、鲜卑、契丹、高句丽、渤海等古代民族用他们的智慧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开发建设着,留下他们的生活印迹。他们积极吸收所接触的先进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又保持着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把二者融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在繁多的金器制品种类和制作工艺上可以看出,这些古代的少数民族在传承、吸收中原和周边文化的同时,又创造出各种各样富有民族特色的金器制品,在漫长的艺术历史上独树一帜,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本文选取吉林省博物院藏出土的15件金器制品与大家共同鉴赏。
西汉 金丝穿玛瑙珠耳饰(图1)
长7.7厘米
1978年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葬出土
此对耳饰是用一根金丝穿一六棱形红色玛瑙珠,然后对折拧成。两侧扭有小环,中间两股分别穿一白石管和绿玉管,上部作一个金叶和弯钩,以便佩戴。形制虽较简单,但色彩却很讲究,红、白、黄、绿交相辉映。
左为陶瓷管饰,柱筒体部分以硅为主,石英粉岩熔烧制成,呈白色。表层部分铜、铝等含量与玻璃管饰相同,并与白色圆筒部分无明显的交结面,又有气孔,说明是先涂后灼烧而成的。颜色呈蓝色,是因烧结温度不同所致。
右为白瓷管,以硅、镁为主。氧化镁、二氧化硅含量在90%左右,杂质较少,为滑石矿。此种矿物既可作涂料、油漆,又可作陶瓷材料。熔烧后不收缩,不变形,紧密坚硬,熔融温度较高。
图6 唐渤海 金花饰件
这说明当时鲜卑人对天然矿产资源有相当高水平的认识,知道了原料的找寻和配料,工艺技术水平相当高。
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葬及出土的文物,包括这对金丝穿玛瑙珠耳饰,它既有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特点,又能反映出受中原汉文化的强烈影响,为研究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汉 玛瑙珠金耳饰(图2)
长5.3、宽2.5厘米,重约12克
1981年榆树县大坡乡老河深深墓葬出土
此对串珠金耳坠系用一根金丝对折拧成“古”字形。上部作一弯钩形和桃形金片供佩戴用,中下部拧成小环,用金丝穿缀十八片“圭”形薄金叶片,下部作一个大环穿一红色玛瑙珠。此对金耳坠形制独特,制作精细,工艺精湛。金片与玛瑙红黄相映,看上去优美华贵。判断为汉代贵族女子所用,是出土金耳饰中较为精致的一对。
汉 金耳饰(图3)
长5、宽3厘米,重6.5克
1981年榆树大坡乡老河深墓葬发掘
图10 辽 金头盔
图11 辽 金方环
图8 唐渤海 蔓草纹金钵
图7 唐渤海 金饰件(剑鞘柄首装饰)
图12 辽 金带卡銙
图9 唐渤海 金钗
纯金质地,手工制成。耳饰下部为心形叶片状,向上部渐收成长金丝,回折至叶片处成钩,用以佩戴。下部至叶片之间金丝旋拧成螺旋形,间横四对圆圈,似横的8字。整个耳饰金质精纯,色泽光润,形制构思巧妙,一气呵成,与当时中原地区耳坠形制有所区别。判断为汉代东北少数民族夫余族人所使用。
串珠金丝扭环耳饰(图4)
长4.1、宽1.7厘米
1981年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墓葬出土
夫余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由夫余族人为主体建立的夫余政权(公元前二世纪~494)是东北地区最早的政权。夫余族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在榆树老河深的墓葬中,男女多随葬各种形制的耳饰,大多为金质,但也有少量银质的。这些耳饰的形制,与中原地区有别,显然是当时当地的工匠制作的。这反映了当时夫余的金银工艺制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说明了夫余族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在吸取汉代金器制作工艺的同时又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
渤海金带饰 (图5)
带扣长2.5、方銙3、铊尾长4.8厘米
1971年吉林省和龙县八家子古城2号墓出土
金带饰纯金质地,打制工艺,由带扣、方銙、铊尾三部分组成。每块带銙、铊尾均施鱼子纹地,饰500颗金珠。每节呈八瓣宝相花纹,并嵌以水晶和绿松石,其形制与花纹图案,均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金带扣整体为半圆形,表面看不出接口存在,圆弧处演绎为三头云朵,是这件带扣的主体风格。扣针为圆头,切面为梯形,上底较窄,扣针套于带扣的直径中部,另有一中空金片穿过扣针叠包在带扣的直径上,对折后呈梯形,上有两穿孔,可以与带銙连接。
金铊尾,通长为4.8、宽为3厘米,重约30克。金铊尾整体呈长方形,尾部延伸出以宽为直径的半圆形,主题纹饰为花草纹。花式为三层四瓣,花瓣由金片围起。花蕊为连珠纹围起的圆形,中心镶嵌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晶,第一层为四瓣心形花瓣,小巧精致,其内部镶嵌着绿松石,松石中间两条叶脉纹。第二层花瓣也是四瓣,与第一层花瓣交错排列,花瓣内大部分覆盖着鱼子地,只在花瓣的尖部,镶嵌着饰有叶脉纹的倒心形绿松石,第三层花瓣紧连接第二层花瓣间四角外侧,占据带銙四角,花瓣呈心形,期内同样镶嵌饰有叶脉纹的绿松石。铊尾的半圆部分中心镶嵌一颗圆形水晶,水晶的两侧分饰云头,尾部中间有一心形位置,外面饰两颗半圆形绿松石。心形部分和云头部分镶嵌物脱落,空处均饰鱼子地。另有15件金方銙,均为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重约17克左右。带銙背面有铆钉,有连接之用。带銙的纹饰与铊尾的方形部分一致,只是只有一件带銙上有镶嵌物,另外14件带銙镶嵌物都已经脱落。但工艺看上去精美细致。
渤海金花饰件(图6)
最小直径1.5厘米,重1.2克
1971年在和龙县八家子公社河南屯古墓出土
纯金质地,打制工艺,通体为六瓣花形。三种大小不一的样式组合而成。第一层先用金片侧立一个圆形的花蕊,向外作六个花瓣,构成一整体。第二层即在第一层六瓣花的外沿参差重叠双层六瓣花,这层花呈三瓣六形。第三层又加饰以六组双叶和带花蕊的三瓣花,花的周围饰联珠纹。直径4.9厘米,重11克。花蕊原镶嵌水晶,花叶镶嵌着刻有叶脉纹理的绿松石。金花饰背部都有金铆钉用来镶嵌和固定。整个金花层次清楚、繁而不乱、造型精美、作工精巧,体现了较高的工艺技术水平。从形制及工艺上看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这些遗物应属唐代渤海的遗存。
渤海金饰件(剑鞘柄首装饰)(图7)
长2~4、宽2.5、厚1.3厘米
1971年在和龙县八家子公社河南屯古墓出土
此件文物纯金质地,成蝶形的卷草纹,通体呈椭圆空桶状,以便套在剑鞘上。分为柄首、刀鞘、刀鞘末端三部分,虽然残损但看上去做工精细,图案精美,纹饰及制作工艺上具有唐代的风格特征。
渤海蔓草纹金钵 (图8)
口径8.3、底径5.7、高2.5厘米
通化县四棚乡三棚村出土
纯金质地,口微敞,口沿回卷,腹微收至底,底平,口部卷檐,檐下饰一周珠点纹和蔓草纹。金钵的造型整体看上去小巧精致。
图13 辽 金铊尾
渤海金钗 (图9)
长10厘米,重约25克
1971年9月出土和龙县八家子河南屯古墓
两件金钗质地纯金,打制工艺,均为U形,色泽纯正完整,表面磨光,无纹饰可见,应为头发上的装饰品。
被誉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位于中原通往东北亚的必经之路,是唐朝的一个民族地方政权。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到文化习俗,都受到盛唐文化的深刻影响。这几件渤海时期的金器出土在东北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图5~9),之所以定为唐渤海时期的器物,郭文魁在1973年《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和龙渤海古墓出土的几件金饰》一文中,给出了初步的判断。他说:“墓中出土的这几件金饰,从形制上看,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其中金花饰件,金带扣同西安韩森寨唐墓出土的金花、金钗,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金杯纹饰,以及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带具形制颇为相似。”据此推断,这批金饰品为唐渤海时期的物品。另据《册府元龟》(卷九七五)记载,开元十七年,“渤海靺鞨王大武艺使其弟大胡雅来朝,授游击将军,赐紫袍、金带,留宿卫。”此带(图5)当是唐王朝所赠赐。
辽、金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同时存在,当时辽代的吉林省属上京道、东京道管辖。宋辽金时期,吉林是汉、契丹、女真各族人民纵横驰骋的舞台,稠密的人口、繁荣的经济以及开放城市的大量涌现,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因此辽代金器的制作工艺在保持契丹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受到两宋时期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特点。
辽 金头盔 (图 10)
高12.5、底径14.7厘米
1972年哲盟科左后旗海斯改公社,牙马吐大队社员手中征集
此头盔形状类似深覆罐,上部略收、圆唇沿下外壁有一周刻划莲花,花纹稠密,其下一周刻划弦纹。顶部应有一帽顶装饰,现已缺失,只剩余平面。头盔的形状略小,沿下有一残洞。不应该是实用器。
图14 辽 金龙饰件
辽 金方环(图11)
长3.2、宽2.6厘米,重11.7克
这件金带环整体呈椭圆形,纯金质地,打制工艺,外加錾刻。主题纹饰为卷云纹,云朵首尾相衔接,云朵两旁均匀饰圆点,云外两条弦纹,里面的这条弦纹錾成细齿状,金方环内底光滑,金方环内底部有明显的接口处,为焊接形成,并饰有海水纹。这件金带环金质厚重,做工精致,纹饰精美。
辽 金带卡銙(图12)
长6.5、高4.5厘米,重87.1克
此带卡銙为棱花形,正面一条飞龙,张口吐舌,眼部突出,龙须卷曲,通体镂空,在系部有水波纹饰,背部有对称的长方形梁,用于穿带之用。带銙做工精细,为腰带上的附件。
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有一种民族服饰的组成部分,叫做蹀躞带,这种带銙就是蹀躞带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蹀躞”是系挂于带銙上古眼穿孔中的小带子,带子上习惯系刀子、解锥、针筒、箭囊等生活用品和攻战的必需品。“蹀躞带”就是这种配有蹀躞的腰带。蹀躞带基本上由带、带、带头及带尾等部分组成。《辽史·仪卫志》记载:“武官七事:佩刀、刀子、磨石、针筒、火石袋。”在辽代,通常是通过“蹀躞带”上带銙的质料、形状、数量、纹饰来辨别佩戴者的等级。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韩雪岩将辽代官服蹀躞带带分为Ⅰ式和Ⅱ式。他认为Ⅰ式属于高级勋贵正式场合束佩的腰带,在带上穿有古眼,古眼下系蹀躞。Ⅱ式所缀带数量较少,往往没有古眼,蹀躞较少,应为一般官员非正式场合所束。这一对金带就是下具古眼的形制,据此判定应为高级勋贵所佩戴的形制。
金铊尾(图13)
长6.7、宽2.3厘米,重14.5克。
1972年9月哲里木盟科左后旗,海斯改公社牙马吐大队征集
这件金铊尾略呈长方形,镂空。正面饰一条飞龙,张口,唇上翘,圆目,呈飞奔状,四周有卷云纹饰。背面有残留金钉,为连接腰带所用。制作工艺精细。“带尾”亦称为“铠尾”“铊尾”“獭尾”“挞尾”或“鱼尾”。带尾的材料和装饰,一般根据带銙而定。各条腰带通常仅用一块带尾,其造型比带略长,一端略方正,一端则做成弧形。按规定,腰带系束之后,带尾必须朝下,以表示自己对朝廷的顺服。此规定产生于唐初,按照《新唐书·舆服志》记载:“至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腰带者,搢垂头于下。名曰铊尾,取顺下之下。”这件金铊尾,材料和纹饰都和上述的金带一致,都为纯金质地,纹饰也为镂空龙云纹,可以判断是同一时期的器物,为研究辽代的带饰工艺及带饰上的沿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辽 金龙饰件(图14)
长5.5、宽4.5厘米
1977年科左后旗阿古拉公社出土
此金龙饰件,眼鼻突出,张口吐舌,龙须卷曲,前爪上翘,首尾相连。整体作奔腾半卧式,后腿残断一处,龙头部和尾部上面各有两个穿孔。附件有一圆形金片,金片一周有多个穿孔,用来固定金龙之用。从其纹饰特征和工艺技术看此金龙饰件应为辽代遗物。
这4件辽代金器制品,都运用了铸造、铆焊、镂雕、錾刻的工艺技术。从纹饰及工艺上看,受唐代金器制作工艺的影响较大,但是又缺少了唐代金器工艺的精美细致,增添了契丹民族简练、粗犷、豪放的风格,契丹人在吸取汉和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又加以适当的改变创新。辽代金器不仅反映了契丹民族的游牧式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气息。
金 镶金海螺饰 (图15)
长11、宽4.4厘米
此件文物于1958年扶余县西山屯金代墓出土。镶金海螺饰为金扣白玉带上装饰件,整体长椭圆形,两端有黄金圆帽,中间夹一个海螺(海螺已经残缺大半),内用一金丝外用一长方形金片连接牢固。连接至金丝在一端拧成一环,便于系挂,金帽及金片上饰忍冬草花纹,上下衬珍珠纹地。现玉带上的海螺为复制品。这是金代墓葬出土的较完整的玉带。所谓的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在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上的用玉制品称为“带銙”。此件全带由12块长方形的玉銙、6块桃心形玉銙和一块圆首的长方形玉铊尾组成。并用金铆钉连缀于马尾带上。表面均光素无纹。带扣和带环均为纯金质地。革带是系于袍服外面的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饰物,革带上因等级不同缀有玉、犀、金、银饰物等,其中以玉最为珍贵。
图15 金 镶金海螺饰
金朝(1115~1234)是由活动在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唐宋时期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东北边疆的一只重要政治力量。辽金时期也正是中国艺术文明最发达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金属制造业也受唐宋的影响,但很可贵的是他们在吸取唐宋金属制作工艺基础上并有所创新。此玉带构思巧妙,从金器的纹饰和工艺上看明显体现了女真族的风格。
古代的吉林生活过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在金器的制作工艺还是其他文明的发展史上,都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审美,为中国金器艺术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