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维度及实际认同探析

2020-07-13 01:49江苏大学212013
大众文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共同体命运

(江苏大学 212013)

面对时代之问,时代之思:“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对世界、整个人类和文明发展有所思考与回应。面对种种“赤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运而生。“共同体认同”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当其冲的要素之一,必须在人类社会广泛形成认同趋势。

一、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三维度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优秀的共同体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文化维度是我们必须探讨的内容。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自知感。文化自知感,在于能够自己主动去思考时代,去思考时代和自我,即全面而深刻的认知自身文化。从“纵轴”来看,中华文化发展必经之路是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历史浮浮沉沉,文化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促使中华文化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相互成就。另一方面,“横向”也体现在对中华文化形态的全面认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信感。文化自信,在于反思性地分析与把握时代。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自信,自信来源于自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信源于充分的文化自知,我们从世界需要、我们能够、我们相信三个层面上对其文化自信可以做出阐释。世界需要基于两个现实,第一个在于中国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的表达化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在实践层面不断获得支持。其次是当下世界问题丛生,面对困扰整个人类的问题,世界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核的“和合共生”等价值解决全球性难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为感。文化自为,在于创造性地参与时代筹谋。在世界发展一体化的今天,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自身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要参与世界潮流,以共同价值、共同利益与共同发展为公约数,做到文化有可为。在现阶段,共同体在文化层面首要需得到解决的是“共同体认同”。当下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例子繁多,但真正做到文化认同却始终存在相当的困难。我们必须把握当下文化的形态,从形态入手,才能找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纽带与本质相通。中国不断的富强,不仅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更有责任对世界秩序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所作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认同的条件逻辑

(一)政治互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认同的首要前提

政治互信作为相信对方的一种合作意愿,其重要性在于,追求本国利益的各国政府若能以理性的信任为基础,那么合作协议是有很大程度可能达成。但是往往认知具有不确定性会导致合作不易,因此政治互信存在一定风险。

改革开放四十一年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急速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因社会制度不同而引发的摩擦与纠纷层出不穷,中国面临着认知困境,其中最为代表的是所谓“中国威胁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上以中德关系为例,提到中德合作好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过双方长期努力,达成共识,共同认为不同历史文化、国情、社会制度的国家要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因此,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理论还是实践来看,中国威胁论本质上是偏见与谬论。因此,中国面对威胁论对于“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战略可能产生的挑战、乃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冲击,必须增加政治互信。直白来讲,就是需要扩大利益共同点。我们要正视互信的问题,并不是否认互信的存在。

(二)经济互惠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支柱

经济互惠作为一种利益合作,不仅可以加深更多方面的合作,还能阻止“不合作行为”。通过贸易形成的合作局面,继而走向多方面的合作共赢,中国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做的比较好。但是由于相对利益与各国的经济互补性并没有特别强的客观情况下,导致现阶段的贸易互补以及合作的坚定性存在一定隐患。只有高质量的合作,才能巩固利益和亲密友好关系。

近年中国大力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建设。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许多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仍然存在,但是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固有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当今经济增长的不足等一系列全球性经济问题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发展,但是放眼中国,经济改革也进入了深攻阶段,中国迎难而上,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经济仍然保持高质量稳步发展。中国同时促进世界经济良性的一体化,将世界经济的全球发展,各国共同受益的方案提上议程,很多国家也因此受益。

(三)外交开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表达,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优秀革命家们的外交思想,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我们需要在战略和战术上同向发力。习总书记多次阐发中国主张和立场,将原本只是各国要共同努力的决心,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日益凸显其时代价值,在持续开放外交下渐渐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三、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角度探讨共同体实际认同

不同的国家和政党应该放弃对抗,加强沟通,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建立一种新型的国家和政党之间的关系,寻求共同点而搁置分歧,相互尊重和相互学习,共同承担使命与人类共享的未来,建立一个社区。目前,共同体认同在实际操作层面还是有迹可循。例如,在国际突发重大事件中,各国推进合作交流与国际援助,各国逐渐意识到帮助其他国家恰恰是帮助人类整个社会。此外,各国应推动国际政党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之道。各国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共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在世界各地的政党提供交流平台和空间,讨论面对机遇和挑战,思考这个世界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历史价值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能实现世界各国共同的价值诉求,既为中国的发展探索出新路径,也为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新方式。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自证着构建命运共同体认同的实践可能性。可以看到党的建设从国家独立、改革开放以及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所走过的路程,不仅坚持人民立场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同时这样的建设诉求也符合绝大多数国家的价值诉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夸张所言,可以说是为了人类家园和谐的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构建美好的新世界,进而实现世界各国共同的利益诉求,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形成并成熟的根本基石所在。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命运的更迭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