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稚隆《史记纂》版本源流新探

2020-07-13 01:49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550025
大众文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刻本万历史记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550025)

明代中后期,文学复古思潮流行,《史记》逐渐成为文章写作的典范,其文学价值再次被世人发现,有诸多名家学者如王世贞、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使评点《史记》渐成风气。明代万历初年,凌稚隆整理编纂的《史记评林》成为《史记》评点的集大成之作,产生重要影响,甚至远播日本。后凌稚隆又编辑出版他的读史笔记《史记纂》,汇辑唐顺之、茅坤等多位名家评读《史记》的观点。虽然之前有学者对《史记纂》的文本进行了整理,但其版本源流和存世情况仍不甚清晰。

一、《史记纂》的底本源流

选择一个精校精刻的底本始终是校雠、刊刻著作的首要问题。贺次君先生著有《史记书录》,著录《史记》各种版本共计六十四种,这些版本的校勘和印刷质量良莠不齐。《史记》虽然自汉代开始广泛流传,但却缺乏善本,宋代以前仅存少数抄本残卷。自宋以降,版刻渐多,明万历初年已广泛流传着多种《史记》刻本,现整理如下:

1.各种北宋三家注单刻本,流传极少。有《史记集解》单刻本、《史记索隐》单刻本。

2.二家注合刻本(《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合刻本)。

3.宋元三家注合刻本,以南宋黄善夫本和元代彭寅翁本为代表,在万历时已属罕见。其中建安黄善夫本刊刻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现存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精校精刻,错讹极少,被视为善本。

4.嘉靖九年(1530年)南京国子监校刊的三家注合刻本一百三十卷。

5.万历二至三年(1574年-1575年)南京国子监校刊的三家注合刻本一百三十卷,以上两种与万历后期刊刻的两种监本合称为“南北监本”,讹误较多。

6.嘉靖四至六年(1525年-1527年)王延喆校刊的三家注合刻本一百三十卷,世称“王延喆本”。

7.明嘉靖四至六年(1525-1527)金台汪谅刊刻,莆田柯维熊校正的三家注合刻本一百三十卷,世称“汪本”或“柯本”。

8.嘉靖十三年(1534)朱惟焯校刊的三家注合刻本一百三十卷,以上三种合称为“嘉靖三刻”。

此外还有江西白鹿书院刻本、陕西据宋版翻刻的藩府本等等,但白鹿本没有《正义》,陕西本虽有《正义》却缺少《封禅书》《河渠书》与《平准书》。总体来说,在众多明刻本之中“嘉靖三刻”的质量最高,而汪本尤善。根据《史记评林·凡例》的叙述,为了使《史记》正文尽量接近原貌减少错讹,凌稚隆在对这些版本经过慎重对比和考量之后,选择了汪本作为校刻《史记》的底本,并与宋本字字详对,如遇不合之处又参考其他善本反复校雠,避免了许多鲁鱼亥豕之类的讹误。

凌稚隆又根据《史记评林》所据的底本,经多年删削篇目,加上精选圈点终编成《史记纂》付梓,“盖不佞既辑《史记评林》也,而复有《史记》之纂”1。下面将同时作为《史记纂》和《史记评林》底本的汪本作一简介:

汪本为三家注合刻本,自司马贞所补《三皇本纪》至《太史公自叙》,共一百三十卷,明嘉靖四至六年(1525年-1527年)由金台汪谅刊刻,莆田柯维熊校正,故又称“柯本”。书前有费懋中《题新刻史记》,后依次为裴骃《史记集解·序》、司马贞《补史记·序》、司马贞《史记索隐·序》、张守节《史记正义·序》《目录》、司马贞《三皇本纪》和正文。目录之后有双行牌记:“明嘉靖四年乙酉”“金台汪谅氏刊行”字样。行款为半页十行十八字,双黑鱼尾,左右双边,上下单边。版心处上刻卷名,下刻本卷页数。每卷卷首有卷名、卷数。

至于汪本所出何本,目前尚有争论。《中国版刻图录》、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认为金台汪本与秦藩本、王延喆本等明刻本同出自南宋黄善夫本,因为其错讹相似、行款一致。但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与贺次君《史记书录》则认为黄善夫本讹误更少,汪本、秦藩本、王延喆等明刻本并非据南宋黄善夫本,很可能是同出一源,关系紧密。

二、《史记纂》流传版本情况与馆藏分布

《史记纂》问世于明万历年间,由于目前流传的《史记纂》各个版本均无牌记,该书具体的出版时间已不得而知。今人多根据书前王世贞于万历七年所做的序落款为“万历己卯春三月吴郡王世贞撰”推测是编纂者凌稚隆在万历七年(1579)所刻。事实上我国各大图书馆收藏古籍善本书目和张大可《史记论著集成》等相关研究论著对《史记纂》一书的记录出入较大,现根据资料整理各种版本如下:

1.最早出现的《史记纂》不分卷,凌稚隆辑,明万历自刻墨印本,全十二册。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行款为九行二十字,上单鱼尾,四周单边,有行界。版心象鼻处上刻书名,下刻本卷页数。每卷卷首有卷名、卷数。首卷卷首有“吴兴后学凌稚隆校阅”字样。

此应为较原始的版本,为凌稚隆本人刊刻出版。馆藏单位有: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宁波伏跗室藏书楼(后转藏宁波天一阁)。但据《伏跗室书藏记》记录只有十册,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传是楼书目》著录的凌稚隆《史记纂》有八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2.《史记纂》二十四卷,明万历末所刻朱墨套印本。自序末题“凌森美重校并书”,书末附《报任安书》一篇,是此书在万历、天启年间套印技术流行时,由凌稚隆之孙凌森美翻刻为朱墨套印本。与凌稚隆自印墨刻本的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将评语的颜色为朱色。共两函十二册,行款为半页九行,行十九字,每行字数不等,白口,书眉镌评,四周单边,无行界,框高约20厘米×15厘米。馆藏单位有: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现称为“国家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等。其中首都图书馆所藏钤有“吴泓之印”“锺山子”“曾在丁松壑家”“吴兴丁友恭堂珍臧”“乌镇丁翰高墨林甫臧”“虎门珍顽”“品芝过目”等印。

同样卷数的《史记纂》又有共两函二十四册装帧者,也是明万历末凌氏朱墨套印本。行款半页九行,行十九字。有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日本尊经阁文库、北京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盐湖区图书馆藏。河南省图书馆所藏仅存十七册十八卷:卷一至四,七至十四、十七、十九、二十一至二十四。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仅存二十三卷,有“学如之印”“南州书楼” 两印章。

3.吴兴闵齐伋的翻刻本《史记纂》二十四卷,明万历末朱墨套印本,两函十二册。但行款略有不同,为九行二十字。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等藏。

4.《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另载有《增订史记纂》不分卷,由明代李廷机增补,皮纸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中心藏六册;国家图书馆藏十六册;苏州市图书馆藏十二册。

在上述《史记纂》的四个版本之中,现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根据二十四卷朱墨套印本整理的《史记纂》,被收入商务印书馆“《史记》选本丛书”。该书在序言中认为整理底本为凌稚隆万历己卯(1579年)本,原因是书前王世贞所做的序末题有“万历己卯春三月吴郡王世贞撰”字样。事实上在凌稚隆自序后还有凌稚隆之孙凌森美的落款“凌森美重校并书”,而凌森美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卒于明思宗崇祯十一年(1638年),万历己卯年时尚未出世,此版本当是凌森美于天启、崇祯年间重校翻刻而成。

注释:

1.明·凌稚隆《史记纂·序》.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4页.

猜你喜欢
刻本万历史记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