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丽,段亚军,罗文平,畅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冠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疾病;近年随人们生活习惯及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年轻化,引起重视[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案,具有伤口小、风险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经PCI后可获得完全血运重建[3,4]。SYNTAX评分是新近提出用于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工具,而残余SYNTAX评分是其重要衍生积分,可用于血运重建术后残留冠脉病变的定量评估,对冠心病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5,6]。本研究将SYNTAX评分和残余SYNTAX评分作为评估患者血运重建程度(RE)重要指标,探讨不同血运重建程度对冠心病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于商丘市中医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别收治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八版》[7]中“冠心病”诊断标准;②符合PCI原则且顺利完成PCI者[8];③依从性良好;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血运重建史;②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或心肌病等;③合并其它严重内科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遵循以上标准共纳入15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91±10.44)岁。
1.2 PCI①对患者行冠脉造影,从多个体位观察病变血管并确定病变部位,以决定手术方式;②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③根据患者病变位置放入雷帕霉素或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④术后予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9~12个月。
1.3 血运重建程度计算由专业人士采用SYNTAX积分软件对所有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所有管腔直径≥1.5 mm和病变直径狭窄≥50%者均须纳入计范畴分,具体参考SYNTAX评分网站(www.syntaxscore.com):其中未行PCI术前积分为基线SYNTAX评分(bSS),PCI术后积分为残余SYNTAX评分(rSS);计算血运重建程度[9]RE=(bSS-rSS)/bSS。
1.4 评分结果及分组根据以上RE计算法,将150例患者分为3组[10]:低血运重建程度组(RE≤65%)、中等血运重建程度组(65%<RE<85%)和高血运重建程度组(RE≥85%),分别为34例、76例和40例。
1.5 随访所有患者均给予随访,包括电话、上门和门诊复诊等,截止日期为2019年7月。随访终点为术后MACE发生,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计划内再次血运重建等,非计划内再次血运重建是指再次住院行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次住院行两次血运重建不包含在内。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描述,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各事件及MACE发生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低RE、中等RE和高RE三组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各组临床预后比较低RE、中等RE和高RE三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内再次血运重建和MACE发生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Kaplan-Meier曲线(图1)。
2.3 冠心病患者PCI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得知,BMI、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LVEF、冠心病家族史和血运重建程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P<0.1)(表3)。
2.4 影响冠心病患者PCI后临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BMI、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LVEF、冠心病家族史和血运重建程度纳入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得知,LVEF和血运重建程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后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4)。
目前临床多用CABG和PCI进行血运重建,以挽救缺血心肌,改善心功能[11,12]。起初,仅CABG可完成多支冠脉病变的完全血运重建,但随规范用药不断普及和介入技术不断发展,PCI逐渐替代前者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13-15]。有研究发现,非罪犯血管支架植入可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支架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是否可对非罪犯血管实施PCI以达到完全血运重建尚存在争议[16,17]。此外,目前对血运重建程度、完全血运重建及不完全血运重建尚无统一标准。Li等[18]于2014年第一次提出血运重建程度RE计算公式,并发现RE是导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靶血管失败、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s)
注:RE:血运重建程度
一般资料 低RE(n=34) 中等RE(n=76) 高RE(n=40) F/χ2值 P值男性(n,%) 19(55.88) 40(52.63) 21(42.50) 0.542 0.763平均年龄(岁) 56.28±11.07 55.94±10.86 56.06±10.93 1.005 0.628体质指数(kg/m2) 25.49±3.52 25.77±3.26 25.81±3.49 0.859 0.746吸烟(n,%) 10(29.41) 22(28.75) 12(30.00) 0.014 0.993高血压病(n,%) 20(58.82) 30(39.47) 13(32.50) 5.156 0.076糖尿病(n,%) 18(52.94) 29(38.16) 11(27.50) 5.033 0.081左室射血分数(%) 54.28±7.34 55.01±7.82 54.81±7.91 1.113 0.604冠心病家族史(n,%) 17(50.00) 30(39.47) 15(37.50) 1.404 0.496
表2 各组临床预后比较
图1 不同血运重建程度MACE发生率的Kaplan-Meier曲线
表3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4 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临床预后的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
本研究联合bSS和rSS作为PCI后血运重建的评估标准,将150例患者分为低RE、中等RE和高RE三组,随访发现低RE、中等RE和高RE三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内再次血运重建和MACE发生率逐渐降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和原则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重建完全血管,以减少PCI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内再次血运重建和MACE发生率,这与于亚梅等[19]学者的部分观点基本一致。到目前为止,如何降低冠心病患者PCI后MACE事件发生率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为此,本研究对150例患者分为MACE发生组和MACE未发生组,并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发现BMI越高、吸烟、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LVEF越低、有冠心病家族史和血运重建程度越低越容易导致MACE发生,此为单因素分析,不能真正反映该因素对MACE发生的真正价值,后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VEF和血运重建程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后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王丹阳等[20]学者的部分观点基本一致,提醒临床工作者对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应重点关注以上因素,做到早预防早防治。
综上认为,血运重建程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后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运重建程度不同,其MACE发生率差异明显,高血运重建者MACE发生率最低,建议临床行最大血管重建以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但本研究属于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后续可扩大样本收集范围和样本量以增强本研究可信度;此外,本文是采用SYNTAX评分进行血运重建程度计算,仅考虑解剖因素,而忽略了血流贮备分数等功能性因素,后续可将功能性因素纳入血运重建程度计算规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