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兰
(山东省单县曹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单县 274300)
鲁西南地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以山东省菏泽、济宁、枣庄等地市为主体,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2019年小麦种植面积接近2000万亩,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但近年来,鲁西南地区小麦条锈病多发、易发,导致小麦年均减产两成以上,部分重度流行地区甚至出现绝收现象。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病菌(真菌)侵染导致的区域性流行病害,在全世界分布范围广泛,我国西北、西南、华北等小麦主产区都有发生。小麦条锈病菌主要通过远程或近地气流传播,侵蚀正常生长的小麦叶片、叶鞘,造成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同时也与生长过程中的小麦争夺养分、水分,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因此,小麦条锈病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波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大。
鲁西南地区属于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区,菌源传播方式主要为近地面传播,河南、安徽等周边临近地区条锈病菌源通过近地面气流侵入后,病菌以夏孢子及菌丝的状态附着在被感染麦苗叶片中越冬,待次年春天气温上升,夏孢子开始传播扩散或菌丝开始复苏进入生长高峰,从而使小麦出现条锈病症状。此时,如果叠加降水等适宜的天气条件,更易助长病菌传播,从而引发小麦大面积感染,形成春季大流行。
同时,鲁西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抗源单一,抗条锈病品种推广栽种面积十分有限,当前种植范围较广的鲁原502、济麦22、良星66等都是条锈病的易感品种,在外来菌源、天气等有利因素的作用下,条锈病极易在鲁西南地区大范围流行,并造成严重损失。
如上文所述,在当前小麦主流品种抗病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异地菌源区情况和本地天气状况成为决定鲁西南麦区条锈病发展态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节主要结合菌源和天气两个因素阐释本地区条锈病发生的主要规律和特点。
从菌源地上看,黄淮、江淮麦区冬季最冷月均温较高,为条锈病菌越冬提供了必要条件,是我国条锈病菌重要的冬繁区,也是鲁西南麦区最主要的菌源地。因此,菌源地的病害发展、防控力度以及气候特点,直接决定菌源基数,也直接影响鲁西南麦区条锈病防控和发展态势。 如冬季黄淮、江淮等麦区平均降水偏多、平均气温偏高,则较适宜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和繁殖,为次年病菌北扩东移提供了大量的菌源,会对鲁西南地区小麦安全产生较大威胁,条锈病大流行概率较大。
在菌源地情况稳定的情况下,本地天气状况也是影响条锈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从湿度上看,小麦返青时期,如遇春雨或结露,则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引发春季流行,如遇较长时间无雨、无露的干旱情况,病害扩展则常常中断。从气温变化趋势上看,条锈病菌喜春季低温,如气温快速回升,平均温度过高,则不利于病情扩展,发病程度也较为轻微。因此,鲁西南麦区如春季降水充足、持续时间长,同时低温持续时间长,则有利于该病快速发展蔓延,需引起警惕。
鲁西南麦区条锈病属气传病害,较难从根本上解决菌源问题,气候条件更是无法人工干预和控制。因此,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控策略,应采取以大范围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优化种植管理、强化监测预警、大力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当前,鲁西南麦区主栽品种鲁原502、济麦22等抗病性普遍较差,在小麦条锈病防治的严峻形势下,应大力选育和推广一批抗病、抗倒、早熟、高产的优质新品种,科学布局品种分布,并实行轮种机制防止抗性丧失,通过品种迭代以及群体抗性多样化全面提高小麦病害抵抗能力。
除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外,还应不断优化和提高小麦种植管理水平,如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与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群;播种环节推广适度晚播,降低秋苗期发病率;施肥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堆肥、有机肥使用比例,合理搭配氮磷钾肥使用,增强小麦自身抗病能力;注意合理灌溉,前期如土壤湿度大或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后期则需适当增加灌溉频率,保证水分供应,减少产量损失。
早发现、早防治是控制条锈病发病范围、降低损失的重要手段,乡镇、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及农业、植保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条锈病群防群治工作,引导、教育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条锈病的发病机理、特征和危害,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指导,发挥群众的探头作用,及时发现病害隐患。
此外,农业、植保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定点观察和大田普查,有条件地区可安装孢子捕捉监测设备,及时测定条锈病菌孢子量,准确掌握条锈病发生消长动态,从而根据病害发展变化情况第一时间向上级单位通报病情、向社会发布预警,为病害防控决策赢得宝贵时间、提供可靠依据。
发现病害后,应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积极防治措施,及时封锁控制发病中心,严防病情扩散流行。一是要优化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主动协调联系当地财政、农业等部门,及时申请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病虫害防控补助资金予以资金保障,加强农药等防控物资调运力度,确保物资供应充足;二是要增强防控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利用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专业优势,必要时动用直升机、无人机等高效施药机械,提高防治能力。此外,要调动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积极性,探索承包防治等方式,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三是选用高效药剂品种,大力推广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等高效低毒内吸杀菌剂进行大田喷药防治,提高总体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