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敏
(沈丘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河南 沈丘 466300)
马铃薯营养丰富,产量高,是栽培广泛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可鲜食,还可加工生产马铃薯薯片、薯条、薯全粉等多种食品。马铃薯收获后,还可以复种各种蔬菜、早熟大豆、向日葵等作物。要生产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就必须使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精选种薯,使用脱毒种薯,把种薯从库中取出,放于室内催芽。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
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马铃薯与水稻、玉米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进行深耕20cm细耙,然后作畦。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N:P:K=2:1:4。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肥机为主,配合磷、钾肥。一般亩施有肥机1000-1500kg,过磷酸钙15-25kg,草木灰100-150kg。播种时,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尿1000-1500kg,或氮素化肥5-8kg作种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
精选种薯: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25-50kg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切块与小整薯作种: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15~20kg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切块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进行种薯消毒。小整薯作种,可避免切刀传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
催芽: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
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条件下。而适于块茎持续生长的这段时期愈长,总重量也愈高。因此春马铃薯播种期一般安排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构成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字与单薯重确定的。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春马铃薯生长后期正处于梅雨季节,因此必须强调高畦栽培,合理密植,一般畦宽80-85cm,沟宽25-30cm,畦高35-40cm,每畦种植两行,株行距30-35cm。每亩种植3000-3500穴。这样可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增加田间通风透光,防止积水浸渍,有利高产。
查苗补苗:马铃薯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播种时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用来补苗。补苗时,缺穴中如有病烂薯,要先将病薯和其周围土挖掉再补苗。土壤干旱时,应挖穴浇水且结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以减少缓苗时间,尽快恢复生长。如果没有备用苗,可从田间出苗的垄行间,选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块基部掰下多余的苗,进行移植补苗。
中耕培土: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结,应进行松土,以利出苗。齐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cm,并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浅。并结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cm,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追肥: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出苗后,要及早用清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开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的病虫害较多。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虫害有蛴螬、蚜虫等。晚疫病为真菌性病害,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发生重,危害大,会引起田间和贮存期间大量烂薯。发病初期,及时用高效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25%的甲霜灵或甲霜灵锰锌农药,配成500-800倍液喷雾。土壤湿度大和雨天可拌细土1∶40施于根部,5-7天后再防治一次。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农药防治。由于青枯病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种薯和土壤介体,特别是潜在感染的种薯。防治方法主要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以及用小整薯作种等措施进行防治。因此主要措施是杜绝传染源,精选健康无病种薯,整薯播种;切块时切刀消毒;实行轮作换茬;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必须连同土壤挖起。蛴螬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kg加水溶解,再喷于35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撒于沟内。蚜虫可用80%敌敌畏5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倍液进行防治。
马铃薯当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比重增磊,干物质含量达最高限度,即为食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种用块茎应提前5-7天收获,以减轻生长后期高温的不利影响,提高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