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贞伟
(山东省邹平市韩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邹平 256209)
小麦晚霜冻害表现为无穗、空穗、半截穗、小花败育症状,其主要原因是春季强冷空气来袭,造成地表气温骤然大幅度下降,小麦不能抵抗低温,形成冻害。那么如何预防和补救冻害是农民和相关专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小麦进入拔节孕穗阶段,遭受0度以下低温发生的危害即为晚霜冻害,是一种短时间的低温冻害。在小麦发育期间,地面温度骤然降到0度以下,并低于小麦能承受最低温度而产生冻害。在不同发育时期受霜冻危害程度不同,拔节以后更严重。
发生春霜冻害的小麦,叶片似被开水浸泡过,经过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包在茎顶端的幼穗其分生细胞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幼穗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受冻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已进入拔节初期的易受冻,表现为幼穗萎缩变形,最后干枯;而在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然呈透明晶体状,未被冻死,往往表现出主茎被冻死,分蘖未被冻死,或仅单穗部分受冻。
小麦晚霜冻害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早春高温情况以及降温情况。早春高温会导致小麦生长过快,从而降低抵挡低温能力,若随后发生极端降温情况且持续时间长,就会发生小麦晚霜冻害。2018年山东省早春气温在2月中旬时就开始快速上升,较常年偏高2℃,3月份较常年偏高3℃左右,春季小麦越过返青期进入起身期,进行分蘖生长。持续的春季高温让小麦两极分化进程加快,4月上旬便已经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抵抗低温的能力已经降低。4月初山东省遭受较强冷空气袭击,持续3天的降温,地面气温在0度以下,发生严重晚霜冻害。
地势与土壤类型也对冻害程度有一定影响,山东省也存在一定面积高地势,在某些坡地上,发生冻害的年份,无论其他地区是否发生冻害,该地都会发生冻害。经研究表明,低洼地区受害较严重,高地势地区受害较轻;因沙土地水土流失较重、土壤间隙大、保水保温能力差、昼夜温差较大、小麦长势不好受害较严重,褐土、黑土地因保温保水保肥能力强、小麦营养充足长势良好而受害较轻。
不同的小麦品种之间抗寒能力也不同,冬性品种、半冬性、弱春性、春性品种抗寒能力依次递减。山东省主要栽种品种多为半冬性,起身拔节早、生长速度快,小麦拔节之后的抗寒能力迅速降低,在孕穗、结花时期,对低温反应极为敏感,容易发生严重冻害。而冬性品种抗寒能力较强,不易发生严重冻害。
小麦播种期、氮肥的施撒时间、土地耕作方式、镇压浇水时期对于小麦的抗寒抗冻能力有重大影响。山东省常年采用旋耕的方式播种,深耕面积较小,土壤耕作层浅,犁底层厚,表面土壤松软,深层土壤硬实,导热性差,热容量低,水分消耗多,导致小麦根系发育不良,吸水吸氧能力差。省内小麦播种时间过早且播种量较大,年前生长快,麦苗高抗寒能力弱;晚播小麦在寒潮时期处于起身后期至拔节初期,还具备一定抗寒抗冻能力。氮肥的施撒时间靠后可以抑制小麦冬前生长旺形成壮苗,拔节时期追肥能加快根系生长,提高成穗率,提升抗寒能力。小麦多为播后镇压,越冬浇水面积较小。土壤疏松,春季生长期根系与土壤不能进行紧密接触,容易遭受冻害。农民预防补救能力较弱,在冻害发生前后不能及时处理。冻害发生前不注重浇水,土壤不能保温,难以抵抗寒潮降温;冻害发生后不注重浇水、追肥,导致损失加重。
选择耐寒耐冻品种,从根源上解决小麦晚霜冻害问题。尤其是省内东部地区,认真筛选抗性好的高产品种。选择何时播种时期,进行适量播种。根据品种类别,选择适当时期进行播种。适当降低播种量、培育越冬壮苗。进行合理镇压,控制麦苗生长过旺。对生长旺盛的麦田采取镇压措施之后,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过早拔节降低小麦抗寒能力。时刻查看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之前进行灌水, 降低土地与空气温差,来预防或减轻冻害。一般在霜冻前一至三天灌水,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在沙地、高地晚浇水;土地、低地早浇水。对农民进行防治冻害、正确耕种教育。宣传冻害危害,传播预防、治理冻害技能技巧,传播合理耕种、施肥时间和数量。
在小麦受冻后立即浇水、追肥,恢复小麦生长,弥补小麦受冻损失。追肥应选用速效氮肥,一般每亩7.5到10kg尿素。防治病虫害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在受冻之后,抗病虫能力降低,易发生病虫害,应及时喷洒杀虫剂。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生长和发芽,用来缓解冻害,修复损伤。开花灌浆期通过叶面喷肥,“一喷三防”等,以提高籽粒质量,减少产量损失。同时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财务补偿,让农民有经济实力去补救小麦冻害,保证农民收入。
小麦晚霜冻害导致小麦减产,所以作为农民应学习如何预防和补救,做好小麦培育工作,提升小麦抗冻能力,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潮来临前做好预防措施,减轻冻害,在小麦受冻后应做好补救措施,减少损失。作为政府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受灾农民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