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静
(庄浪县柳梁镇政府,甘肃 庄浪 744600)
陇东旱塬区偏旱,位于甘肃省东面,目前正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陇东旱塬区就从国外引进了红安格斯和利木辛等肉牛,对其实施冻配改良选育,形成当地红色肉牛品种,带动区部草食畜牧业高速发展,为甘肃省发展肉牛养殖提供强大助力。近年来,甘肃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畜牧业发展,肉牛养殖在家庭副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为从中获取更大的效益,必须改变传统理念,加强对饲用玉米的应用,构建又快又好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
玉米有着“饲料之王”的美称,饲用玉米则是陇东旱塬区养殖肉牛的主要青贮饲料,具有清香、柔软、多汁、营养丰富等优点,品质高、适口性好的饲用玉米经过青贮以后可以保存大约90%的养分,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损失都较少。而且饲用玉米的青贮加工制作比较简单,不会被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将其应用于陇东旱塬区肉牛养殖能帮助解决旱地青绿饲料匮乏的问题[1]。与此同时,陇东旱塬区借助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基于粮改饲这一大背景加快肉牛养殖与饲用玉米的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技术的支撑下,饲用玉米成为高质量的、廉价的肉牛饲料资源,通过青贮处理技术提升玉米的适口性、消化性以及营养价值,为区部养殖肉牛提供高品质饲料。
饲料是肉牛在生存与生长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高品质青贮饲用玉米应用于陇东旱塬区肉牛养殖可以显著提升其效益,通过持续提升青贮玉米饲料的种植、制作及管理水平,夯实区部肉牛养殖基础,促进区部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鉴于此,陇东旱塬区构建起“玉米种植+肉牛养殖”的农牧循环发展模式,促成了农牧一体,推动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2]。这一发展模式以生态循环为基础,种植绿色、有机、优质的饲用玉米,生产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牛肉产品,能促进由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的全过程安全质量监控的实现,保证牛肉产品安全、营养、有机。而且陇东旱塬区在肉牛养殖中应用饲用玉米时,针对由种子工程到母牛繁育、到牛肉生产、再到疫病防控等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耳标追溯体系,对于屠宰、加工、销售、餐桌服务则实行全过程条码标识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追溯牛肉产品来源,实现对其安全与质量的最佳控制。
陇东旱塬区的肉牛养殖逐渐从散养转向规模化,区部肉牛养殖大户越来越多,传统的粗饲料营养价值低、存放空间大、适口性差,逐渐被饲用玉米替代。在饲用玉米的应用中,青贮设备以青贮壕和青贮袋为主。其中,建设青贮壕相对简单,方便进行机械取料,在不同规模的肉牛养殖中都是适用的,而使用青贮袋可以减少饲用玉米的营养价值,运输也方便。青贮饲料帮助减少饲用玉米的存贮空间,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而提高牛肉每日增重量。
当然,在陇东旱塬区应用饲用玉米要注意适量,在肉牛育肥前期应用全株青贮玉米就可以获取较高增重性能,提高饲用玉米的转化效率、育肥效率,确保养殖户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在肉牛养殖的实践环节还要注意避免最近青贮玉米的长距离运输,在短时间里对饲用玉米进行青贮制作,在青贮附近不能进行逆向操作。例如将以往的第一次青贮之后碾碎转换为第一次青贮之后压碎,更换饲用玉米切断时间,在闲暇时做农忙时的工作,到用饲用玉米喂养肉牛时已经度过繁忙季节,农户有充足的时间与人力完成饲用玉米的切割处理,既不会占用地面空间,也不会污染村庄环境,提升生态效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不仅是温饱,更追求口感与营养价值。饲用玉米品质好,使肉牛增重育肥快、营养丰富、饲养周期明显缩短[3]。首先,养殖户主要从地里割下饲用玉米,青贮一段时间之后满足肉牛养殖需求,随饲随取。在某处开封之后如果长时间不再取料,要在取料处用塑料薄膜将其盖严,防止饲用玉米霉烂。陇东旱塬区一般在每年的9月上旬对饲用玉米进行收贮、加工和贮藏,到了10月中旬对青贮玉米进行观察和取样分析,通过感官鉴定青贮玉米的颜色,再通过湿润、紧密和加工处理保证饲料品质优良。肉牛对于青贮玉米饲料的消化养分和消化能、代谢能有显著的提升,改善牛肉品质。陇东旱塬区在肉牛养殖中应用饲用玉米时还会融入养畜技术,通过饲用玉米与多花黑麦草,根据肉牛养殖的营养需求将其合理混合,并用精料补充不足的部分。因为青贮饲用玉米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喂养肉牛时补充蛋白饲料,提升肉牛的品质,使牛肉的营养价值更高。除此以外,青贮玉米饲料的应用能直接取代部分精料,减少精饲料的投入量,并通过饲用玉米的一次性青贮制作节省饲料加工费,让肉牛从中摄取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养殖效益。
饲用玉米营养价值高,饲养效果良好,在陇东旱塬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在肉牛养殖中的推广应用符合当今社会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可以满足肉牛的饲料需求,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帮助养殖人员降低肉牛养殖成本,实现增收。相关政策也指出要逐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发展速度,大力促进粮改饲工程的实施,这使得饲用玉米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大,更好地满足人们持续提高的牛肉市场需求,助推陇东旱塬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