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早拉木·吐尔逊,蔡新斌,买尔燕古丽,古丽娜·再努拉
(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远离海洋,其典型的地貌格局表现为内陆盆地与高山相间分布,发源于高山地区的河流形成由高山向平原、盆地汇集的向心式水系。作为新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在产品提供、调节、支持和文化功能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疆湿地主要分布在江河源头地区、绿洲、河滩、内陆湖滨等生态环境敏感地带,一旦破坏则很难恢复。
建立湿地植被自然分类系统是较为复杂的,而且湿地经常与草甸或森林复域分布,植物群落之间互为影响,存在着复杂的演替关系。但是,湿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如生境,植物种、属成分,群落外貌,群落的形成,发展与演替过程与其它植被仍有明显的差异 。因此,湿地植被的分类就是按着植物生态、形态学,以植物群落的特征为划分原则的。新疆湿地蕨类植物统计按照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统计按照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统计按照恩格勒系统。据统计,新疆湿地维管束植物共有1227种,隶属40目93科380属,约占全疆总种数的30.9%。其中蕨类植物22种,隶属10科11属,约占全疆蕨类植物总种数的40.0% ;裸子植物9种,隶属3科6属,约占全疆裸子植物总种数的17.6% ;被子植物1196种,隶属35目80科363属(其中单子叶植物267种,隶属16科66属;双子叶植物929种,隶属64科297属)。按照生活型来划分,乔木仅有39种,占总种数的3.2%,主要集中在松科(Pinaceae)、柏科(Cupressaceae)、杨柳科(Sali-caceae)、桦木科(Betulaceae)等。草本植物和灌木占绝对优势,共有1188种,占总种数的96.8%。
新疆湿地植物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雪白睡莲(Nymphaea candida)、鳞瓣花(Fran—kenia pulverulenta)和漂浮慈姑(Sagittaria na—tans)3种。
湿地植被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自然分异规律的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水分和热量状况,而各地的水热条件受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控制,也受海陆分布和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变化。
新疆地处中亚、蒙古、西伯利亚、中国-喜马拉雅几种植物区系的交汇,植物区系性质复杂且带有浓厚的过渡性,湿地植物种类较多,据初步统计有1227个植物种,但湿地群落层片结构繁简不一,层片结构较复杂的群落
主要见于阿尔泰地区、伊犁河谷等,塔里木河流域、噶顺戈壁、帕米尔高原、藏北高原等植物群落。南疆及东疆湿地植物层片结构比较简单,灌木或草本类型的分层现象不明显,很多类型仅有一层结构。
湿地植被生长好坏受水系分布的直接影响,如塔里木河流域湿地植被,沿水域呈带状分布,表现出隐域性特点。近河地段植被生长较好,远离河道处生长稀疏,景象衰退。
新疆是典型的内流区域,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其余河流都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大沙漠中,河流的水化学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一般在高山、中山带的径流形成区,河水矿化度低,属重碳酸盐型。径流形成区以下和愈向下游,矿化度迅速增加,化学型由重碳酸盐型过渡为硫酸盐型,以至氯化物型,进而通过地下水和土壤的盐渍化而直接影响着盐生植被充分发育。同时,干旱的生态环境及位于沙漠边缘的地理位置,使湿地植物形态及植被类型中均受不同程度地具有沙漠化痕迹,湿地植物群落中沙生、旱生种类在群落中占据优势,构成干旱区典型的荒漠植被景观。
如塔里木河流域,受水分状况、盐分含量、风沙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植被是不稳定的,经常重复或往返发生变化,充分说明了新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通常来说,湿地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水生植物、湿生植物、盐生植物或耐盐植物,群落属于水生(包括挺水、浮叶、沉水)或湿生植物群落类型。但是由于新疆气候干旱,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强烈,水生环境和陆地旱生环境之间缺乏一个由湿生到中生的交接过渡地带,因此,新疆湿地植物中缺少湿生植物优势种,水生植物群落往往直接与中生植物或旱生植物相邻分布。例如湿地植被型中,建群种除芦苇、香蒲、
草等水生植物外,在过湿地土壤上主要生长胡杨、柽柳、委陵菜、珠芽蓼、报春花等中生植物,其他均为中旱生植物或旱生植物,如盐爪爪、唐古特白刺、霸王等,中生-旱生植物充分发育是新疆湿地植被的最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