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心怡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互联网对金融业来说,如同一个潘多拉魔盒,受技术便捷性和高互动性的影响,迅速占领了金融市场,并且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呈现出几何式增长态势。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暴增的交易规模,快速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竞争力。至此,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融资格局、盈利模式、经济效益上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例,长期地依靠存贷利差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方式,但是互联网金融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民主的存贷服务模式,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板块被不断挤占,近年来银行存款流出趋势日益明显。虽然第三方支付收取的手续费并不足以支撑互联网金融企业运用,带来的盈利极其低,但是其带来的副产品信息和大量的客户数据却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利益增长点。与此同时,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得中小企业快速崛起,他们已经成为信贷业务开展的主要目标,互联网金融借助便捷的操作界面提供个性、差异和多样的金融产品,对中小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进一步地挤压传统金融服务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部分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濒临倒闭,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让我们意识到金融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互联网会对金融组织、金融业务、金融服务和产品都产生彻底的变革和影响,扩大近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是传统金融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多层次金融框架。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战略格局的转变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转变发展劣势、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战略转型的意义,才能从行动上做好应对传统金融挑战和劣势的准备。传统金融要紧跟科技进步趋势,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将打造互联网金融体系作为未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性,真正地引导平等、协作、共享的精神。通过近年来的国家宏观政策倾向可以发现,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管制已经逐渐放松,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和自由,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金融经过长时间的资本积累,具有弯道超车优势和可能,依托现代科技和详尽的战略计划,传统金融可以将基金、证券、电商、P2P、物流等异业融合在一起进行服务创新,发挥出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发挥的优势。
新时期是信息化和互联网主导的时代,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间形成了明显的零和博弈关系,双方之间唯有共同合作、优势相长,才能取得共赢发展。我们有句古语:术业有专攻。互联网企业的专攻就在于尖端技,传统金融机构的专攻则在于资金融通经验和渠道。传统商业银行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业务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团队的支持。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结合业务属性和特征进行更为先进软件的研发。
同时,互联网本身具有痕迹属性,其掌握着海量客户信息,这些与客户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相关的大数据至关重要,传统金融在持久的发展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信贷信息和客户资源,双方之间将这这些信息共享,便于构建线上数据和线下客户数据的融合数据库,进而构建更加完善的信用监督机制,为金融风险的防范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另外,传统金融需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引入技术人才,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团队,在丰富理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实践工作经验,借助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来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传统金融机构因为发展历史更久,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更高。新时期,传统金融机构要秉承优势,坚持客户中心服务理念,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并将之划分为不同的客户类型,以便在日后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市场经济导向功能、互联网技术依托是全新金融平台构建的前提和基础,电子商务企业、电子服务商、信息服务商是新时期金融服务机构必须联合的主体,进而构建一条龙金融服务基础,让客户获得更加满意的服务体验,进而形成更加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强大的信息服务系统。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抢占市场,一方面和其操作便捷性有关,另一方面和其构建的普惠金融体系有关。现代消费理念让信用卡成为生活主要部分之一,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借助线下优势提升客户消费体验,借助手机银行、电商平台提供虚拟信用卡服务,并和其他平台积极合作,与有强大信誉度的电商合作进行小额贷款服务的开设,拓展业务版图,提升经济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信息化就是现代化。互联网金融势必具有高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也必然是重中之重。任何经济效益的获取都要建立维护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的基础上,我国对此采取了有效管制政策,传统金融需要严格、认真贯彻,秉承严谨态度,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形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提升自身业务防护能力。在具体工作之中,要提升运营安全,强化业务流程管理,搭建实时监督预警机制,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同一数据库,为风险管理提供标准数据支持。
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要结合自身业务特征,构建风险管理量化模型,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客户开展全方位多角度评价,梳理各项业务风险关键点,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信贷、授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