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刚 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管理委员会
在2017年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制度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于2019年正式施行。新制度是在原有制度上制定的,它的出台是为了协调企业本身和企业所处的环境,目的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编制财务报表以及执行会计工作。新制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新制度明确了企业会计工作中职员的责任分工;其次,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对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并促进在财政支出和投入的核算力度,并对会计科目体系进行完善;同时构建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最后,新制度还明确说明以下两种情况不能采用新制度:被纳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第二,国家部门单位的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档案分为四个部分:记账凭证、固定资产账、会计资料、文件汇编。新制度对记账凭证部分影响最大,采用的是平行记账法,即体现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个体系中。另外,还改变了原有固定资产入账后跨度到固定资产报废步骤。在新会计制度改革中会计档案工作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只添加了一些内容。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结合时代的发展,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制度,不能用传统的观念来应对新时代。
(一)会计档案人员队伍建设问题。首先,在人员档案意识上,部分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的原则认识不足,在档案资料上没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从而导致重要档案信息泄露和流失,最终使得企业利益受损。其次,在人员素质上,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其管理水平。江泽民讲过:现代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除了学识方面的储备问题,部分档案工作人员还存在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影响到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而随着社会的转变,以前采用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于目前的企业,为此,应加强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会计档案的前期控制不足。档案管理前期的工作就是记账凭证。而记账凭证容易出现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如果前期的记账凭证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后面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在相关检查工作中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会计人员在档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要提高职员的档案意识。职员要从根本上重视档案工作,并认识到的档案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并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基本原则进行工作。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并不是简单的设置机构和增添人员,而是改进其管理方式,使档案管理标准化。例如,把每一类档案资料都安排人员专管或兼管,合理分配现有人员,然后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这样做既不用增添机构和人员,又能使得档案具有安全性和方便利用性。其次提升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在新制度改革背景下,会计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档案法》,并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简单的档案管理形式,要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三,提高档案人员的主动性。在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下,档案工作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有开拓精神,在完善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要提高自身主动性,紧随企业工作开展的步伐,以此发挥档案的作用。要知道只有自己重视自己的工作,别人才能够重视你的工作。另外,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档案利用,因此在新制度改革下,工作人员要积极挖掘档案信息,深入研究档案信息,结合相关资料,汇编出有价值的档案参考资料。
(二)建立会计档案管理能力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合理保存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会计账目和凭证要做到编号准确、装订整齐、编目清晰、按期归档、存放得当;健全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保证会计档案保存场所的独立性,其他工作人员不可以直接接触到档案资料。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我们应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提出的新标准、规范,以及自身机构的具体发展状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合理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另外,会计档案每年要对外公示,接受相关人员的监督检查,做到档案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档案部门通过账目对比,还能够找到企业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做好会计档案的前期控制。会计档案工作中事前控制时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归档前应做好以下三点:首先,相关资料必须是完整的;票据必须是原始票据,企业名字必须书写完整,纳税人识别号要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行财务联签制度,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才能通过。另外,针对错误或不足的资料,会计人员可以拒收。
结束语:总之,在企业工作中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新制度改革的提出,我们应当响应国家号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勇于去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会计档案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会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