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海 安丘市凌河镇财经服务中心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要不断完善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架构,实现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制度化、常规化与规范化。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展开探索与实践,消除一些困惑与误区。
作为新时期下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必须要遵循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建设等需求,将农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对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进行严格把控。然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历史思维问题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不足:
首先,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日常的经营与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对实物资产进行准确详实的登记,这就造成了村级企业的现金投资或者是各类固定资产虽然账上有所记录,但却缺乏详细的使用以及管理情况登记,各类账簿登记也存在不符合相关财务管理要求等现象。
其次,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当中缺少有效的审计以及监督管理,即便有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相关的监督管理团队,但往往都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将民主特征进行真正的体现,而内部管理也存在诸多漏洞甚至徇私舞弊现象发生。
最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与财务审计工作缺少有效的融合和推进。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与科学引导,不仅会影响整个农村集体资产发生流失,同时也会阻碍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严重的也对后续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和负面作用。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必须要对农村集体资产台帐和相关账簿进行科学、有效的完善,在进一步做好集体资产清查、年检、盘点等工作的同时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增加和减少情况进行记录、核对与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对相关问题和漏洞展开紧急处理,同时也要拿出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方案以此来杜绝日后会发生类似事件。在整合农村集体资产台帐的过程中还应当更加科学、准确、清晰的对资金以及各类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管控和分析。为后续的审计与核查工作奠定基础。
在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应用合理以及保管安全,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必须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意见》之相关要求,定期对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村委信息情况进行公告,在执行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结合经济事项的大小、轻重缓急来请村民代表以及村委成员展开积极讨论,通过认真贯彻民主审议流程的方式来确保资金去向的公平、合理与透明。
例如,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组织而言,可以通过建立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公示制度来对群众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公开处理。而在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监督体系的制定的过程中,则是应当加大村民的监督作用以及信息公开制度,来确保财务管理的透明化、常态化推进。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制管水平薄弱的农村集体组织,则是可以适当的通过引入代管模式来进行财产管理,在确保各个参与主体全程受控的同时,维负维护好农民与集体的利益和权益。
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统一、完善的财务审计工作作为支撑,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引入定期公布、建立民主投资小组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专业性。同时,引入内外审计监督来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原有的监督管理机制与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当有重大职务调整的时候,更是要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任期审计、离岗审计、上岗审计、财务资产审计等开展相关工作与记录。在积极配合农村广大群众监督的同时,逐渐提升整个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而对于县级与乡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而言,则是更应当遵循本级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要求开展工作,按年度、按需要展开审计工作的部署,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当中对农村集体财务的收支情况、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一经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严肃处理。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农村集体采台账各类账簿进行整合与完善,在加强民主监督的同时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来,为整个新农村建设提供多元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