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姣 田海燕
铜仁广播电视大学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
2018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5.12万,减少贫困人口148.14万,贫困发生率4.29% 。铜仁市2017年减少贫困人口12.94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1.46%下降到8.38%,实现519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16.65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到4.4%,实现553个贫困村出列。2015-2018年,贵州省共减少贫困人口500余万,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18年贵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0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0.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592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716元,增长 9.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3798元,比上年增长 6.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0788 元,增长 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9170 元,增长 10.5%。
贵州省2018年实现旅游总人数9.6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2%,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增长了33.1%,其中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村)13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422个。截止2018年底,全省共评定标准级乡村旅游村寨、客栈、客栈和三星级以上经营户1414家,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62亿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7.7%;实现收入2148.33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2.7%,同比分别增长33.61和36.33%。
农村广大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对党的政策的认识、理解与把握等方面参差不齐。有些党员对参加组织活动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缺乏政治热情。大量农村党员外出务工、下海经商,人才外流严重,有些村党支部只能勉强支撑,个别村党支书俨然已成光杆支书。农村部分党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不关心集体,不过问党组织工作;个别党员组织观念淡薄,不愿履行党员义务,不交党费,不愿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甚至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对这些消极、不作为党员在处置上缺乏话语权,处置执行存在很大难度。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带了极大的不便,势单力薄的基层党组织由于缺少支持和热情,对党建工作也只能放任自流。
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山村由于自然、地理的环境条件恶劣导致多偏远山村,交通不便,即便修好了水泥路,但老百姓出行仍存在诸多不便,究其原因,没有交通车通行。有些村还存在生活用水困难。新修建的房屋由于偏远,供电公司以人数少、成本高、架线不安全为由推脱,一拖再拖,造成村民生活用电困难。同时还存在上网难、信息闭塞、人居环境差、没有任何产业,没有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很多农村尤其是贫困村有相当一部分年长的村民不识字,村民不读书,不看报,也很少看电视,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老百姓对政策的理解、把握有偏差,对国家推行的各项扶贫措施不了解、被动接受,盲目享受政策,却并不能依托政策为“三农”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加之,农村社会工作可谓是空白乏力,没有志愿者队伍,个人自扫门前雪,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那种主动服务和帮助他人的意识。长此以往,造成了整村、整乡的贫穷与落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难、基层组织建设差、人才匮乏。加之政策上对贫困户的倾斜帮扶力度较大,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争当贫困户”、“等靠要”等情况。
1.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抓脱贫谋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村委处于国家行政五级管理中的最基层,是各项工作任务的落脚点。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村支委会是农村最基层的党组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村支两委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就必须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到“四个加强”:即一要加强理顺权责关系。保持权责相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二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抓牢“农村党员”这个关键少数,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强党支部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要加强监督执纪。利用和发挥好监委会主任作用,督促村级组织严肃工作纪律,筑牢组织根基。四要加强村级干部管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治理中村级干部的作用不可小觑。加强村级干部管理要坚持“三结合”原则,即纪律从严和关心关爱相结合、效率管理和时间结合、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构建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村级干部队伍。
2.要努力提高村支两委干部待遇,关注民生,完善基层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农村工作需要村干部来推进、落实。尤其是现在到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村干部的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大增加,基本是“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但村干部的待遇却十分低,在很多农村,只有专职的村支两委干部三人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副主任)、村会计(统计员)才有微薄的工资(1200-1800元/月)。大多数兼职村干部基本没有任何报酬,有产业的、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可能会从集体经济中拨付微量补贴给他们。因此村干部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缺乏激情和能动性,工作推进困难重重;很多村干部为了生计而得不东奔西跑,无暇顾及村里工作,不能做到两头兼顾,有些甚至辞职外出打工。建议从根本上提高村支两委干部的待遇,为村干部完善相关保险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建议对专职村干部实行工资制,兼职村干部实行补贴制,逐步构建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确定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
3.要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乡村治理水平关系党和国家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也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村级治理是“神经末梢”,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进程中的短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切实发挥村级组织的自治作用。要做到“三个明确一个加强”:一是明确主体。村级组织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基础环节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要摆正“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二是明确定位。村级治理的难点是乡镇对群众的引导力和约束力不强。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应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三是明确职责。应明确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责及目标任务,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增强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和激情,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基层工作成效。四是要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与教育引导。设立监委会,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引导,肃纪正风,构建廉洁高效的基层组织,培养清正廉洁的基层干部队伍。
1.增强自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农产品开发研究。中国广大农村有近8亿农民,基本以种植为主,除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外,大规模的经济作物较少,农民靠种植挣钱非常困难。因此,要彻底改变村民思想观念,要有的放矢地调整种养殖结构,加强农产品开发研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要想富快修路。交通的便利不仅可以解决“出行难”问题,也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促进劳动力、农产品及资源的输出和技术、人才的引进。例如铜仁市2017年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同时通过实施好通村路、通组路、连户路等工程,基本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大大加速了铜仁市农产品、中药材的输出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此外,铜仁市还推陈出新,推出了脱贫攻坚一系列新举措,通过开通网络,安装广电云“户户通”,解决各村上网难、信息闭塞等问题。甚至有些村还开设了农村淘宝店,解决了村民购物难问题。此外还通过“五改一化一维”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与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3.加大农村产业扶植与发展力度,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第一要务就是产业兴旺,乡村振兴需依托自身优势,挖掘独有文化特色,民族风情。探索一条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集康养产业、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道路,依托绿水青山,发掘富有地方特色、三农风味、民族风情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感受乡村美景,体验乡村乐趣,感受农民生活,留下美好记忆。实现挣钱不用背井离乡的目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在广大农村,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需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建立勤劳致富良性机制,扶贫既要“扶志”也要“扶智”。摆脱贫困,最首要的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是要先摆脱思想上的愚昧,构建‘净’与‘静’良好生态环境。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人人有责。乡村振兴需要唤起民众的自觉,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振兴。要唤起农村村民的自觉,需要加强教育,适当开展社会培训,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与技能水平。可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通过制订农民培训计划,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培训。可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采取送教下乡、送技术下田间地头等社会工作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让村民知晓乡村振兴战略,并真正理解和支持乡村振兴,培养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则可通过开展社区活动、技能培训等社会工作方式,加强社区建设,增强搬迁贫困户作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及幸福感。
总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乡村振兴最短板;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构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引导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有序流向农村,集聚乡村振兴资源要素,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乡村振兴主体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开启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铜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