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网络安全建设,积极主动应对网络安全新挑战,提出了系统的网络安全观。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网络安全建设的重中之重,强调以内容安全为核心,通过网络平台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为主旋律;同时,加强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1]地开展舆论斗争,强化网络信息的管理、监控和规范。高职院校作为培育祖国未来工匠的摇篮,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步伐,正确认识、深入把握新形势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内涵,对提升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整体上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网络时代,多元性文化思潮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兜售“普世价值观”、鼓吹西方政治制度优越性等,妄图动摇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对以下困境:
一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念缺乏影响力。由于部分思政教育者自身网络安全教育理念滞后,网络媒介素养欠缺,互联网思维尚未形成,难以实现网络安全教育的良性互动,无法让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念入脑入心,限制了学生网络安全观念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念传播的影响力,削弱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二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缺乏解释力。面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网络虚假信息、迷惑性言论和“异质化”声音,高职院校尚且缺乏牢固的网络安全阵地,无法有效剔除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网络不良信息,无法对学生关心的社会舆论作出及时回应和正向引导,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淡化、意识形态模糊和舆论辨识困难等问题,进而产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
三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少吸引力。网络时代让课堂教学为主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失去了主场地位,加之网络安全教育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创新不足等问题,导致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
四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欠缺防御力。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迅速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颠覆了传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现实性和确定性。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政治素养高、技术能力强的网络安全管理队伍,导致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防御力不足,频频出现舆论危机、电信诈骗、网络暴力等问题,对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新挑战。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党的前途命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方向,有利于有效应对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激烈斗争,打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保卫战。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大局。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全面调动大学生在网络安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风清气朗的校园网络空间,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核心,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青年学生要成长成才,既需要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高校因势利导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其媒体素养和政治素养,增强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辨别是非、抵制诱惑、坚定信仰的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运用新战略,“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3],要坚定树立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战略性思维,率先占领网络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制高点。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加强对网络负面言论的解释力和控制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目前,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4],切实保证没有硝烟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顶得住、打得赢,高职院校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思想和主旋律声音,成为校园凝心聚力的“黏合剂”,成为师生道德风尚的“风向标”,共同画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同心圆”。二是坚持立德树人为目标,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遵循,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键是赢得青年大学生的认同,我们要利用网络媒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念真正入脑入心,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坚持安全意识为任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输出丰富、优质的网络文化内容,协同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
牢牢掌握网络红色阵地,一是加强网络红色平台建设,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建设,积极开发红色专题教育平台,整合主流意识形态学习教育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建构起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阵地。二是强化网络舆论正面引导,不断强化网络内容的管理和建设,建立完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打造风清气朗的绿色网络环境,对影响校园稳定的社会舆论要敢于亮剑,做好社会正能量的“代言人”,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三是培育红色网络意见领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从思政教师、辅导员、宣传干部、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中选拔红色网络意见领袖,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敢于打头阵、当先锋,做好师生间线上线下交流的“传声筒”,成为引领正确政治观念和网络理性表达的主力军。四是加强网络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
高职院校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动战,一是要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方式,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魅力,使其以弥散性的方式“吸引”并“同化”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认同,掌握价值引导的主动权、增强学习教育的积极性,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网络慕课等新形式,运用“蛮拼的”“点赞”“给力”等“习式”网络话语,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二是顺应网络传播趋势,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手段,依托新媒体双向和多向互动的传播优势,摸索网络安全教育的多元表达和良性互动,及时回应大学生关切的社会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建立开放、互动、包容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是要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保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网络安全责任制,强化网络信息审批制、信息监察制、信息安全奖惩制等,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化和安全化建设,严格落实校园网络信息发布的监管,推动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培养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5],提升网络管理人员的媒介素养和政治素养,确保能依法依规治理校园网络空间,切实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审核和规范,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提供技术保障。三是要加强网络信息实时动态管理,做到管得住才是硬道理,全面把控各类信息的校园传播,确保积极先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及时拦截和剔除有害、有误信息,减少社会负面言论在校园的扩散,为校园的安全稳定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总之,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高职院校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树立科学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驾驭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力,积极占领网络意识形态战略高地,有效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扩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