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其中学生网民最多,占比达26%。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思想和传递声音的重要窗口,“网络舆情”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锋、各种利益诉求集散和多种意识形态较量的平台,为高校管理带来了巨大潜在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处提及互联网,强调互联网在未来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又是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途径,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发达,网络舆情频发,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责任重大,需要重点培育、建立和强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主体队伍,构建网络舆情管理的责任主体、技术主体、核心主体、文化主体、辅助主体、可变主体,将主体节点进一步联成的主体责任链,进而形成专项管理和引导的主体运行生态圈。
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联系紧密,利益交织浓郁,受地方影响相对较大。因而,地方高校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更为复杂。首先,地方高校生源区域性特色明显,来自同一区域的学生容易形成小团体色彩,遇到不顺心事情容易产生突发舆情。其次,地方院校教师构成具有区域性,频繁的团体交往易于产生区域文化思潮,构成潜在的舆情风险。再次,区域社会环境的舆情易于向校园传播,因为地方高校师生与周边社会有着复杂的社会联系。
地方高校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与部(省)属高校相比,专职队伍相对薄弱。一是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大学内涵在于长期的办学理念、文化、成果等诸多因素的积聚,部(省)属高校一部分是伴随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废除私塾)诞生而成立的,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服务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一般办学历史较长,而地方院校多是改革开放以后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而设立的,办学时间相对偏短。二是办学经费相对不足。部(省)属高校一般都严格执行办学经费定额,国家办学经费标准是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而科学论证的,而地方院校受地方财政财力影响,在经费预算时具有弹性色彩较明显,往往出现办学经费不能规范到位。三是学校编制相对较少。学校编制受多重因素影响,部(省)属高校在编制核算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相对严谨,而地方院校受财政收支的限制,岗位设置在浮动区间内往往处于下限,人员设置难以足额到位。四是管理团队相对薄弱。部(省)属高校在学校声誉、待遇、文化等方面一般处于优势地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偏高,管理团队的梯次性较为明显,理念承传效果较好。而地方院校由于团队建设缺乏长期的文化内涵支撑,管理应变以及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基于以上因素,地方高校在校园舆情管引时需要报以更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以确保校园舆情管引到位。
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从新世纪开始,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步展开。时至今天,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思考从无到有,从开始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机制到该机制的逐渐完善,从对高校网络舆情预测、认知、引导、调控等的研究,到相关研究范畴、关注点的不断深化拓展,研究数量和质量在双提升。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因和特点研究。汤力峰等[1]从三个层面探索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一是个别矛盾的激化而突发;二是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的持续升温而触发;三是涉及师生利益的处理不当而引发。王学俭等[2]曾对高校校园舆情进行了分类研究,一是政治和社会安全稳定领域舆情,二是学校建设和发展领域的舆情;三是师生生活学习领域的舆情。
第二,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研究。由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工作是个新问题,人们对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普遍比较重视。吴勇等[3]曾着力在舆情监控、信息汇集分析、舆情引导和预警、应急处理等环节构建一体化的流程,整体联动。曾润喜等[4]重点探索了快速响应机制的构建问题,强调要在舆情的收集、应对、联动、反馈诸环节制定工作流程,建立专业团队,形成工作体系。陈永福等[5]针对高校舆情的特点,选择工作领导、队伍建设、教育引领、舆情舆情、管理引导、危机处理、信息反馈等领域探索了管理创新问题。
第三,管理和引导对策研究。何雅琴[6]从学校层面提出要关爱学生,避免侵害学生利益,用正能量占领舆论阵地,持续提升学校管理层的公信力,确保舆情发生时技术疏导和管控。李雁春[7]从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利用上提出高校应合理利用传播平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并建立专门队伍,对微博、QQ群、微信群、贴吧等常用网络平台实施全天候监测,加强校园网络舆情走势的科学预判,以保障校园的稳定性。尚俊杰等[8]指出舆论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有关部门必须正确认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平时注重与意见领袖平等沟通,并且主动培养意见领袖,把握话语权,以维护高校网络舆情的稳定性。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随着研究进程的推进,研究群体在不断壮大,研究论文数量在迅速增加。但是,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研究还很匮乏,没有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责任主体、核心主体、辅助主体、可变主体等节点联成生态链。主体、客体等要素之间的互动机制、机理和主成分、主因素选择的研究也较鲜见。
综上所述,研究扩大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引导的主体阵容,强化管理引导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和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向符合新时代主流文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被社会包围,但学校又不同于社会。高等学校的师生尽管均是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成年人,但大学生群体毕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毕竟是受教育者,青年人充满理想、血气方刚,但有时也易感情用事。这就为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严格负起校园舆情的管理和引导的主体责任。
第一,要履行立德树人营造氛围的第一责任。作为高等学府,要明晰自己肩上的第一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身体、心理均健康的建设者。要用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用鲜明的旗帜引导树人。
第二,要承担细致入微用爱感化的师长责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发展期,思想活跃,善于对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高校管理工作者,要认真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教育原理,探索大学生管理的客观规律,深入大学生群体之中,用心交流,撒向学生都是爱,德高为师,用爱引领发展导向。
第三,要落实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岗位责任。对地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要强化岗位责任,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对地方社会的热点问题,要加强筛选,明晰防控重点。要以开放的心态,“外松内紧”,及时捕捉网络舆情的热点、难点和易发点,应用预先筹备的化解流程,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四,要恪守反应灵敏担当有为的防护责任。当校园舆情突发时,需要强化担当意识。在新时代,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当代大学生不论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操场或寝室,来自多维空间的信息均易博得其关注,引发不同反应,并可借助网络将其反应迅速传播出去,形成交互。大学网络管理需要在理想、关爱、法制等诸多要素支撑下迅速做出灵敏判断,果断处理,以防护高校网络空间的海晏河清。
地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十分关注,因为高校是高层次人才、未来城市建设和管理者聚集的场所;另一方面舆情产生的场所可能来自于教师、学生,甚至社会环境,也可能产生于教学过程、实训空间或生活场所。因而,学校对其管理的主体队伍包括重点决策的决策层、网络监管的技术层、学工思政的核心层、教学实验的文化层、生活后勤的辅助层以及校友校际的可变层。
第一,要明晰党委行政对校园网络舆情管引决策的责任主体。在信息经济时代,畅通的信息网络对高校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在传输正能量方面是一条创新渠道。若发挥得当,将起到传统路径所难以达到的创新性效果,实现事半功倍。反之,若利用或管理不当,就会变成一个惹是生非的祸源,小道消息满天飞,负面效应导致强大的破坏力,往往抵消正面教育的成效。
因此,对校园信息网络的管理,必须纳入学校党委行政的议事之程,校院两级党政班子均应把校园网络管理和引导工作纳入日常决策的重点事宜,明确最高决策的责任主体。
第二,要培育宣传网信对校园网络舆情管引监测的技术主体。在校园网络管理过程中需要专项技术支撑,也就是说,需要一支熟地方、懂文化、精技术、善沟通、强应变的专业技术队伍。既能掌握地方舆情的信息,又能跨界处理校地关系;既能监测、采集、挖掘校园网络各种热点信息,又能分类、辨别、预测相关热点信息的发展走势以及潜在影响。这支专业队伍,就是高校党委宣传部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这支队伍,要求谙熟地方文化,具有精湛的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拥有教育管理学知识,对外善于协调沟通,对内充满温情,遇事果断处理,为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构筑一道无形的“防火墙”。
第三,要强化学工思政对校园网络舆情管引实施的核心主体。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相对于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责,在思想建设、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塑造、科技竞赛活动、业余文化生活管理等领域更需要一直强悍的教师队伍进行管理,这就是高校的学工队伍和思政团队。这支队伍,与校园学子朝夕相处、心心相印,他们作为在校园成长起来的青年党员,政治思想觉悟高,学习引领力强,有着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因而,必然是舆情管理和引导实施的核心主体,需要持续培育和强化。
第四,要重视教学实验对校园网络舆情管引浸淫的文化主体。常言说,“攻城易,攻心难”。要塑造大学生的高尚情怀,需要先进文化的长期浸淫。文化具有穿透力,一所优秀的大学,必然由一流的校园文化作为内涵支撑。作为地方高等学校,必然受区域文化的熏陶,城市精神、企业家精神、社区文化等要素均对校园文化产生影响。但高等学校的文化主体还是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首要选择。地方高校文化作为党的教育方针、传统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学校发展理念的综合体,是引导学校发展的精神食粮,也必然是导引学校校园网络舆情走势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因而,地方高校需要不断提升对校园塑造的重视程度,明晰在教育教学、实验实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学校文化对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文化主体作用。
第五,要关注生活后勤对校园网络舆情管引支撑的辅助主体。在新时代,高等学校的后勤生活管理部门不仅仅是满足学生食宿需求的提供者,更是大学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天候教育的重要节点。纵观高校舆情的产生,后勤生活更是热点环节,稍不留意,就会成为学生发泄怨气的“出气筒”。发达的自媒体网络,生活服务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自媒体拍摄的素材。因而,地方高校对后勤生活的管理,不仅要利用地方管理人员,更要在全国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呈现五湖四海的文化氛围,形成多元化、法治化、制度化环境。要不断提升后勤生活服务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不仅熟悉市场经济知识,更要充满对学生的关爱心,要强化“服务育人”意识,真正确立校园网路舆情管理和引导的辅助主体地位。
第六,要利用校友校际对校园网络舆情管引影响的可变主体。地方高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所在城市拥有众多的校友资源,优秀学校的校友对学校来说就是一个免费的宣传话筒和学校形象展示,在一定意义上,校友素质影响着校园网络舆情的走向。此外,学校的校级关系联络也在影响着校园网络舆情,与优秀学校的联络,常常能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不时迸发出一股正能量。因而,地方高校要善于挖掘校友资源,成为产教融、校企合作的优质实体,打造互惠双赢的联合体。要遴选一批优秀的学校形成“朋友圈”,加强校级往来,取长补短,携手提升,以培育对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其正面影响作用的可变主体。
新时代、新技术、新环境,地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管引主体及时去解决。由于地方高校校园舆情管理和引导的主体元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要集聚资源、聚焦重点、加大对主体建设的保障力度。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校园舆情管理和引导是“刚性”和“柔性”的统一。一方面,需要有严格的监测和处理流程,遇到舆情,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处理,具有职责刚性;另一方面,由于是地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出现后,既要考虑地方文化,更要注意大学生特质,要善于用爱和包容的胸怀去感染学生,化解矛盾。因而,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架构和系统的组织体系,遇到问题,及时化解。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领导体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或挂在墙上,要真正在设施设备、经费资金、处置权力诸方面落实到位,使其有职、有责、有权。
第二,稳定管引队伍。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团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是技术能力,网络舆情处理需要信息汇聚、数据挖掘和媒介处理技能;二是心理辅导能力,网络舆情的突发多与涉事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关,需要及时疏导;三是爱心和技巧,与大学生的交往贵在充满爱心,用关爱熔解隔阂,用真情感化心灵,用倾听解开心结。因而,一支专业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团队需要稳定性。管引队伍的稳定,需要有稳定的政治待遇,给予优秀人员足够的上升空间;有持续的进修机会,形成制度化的学习培训轮训机制;有和谐的工作环境,便于全身心地投入到管引工作中去,形成管引主体特色。
第三,营造管引文化。欲提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效果,说到底还是要在管引文化营造上下功夫。大学是文化的升华地,校园内各种文化汇聚,多种思潮碰撞,基于地方文化长期的积淀,必然铸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校园主文化统领下,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分文化也许精心打造。校园网络要推崇开放性,遇到问题切忌一“关”了事。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大学校园里哪些精神需要弘扬,哪些思维需要抵制,者需要在时间流淌中长期浸淫。要启迪学生怀抱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心态,去思索和处理矛盾,以矛盾的化解作为推进事物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进而助推管引主体工作绩效的提升。
第四,推进校地融合。地方高校校园舆情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与地方突发事件密切关联,因而,地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必须大力推进校地融合应对,遇到重大舆情,需要校地协同解决。一是在技术手段上融合,校园网络与周边社区网络往往交织紧密,相互融通,在舆情管引中要注重协同推进。二是在文化上融合,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塑造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联,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文化的打造也要注重与地方文化相契合。三是队伍的交融,校园和社区在舆情管理和引导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校地相关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共同维护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防控,打造校地融合的舆情管引主体队伍。
第五,完善激励措施。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引主体的培育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激励措施。首先,要在精神上激励,对大学教管人员来说,精神是第一位的,要强化网络管理人员在学校三全育人中的关键岗责地位。其次,要在物质上给予激励,信息化管理耗时耗力,在工作量绩效核定时要充分考虑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特殊性,对全年无重大事件发生,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再次,要在政治上给予激励,对优秀的校园舆情管理和引导人员,按照约定的管理章程,给予必要的职级提升。总之,通过激励措施的完善,以强化地方高校校园舆情管引主体的培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