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刘彬烨 古月天涯 周恩至 王馨怡 周乐岩 谢腕彦 孙崇文
南昌航空大学
(一)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中小学食堂食品如果不达标,将严重影响尚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的健康,而家长将额外花费时间和金钱为其均衡营养,如此一来,会导致民众生活压力增大,社会资源二次浪费。此外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却不能得到有力的遏制,必然会导致人民对学校的不信赖,对政府权威的不信任,成为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故应完善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的相关行政法律规制,防止此类不良后果的出现及影响的扩大。
(二)有效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的行政规制,可以对市场经营者形成约束,使其更公平、公正、公开地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并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商家及个人予以法律制裁,保护正规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修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撑起保护伞。但是由于制度自身缺陷以及监管不合理等因素,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仍比较严峻的。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风险评估监测制度不完善。我国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机制不能覆盖生产至消费的全过程。大多食堂只是对最后的成品取样检查,之前的步骤很少顾及,且目前标准缺失、落后。若不把风险监测规范化制度化,则很难将隐患遏制于摇篮。
(二)追责体制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我国现阶段食品对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采取“政府监管自己”的模式,再加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使得这种“自己监管自己”的模式难以保证监督的公正。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责任主体的规定较少,未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承担责任,追责制度的完善任重道远。
(三)监管的缺失。
1.政府某些部门职能交叉,导致监管不力。我国有权管理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的部门较多,职能上多交叉,容易发生多而不管的现象。据我们调查,不到1/4的受访者所在的中小学食堂有政府部门人员定期检查。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难以给不良商家造成长期有效的威慑力。并且许多执法活动集中在开学初,节假日前后,不法商家掌握了规律并提前做好准备,监管最终收效甚微。
2.反馈渠道阻塞,学生维权意识不强。在受访人中,有43%的受访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选择息事宁人。学生对举报的各种顾忌,表现出问题反馈渠道阻塞,也显示出学生维权意识仍待加强,这会使家长、社会的监督无法有效展开。
3.学校重视学业,忽视食堂食品问题。据我们调查,中小学食堂向外界公布学校餐饮信息的状况不理想。不会公布以及不了解是否公布的人占了多数。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学校食堂的有关情况。并且学校是食堂的直接监督者,但其等级考核与社会评价主要以升学率等偏向于学业方面的指标为依据。学校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放在学业上,而忽视食堂安全监督的投入。
(一)提高学校食堂透明度并加强相关行政规章的宣传力度。中小学食堂在学校官方网站等渠道上主动定期公开所采购食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有效期)、主要成分及含量检验检疫情况等食堂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各中小学食堂开展的“明厨亮灶”工作的检查监督。政府还应在相关规章中给予家长设立、参加食堂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的权利,赋予家长申请公开的权利,从而赋予家长委员会代表可随时申请公开食堂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提出质询的权利。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上述规章的执行效果,加强对食堂透明度的监管。
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加大关于食堂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以此增强人们法制观念、提高食品从业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及消费者权利意识,发挥消费者的制衡作用。在减轻政府部门压力的同时可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以更好地监管市场。
(二)统一食品安全与风险防控的标准。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以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为主,我国国家标准为补充。既与国际接轨,又有效地结合我国国情。将HACCP体系与本国国情的结合,并注重风险评估、把控与预防。HACCP体系将食品安全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而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最终产品检测,因而能提供一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体系。注重风险性量化管理,应用HACCP风险分析方法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尽早对风险等级较大的采取防治措施,使学校食品安全的机器能在制度下安全运转。
(三)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并明确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并将校方相关人员,如相关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等纳入责任主体。贯彻落实《条例》中要求的“处罚到人”的制度,做到“从农场到餐桌”监管全覆盖,提高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法治观念。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责任范围,梳理各部门的职能范围,各部门的责任范围做到无缝衔接,切实履行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四)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由政府或组织间的纵向和横向管理监控构成的管理体系。就纵向而言,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我国各个省内部设立其下属的各个专业管理委员会;就横向的管理体系而言,我国可以建立若干专业委员会构成的覆盖全面的网络体系。政府部门主动引导将食堂食品安全状况纳入学校考核机制中,引起学校对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倒逼学校加强对商家的监管,从而提高监管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