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2020-07-12 08:00詹同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协同育人

詹同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近年来,在互联网大潮中成长的青年一代大学生,面对着各种文化的冲击,活跃于微博、豆瓣、B站等平台中,广泛参与各种社会、政治、文化等话题的讨论。在自身价值观还没有成熟、定型的时期,年轻人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更有甚者,某些外部势力正是利用年轻人的单纯,恶意炒作话题,制造舆论,意图占领年轻人的思想阵地,达到不为人知的目的。在这样的形势下,仅靠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势单力薄,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需要更多力量的协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即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2]“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有力补充,是高校合力育人的关键。如何协同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工作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关键,本文就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

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程是课程德育中系统进行思政教育的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3]这一表述充分表明思政课程在课程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有着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

思政课程对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三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思政课程有相对固定的教学资源、内容和要求,体现为显性教育。[4]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课程观[5],是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改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是课程德育的政治提升,是高等院校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本质涵义都强调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因而二者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二者能够协同育人的基础,首先是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都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同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两者当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都是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成分,“课程思政”是对专业课程提出的思政要求,也是思政课程的逐步深化的要求,即思政课程要研究如何与专业相结合,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而二者又因具体思政内容不同、课程定位不同等因素,使二者既同向同行,又有各自不同的着力点去践行立德树人,相辅相成,形成协同育人的大好局面。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问题

(一)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加强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是对历史的总结,对实践的升华,是需要学习和记忆的理论知识,仅仅是学习了知识,不代表理解了知识,更不代表能够正确地践行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要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就要求课程思政联动协同,采用实践教学模式,将课堂的理论学习和课下的实践联动协同,通过实训、实践、参观、实习等方式,将知识转化为思想,转化为行动。这样避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始终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不能入脑入心。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是实践的一种形式,之所以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劳动对价值观的培养,是理论教育不能替代的。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产生作用,也要重视加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二)协同育人的根本在于成效

《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最终要反映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反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上,反映在学生未来的工作态度中。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要仅仅围绕成效开展工作,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做到学生的行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文史类专业学生要能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要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年来,香港问题屡屡牵动国人的心弦,香港青少年长期受不良思想的毒害,从而错误地认识历史问题。比如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中国历史九年级阅读材料《为什么中英爆发鸦片战争?》中,竟然将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于两地贸易体制和司法制度的矛盾;再比如,有香港考试题目,竟然问1900年-1945日本是否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香港教育乱象积弊如此,我们文史类专业学生更要增强使命感,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政治,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管类专业学生要能关注社会问题,深入社会实践,经世济民、诚信为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投机倒把,囤货居奇,垄断压榨,尤其是在金融领域,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唯一目的,恶意炒作、误导大众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文化追求个人私利的必然结果。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强调集体主义利益,经管类学生要能自觉抵挡资本主义不良文化的侵蚀,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理工类专业学生要勇于追求真理,树立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追求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动荡,作为世界意义上的科技强国的美国,无视国际贸易规则,利用自己暂时拥有的科技强势地位,任意干涉正常科技合作、贸易往来,公然以国家的名义对我民族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力量肆意打压。国际局势如此,理工类专业学生当认清现状,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科技强国为己任,助力中国品牌参与世界竞争。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说,人的道德理念是道德行为的指导,道德行为是道德理念的实践。“知行合一”思想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问题。笔者在讲授《商品学基础》课程时,以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为指导,注重在实践中锤炼学生思想政治品格,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一)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商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等不良思潮极容易腐蚀年轻人的心灵。在《商品学基础》课程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看待商品的态度,在课程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注重商品的品质和功能,而不仅仅是商品价值和商品品牌。例如,在商品质量章节,学生分析对比商品时,强调商品的质量,强调对精益求精精神的追求,力求将最完美的商品呈现给顾客;在商品包装章节,强调包装的简朴、实用,培养学生对美的纯粹认知,避免追求浮夸、低俗、虚荣等背离商品本质的包装。

(二)校企合作打磨思政品格

为了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适应未来工作的各项要求,课程团队与多家企业合作,让学生参观、实践商品包装、商品运输等具体工作。学生通过接触一线企业的实际工作,亲自动手体会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刻理解职业素养、质量意识等理论内容。不少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深刻理解了一丝不苟对商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改变了课堂上自由散漫的学习态度。

(三)多元考核,务求思政成效

采用多元考核方法,将过程考核和结果导向考核统一起来,既考察学生在过程中的认真和努力,也考察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改变。既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考察学生对道德品行的追求。创新对学生获得感的考核,通过教师观察和学生心得体会,检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思政课程注重理论引导,丰富学生的认知,“课程思政”注重实践育人,将理论认知转化为思想和行动,通过将“知行合一”思想应用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协同进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