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蓉 中南电力设计院
引言:在当今“互联网+”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兴网络营销平台纷纷发展起来,与企业传统营销思维形成了剧烈的冲击,但是这种新兴营销方式带给广大用户更加便捷、灵活的营销体验在很大意义上是需给予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审时度势,牢牢把握该时期进行营销战略转型的良好机遇,从传统营销思维向现代“互联网+”的市场营销思维转变,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占份额。
结合近年来我国各地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其市场营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传统营销模式中,企业产品支付方式主要为银行卡刷卡支付以及现金支付,随着专项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各种互联网快捷支付手段得以应用,例如微信扫码、支付宝以及网银等,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消费与支付体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用户的消费欲望,冲破了传统销售模式下在空间与时间方面对用户购物行为的限制,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广泛好评。可见,在“互联网+”视域下,企业产品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大发展特点。
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互联网+”的企业市场影响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服务,继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目前,互联网早已被广大青年与中年群体所接受,并逐步向老年人群覆盖,而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段将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客户的产品向特定用户群体进行营销,使用户群体更加大众化,同时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国际市场的发展形式来看,在“互联网+”营销思维的带动下,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国际市场发展,这也为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国际交流互通提供了良好机会,通过企业在国际市场间的贸易往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地位[1]。
受到企业营销技术以及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传统营销模式下的消费者在产品购买与体验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限制,企业根本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在“互联网+”的新型市场营销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从多方面获取用户的产品诉求,用户之间也可以就企业某产品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企业展品质量以及营销服务质量的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对各种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思路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市场消费产生分化,向细致化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企业管理模式与营销思维的逐步优化,各行业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化。企业开始重视产品创新,产品设计及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推进企业制造趋向自动化发展。但与此同时,市场营销出现愈加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模仿性产品数量越来越多,甚至产生市场恶意竞争现象。除此之外,在“互联网+”视域下企业产品的营销过程更加透明,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产品相关信息,甚至可以直接采购原材料,省略中间商环节,实现产销一体。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购买的便利性,也对当下的消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企业应及时调整自身营销方式,满足市场发展要求[2]。
在传统市场营销理念下,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之前通常会结合市场上的产品需求情况以及消费者的产品信息反馈制定具体营销计划,但这种营销理念实际上并不具备市场发展前瞻性。企业在进行市场信息搜集的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资金投入,同时由于信息调查与搜集行为的落实需要一定过程,这就导致产品营销行为的延后性,无法及时根据市场动向进行产品营销,最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可以凭借互联网手段进行专项产品信息及市场动向信息的快速、高效搜集,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方式预先对市场未来发展动向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结合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市场未来发展动向制定科学可行的营销策略,帮助企业提高综合发展实力。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注意提高产品的更新速度,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设计个性化产品中。例如:苹果公司在对手机的设计过程中就体现了产品的个性化,一个小小的home 键争相被各个手机制造企业所模仿,这也是苹果公司引领出的时代潮流[3]。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还应积极创新自身发展路径。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的激烈化发展,很多企业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为目的而与相关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今时代各类产品开始转向精细化、高品质发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投入多种原材料与高精尖技术,如果交给单一一家企业是存在很大的难度的。因此,各企业为了能够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在确保产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更乐于寻求合适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在进行产品生产的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满足用户在每一阶段对企业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产品的精准营销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更要重视产品营销的精准性,在对老客户进行维护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客户,进一步拓展营销途径。2019年,央行表示,要全面推广移动支付应用,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回暖,2019上半年交易规模达166.1万亿元。2019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66.1万亿元,较2018上半年上升24.2%,增长势头重回正轨。这种交易手段的变化也恰恰说明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营销更应该注重营销的精准性,把握好手机这个市场销售目标。曾经广为消费者欢迎的55度水杯,其设计的理念和想法也正是基于对当前网络使用者的需求而推出的。可以说,这种有针对性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营销就是现代企业在互联网中的精准化营销战略。也只有这种从消费者使用需求和审美观点的角度出发的产品才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才能真正的占领市场。
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搭建专项互联网营销平台,对产品营销渠道加以扩展,逐步提高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中的活力。通过互联网平台,用户能够与销售人员甚至生产人员获得良好沟通与交流,以此获取用户想要的产品及服务信息,实现用户个性化消费水平,提高用户对企业产品的粘合性。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用户的产品购买倾向对自身营销策略加以调整,凭借互联网广告投递等手段进行产品宣传,使更多用户对产品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搜集消费者的意见,根据多数消费者的反馈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市场营销更具人性化[4]。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营销技术的直接承载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关乎企业产品的营销水平,因此,企业想要在“互联网+”视域下进行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型就一定要全面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市场运营、平台设计、网络客服以及企业管理等人才的引进。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分别从职业道德以及营销技巧等不同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并设置培训考核制度,对人员的学习情况加以监督,确保营销人员整体工作能力的提升。此外,企业还可以要求国内外营销专家深入企业举办营销座谈会,向员工分享真实营销案例,并传授先进的营销理论与专业精神,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营销人才。
在“互联网+”视域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屹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明确自身所处时代环境,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及时进行营销战略的转型,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从而获得企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