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集体课的混合式学习研究

2020-07-12 08:55:52贵州大学音乐学院550025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钢琴集体技能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550025)

当前,高校开设钢琴集体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陶冶学生情操,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许多学生在正式学习钢琴时,所储备的钢琴知识各不相同,因此在钢琴集体课上,教学难度也比较大,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必然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钢琴集体课混合式教学研究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其可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一、钢琴集体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所面临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压力可谓是越来越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课开设数量不断增多,比如说,高校英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都是以集体的形势展开的,钢琴这门课程也不例外。但是,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进入到高校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钢琴,钢琴方面的知识可谓是一片空白,而还有一些学生则可能从小就学习钢琴知识,能够熟练演奏不同类型的曲目,面对零基础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通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钢琴,而对于有丰富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教师使用这一教学方法显然是不适用的,其必须要教学更高难度的钢琴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而集体课上,教师要同时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始终坚持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难度显然是比较大的,此时应用混合式教学法则能够有效的弥补教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钢琴集体课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交流互动,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所营造的教学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开阔,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观摩、学习、讨论,进而更好的提升自我的钢琴技能,比如说学生可以直观的应用揣摩学习法,向其他技能高超的学生学习,然后将相关技能内化为自己的创作。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的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发展,其主张不断的探索和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这些都使得该教学模式在钢琴集体课上的应用越来越有必要。

二、当前高校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困境

在素质教育推广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高校师生比呈现出了巨大的缺口,教师的工作量普遍比较重,同时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也存在有巨大的差异。而作为艺术生的必修课程,钢琴集体课其开设时间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存在有诸多的不足。高校钢琴课程以集体课的形式开展虽然极大程度缓解了教学资源压力,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是与此同时其也产生了诸多新问题。当前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多是以“大课教学,小课内容”为主的模式实施的,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与教材,教学内容也多是围绕课本进行单一授课,在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技能展示方面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同时,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内容强调进度和授课内容的统一性,而这种追求势必会与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之间产生矛盾,如学习能力低、钢琴水平差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逐渐对钢琴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

此外,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高校所招聘的钢琴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他们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积极的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但是许多教师在专业技能与教学观念转换之间还存在有诸多的缺点和不足,无法有效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而从学校的考评机制角度分析,大部分学校都是以学生所表演的曲子难以程度衡量学生阶段内学习情况的,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关注度比较少,对学生学习创新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关注度不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之间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钢琴集体课混合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1.转变钢琴教学的传统观念

高校钢琴集体课是对传统教学的拓展与转变,教师要想发挥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点,首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求职就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重点需要从教学语言、实践的角度,给予学生多元化的体验式教学,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学生“吃大锅饭”的问题,提升具有一定钢琴知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针对零基础的学生则需要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个体能力的提升,同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导,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如针对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的借助多媒体手段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料,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钢琴曲,自己对照视频练习,同时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可谓作为课堂的补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学生就一些他们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构建以实践与问题反馈为主导的钢琴集体课堂,营造舒适的课堂环境。

2.设定教学主体因材施教

钢琴集体课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其是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其对于基础性和技能性知识要求比较高,学生要想在钢琴集体课上学好相关的知识并非易事。高校扩招之后,生源数量大幅度增长,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使得学生之间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不同、钢琴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等。因此,在教学中钢琴教师必须要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结合其专业特点、未来的就业发展需求等,适时的调整教学模式。如可以在刚刚开展钢琴集体课教学之前,借助适当的考核,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然后结合摸底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好钢琴知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实施钢琴教学时,可以尝试建立不同的主题,如可以尝试圈儿里基础技能教学、艺术实践教学、师范技能教学、就业技能展示教学等多个主题。学生获取音乐知识也不再是以简单的教师教学指导为主,而是可以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法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将学生们分解成若干个小组,运用音乐沙龙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钢琴知识,提升学生钢琴素养。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钢琴集体课一直以来都是以“一对多”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基本是在课堂上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依然是不容忽视的,而且相较于传统的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学习模式来说,混合式学习实际上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组织好教学工作,同时还需做好学生管理,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组织不同类型的混合学习模式。同时,钢琴课包含有弹、唱、听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当是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的,在课堂上不论应用何种学习模式,任课教师都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

4.给予学生自我表达的空间

当前,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由单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如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及其他多种学习组织,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在钢琴集体课上教师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时,不能只是简单的“授之以鱼”,还需“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我的空间,如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曲目进行二次创作或者是内化学习,促进学生外在和内在知识的升华。此外,在教学中还需不断的完善评价机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的调整评价方式。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以及内容等也需要不断做出新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钢琴素养。但是,在钢琴集体课上要发挥好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以推动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钢琴集体技能
高级技能
我为集体献一计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警犬集体过生日
拼技能,享丰收
纸钢琴
钢琴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