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
余华的《活着》,讲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变革,福贵及他的家人不断遭受苦难,福贵的亲人都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的故事。在小说中,他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赋予他的责任。小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作品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以下我将从这几个方面依次进行分析。
《活着》这本书包括前言在内共有87543字,通过“语料库在线”的字词频率统计出有4942个词。由“语料库在线”的汉语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功能对这些词进行初步处理(词后的括号内为该词在书中出现的频次)。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词语数量较大,本文决定采用出现频次≥100的词作为高频词并进行更深入地分析。下面我们将对本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高频词进行分析。就书中出现的人名而言,统计出家珍(557)、凤霞(449)、有庆(320)、苦根(106)、二喜(179)。
家珍——福贵的妻子,陪伴福贵的时间最长,所以出现的频率最高,她的善良、有爱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她的一生印证了那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俗语。福贵破产时,她的父亲接她回娘家,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当她生下儿子有庆后,她还是带着儿子回到了那个一无所有的福贵身边。后来也许因为过度操劳得了软骨病去世。
凤霞——福贵的女儿,在她小的时候发了一次高烧就聋哑了。凤霞虽然聋哑却一点不比正常人逊色,她非常的聪明能干。凤霞到了婚嫁的年龄,嫁给了城里的偏头二喜,她非常开心,就在读者都在为她高兴的时候,命运跟这个可怜的姑娘开了个玩笑,在她生儿子苦根的时候大出血离开了人世。
有庆——福贵的儿子,是一个非常活泼、懂事、有爱心的小男孩。他有两只小羊,他很爱它们,为了割草喂小羊,他每天赤着脚奔跑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可能正是这种来回奔跑后来还拿了学校长跑第一名。家里因为养不起两个孩子时,福贵与家珍商量把凤霞送给别人当丫鬟,他很爱姐姐不愿意姐姐被送出去,他哭闹着要姐姐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打。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心疼的小男孩,在县长女人生孩子大出血时,医院为了救她抽干了有庆的血。可是天意弄人,那县长竟然是福贵当兵时认识的战友春生。
二喜——福贵的女婿,他非常的忠厚老实。凤霞生前,二喜对她疼爱有加。凤霞死后,他痛不欲生、闷闷不乐,可是他还有儿子苦根,面对凤霞的死他坚强的活了下去。为了苦根,他既做爹又做娘,自此很少与人交流在工地挣钱养活苦根,可是就是这样可怜的人在苦根四岁那年在工地被砸死。
苦根——福贵的外孙,凤霞和二喜的儿子,福贵的爹、娘、家珍、凤霞、有庆、二喜都死了,只有苦根和他相依为命。苦根跟着福贵过着贫苦的日子,他和福贵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攒钱买一头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无辜可怜的孩子也难逃一死,福贵把豆子给苦根吃,可是这孩子太久没有吃过这样的稀罕物了,他吃撑死了。
整个作品中福贵的亲人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这是他要承受的命运。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提前离开的。作品的笔调平静而温和,作品中没有出现对命运不公的控诉,没有呐喊,甚至连一丝愤怒都感受不到,但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感悟到:福贵能忍耐包容一切,似乎他已经没有承受不了的。
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有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处所名词、普通名词。根据统计它们所出现的频率如下(括号内为出现次数):时间名词时(173)、春(115)、天(115);方位名词上(182)、里(137)、后(121);处所名词心理(104);普通名词人(247)、爹(195)、队长(166)、娘(141)、孩子(113)、根(135)。动词主要是一般动词、趋向动词、能愿动词、连系动词。它们的具体名词频率分别为一般动词说(795)、看(502)、有(174)、去(369)、走(251)、想(228)、知道(180)、喜(179)、看到(178)、笑(146);趋向动词来(249)、起来(124)、出来(116)、过(112);能愿动词要(155);连系动词是(523)。形容词全(110)、苦(106)。副词就(654)、也(444)、都(423)、不(255)。
在《活着》中所体现的重复是表现主题的需要。余华小说重要的形式就是重复,虽然在不同的文本中可能表现的含义不同。但基本含义是相同的,从理论的角度来说重复就是频率,频率的多少就是次数。作品就是通过这种高频率的词语循环往复从而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情景,起到增强渲染的效果。
对于代词,我们只统计了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具体出现的频率如下(括号后面的是出现的次数):人称代词我(2712)、他(883)、她(546)、你(387)、我们(259)、自己(172)、他们(139);疑问代词什么(146);指示代词这(252)、那(181)、一个(160)。
《活着》中福贵的形象塑造的鲜活生动。作品采取双层叙事线,采用两个叙事者,一个是采风人,一个是老人福贵。小说中最先出场的是“我”——采风人,交代比现在年轻十岁、去乡间收集民歌等信息,读者第一反映会认为这个采风人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但是后来笔锋一转,以老人福贵的叙述来展开故事。
用第一人称叙述事件可以体现出主人公与事件本身有密切的关系,它所呈现出来的叙述效果是其他人称所无法比拟的。作者安排徐福贵自己讲述自己的一生正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这也就是作品中“我”出现2712高频的原因。福贵历经磨难,但他依然是豁达的,他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不需要别人的看法、不需要别人的评论、不需要他人言辞的烘托,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作品中以第三人称叙述高达1429次,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带来一种客观、平静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效果。作品中通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徐福贵是那样的坚强。他包容一切,隐忍一切,似乎没有他所接受不了的。这两个不同的叙事角度,在对比中体现出福贵身上的那种坚定与淳朴。
对于一些虚词我们则是选择了介词、助词、连词。三者中的具体词出现的频率如下所示。介词在(754)、把(298)、让(170)、给(144)、往(129)、被(100);助词了(2202)、的(1678)、着(809)、地(282)、得(264)、吧(108);连和(261)。
余华小说《活着》在语言表达和语言使用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小说中对苦难生活的讲述通过的是第一视角!它的语言质朴并且真挚感人,毫不夸张地将老农民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其次,余华从新写实主义的叙事进行描写,通过语言展现出悲剧和苦难。用较为温情的叙述方式及语言使得小说更加真挚动人。在小说中作者还运用象征性的描写手法,以《活着》来写死亡,用死亡来象征活着。这种艺术的真实性使得作品的艺术张力极强。小说中的人物很少抱怨,这是作者余华自身想法的重要体现!余华认为在生活中经历苦难是无法避免的。因此福贵一生中经历再多苦难也很少出现抱怨之词,他的形象更多是安静的、平和的。
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虽是同一个人,但是身份视角、叙述方式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余华的《活着》便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采用的双主人公、双叙事线,把福贵的形象塑造地活灵活现。叙述也是详略得当,井然有序,矛盾冲突张弛有度。用朴实平淡的语言呐喊出《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