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020-07-12 23:56王新良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手工艺河北

殷 哲 王新良 邢 健

(1.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2.衡水市群众艺术馆,河北衡水 053000;3.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相继出台,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在社科领域引发了强烈反响,因为当今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1]这既是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理论研究者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与担当。

关于“传统工艺”振兴的研究,在国内有不少学者,专家高度关注,尤其在有效促进传统工艺振兴,破解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少富有学术意义的见解和观点。如吕品田教授指出,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有着明显的低能耗特点,手工技艺对于扩大就业、恢复乡村生活,传承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2];潘鲁生教授提出,传统工艺大多富集于乡村,在当代保护发展传统工艺,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手段,不仅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传承乡村文化[3]。

面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广大农村的普遍存在,“中华乡土派”的代表人物徐勇认为,看待乡村问题需从政治学角度入手,当代农村问题的关键就是无序的城乡人口流动导致的,只有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才能解决乡村秩序失衡[4]。贺雪峰提出,当代农村发展正经历着“空心化”过程,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追求“强、富、美”的目标,并不是要把农村建设得比城市好,而是要为农村提供最基本服务,提供可以在农村生活的基本生活条件,让农民在农村里生活同样感到自豪[5]。以上学者从不同视角阐明了对“乡村振兴”治理的认识及观点,对本文中的问题思考确有实质性的帮助。

(二)研究意义

学术意义。在新常态背景下,本文运用学术研究的理念及方式,以传承发展非遗手工艺为切入点,以立足河北乡村振兴,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出发点,以非遗手工艺助力精准脱贫为落脚点,力求在河北非遗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有创新性、建设性的见解及观点。

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重点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重要功能。”这不仅是本课题组选择“河北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重要理由,也试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探究非遗手工艺助推农村精准脱贫等方面的新路径、新对策,为河北乡村振兴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河北非遗手工艺和乡村振兴的背景

(一)河北非遗手工艺的背景

传承方式的改变。近些年来,河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培训为重要抓手,在促进传承人综合素质和传承发展能力方面效果明显,如,开展的“四、三”培训传承方式,所谓“四”,即四种培训渠道:为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大师举办研修研习培训;省、市级政府职能单位为省级以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培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当地传统手工艺者,相关从业者举办培训;家族式的技艺传习。所谓“三”,即三个培训层面:国家举办培训在提高“小众”层面;省、市级举办培训在普及性的“大众”层面;家族授艺在世袭传承层面。均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为河北基层手工艺传承人群提升技艺、拓宽眼界、增加学养提供了更多可能,为传承发展河北非遗手工艺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和使命的转变。责任和使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命题,也是新时期传统工艺振兴的必然选择。关于这个话题,列举邯郸大名草编事例就足以得到证实。从20世纪六十年代邯郸大名草编手工艺的几句顺口溜:“草编是个宝,农民离不了,掐个辫子辑个草,灌油盐酱醋有钱了,灾年能换粮,丰年添衣裳”,说明传统手工艺人担负的责任是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而今,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名草编,自觉承担起“传统工艺振兴”和“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探索的“传承人+公司+基地+农民+贫困妇女”独特扶贫模式,带动了千余名农村妇女实现增收。汇集近万名当地农民和贫困妇女制作草编手工艺产品千余种,远销欧美十几个国家地区。今年5月,大名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通过这一典型案例足以说明,非遗手工艺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社会的前进而变化。当然,河北非遗手工艺的真正振兴和发展,其责任和使命的担当不只是落在非遗传承人的肩上,各级政府和社会也同样责无旁贷。

(二)河北实施乡村振兴的背景

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目前农业人口约为5568.7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7.5%。河北为京畿要地,具有环绕京津的特殊区位。这既是河北创新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曾有研究者认为,河北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三农”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增收的问题。据相关部门信息显示,2017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5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81元,城乡收入比为2.37;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60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536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4.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6.7%,[6]恩格尔系数农村高于城镇2.1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河北农村人口将继续减少,外出务工人口逐年增加,据官方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750.7万人,占去年外出务工人总数100.79%,[7]2020年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人数超过去年的有17个省份,河北省位居首位。近些年来,河北城乡文化落差,也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直面的现实问题。伴随河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扎实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和改变,但就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与不足,显然,城乡文化落差的客观存在,也是无须争辩的事实。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效果凸显。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省“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在认真实施这项任务中,河北主动与11个“京津冀乡艺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成员单位,联合举办了“京津冀传统工艺暨文化创意展览展销会”“京津冀非遗大展暨传统工艺作品设计大赛”“京津冀纺织类非遗传承创新研讨会”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丰富京津冀农村文化生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三地”特色文化资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河北在“非遗+扶贫”“非遗+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丰宁县以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传统手工艺为依托,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平台,化非遗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拓宽致富渠道。开办非遗培训班,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和制作知识、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当地贫困户持续增加收入。目前,丰宁县已有300多名手工艺人就业,96户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1.7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三、河北非遗手工艺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一)提高非遗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他在北京考察时呼吁人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我们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非遗是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的根,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保护非遗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下的非遗保护并非如人所愿,在河北有不少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在现代社会失去了它们原有价值与活力,逐渐被社会遗忘,出现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开发过度市场化;生产模式固化,逐渐被市场淘汰等困境,甚至面临濒危消亡的危险。这是非遗保护紧迫性的原因所在。对此,笔者认为应做出以下几方面对策选择:

1.充分发挥传承人作用。特别是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主力军作用,使其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认真履行非遗保护的义务和职责,既当好原汁原味保护传承非遗手工艺的示范者,也要当好活态保护非遗的引领者,还要当好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加大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力度。近些年来,国家顶层设计,为河北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机遇和交流平台,使其在多项战略的创新发展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相比之下,市、县非遗传承人获得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特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非遗手工艺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出现的非遗如何保护,怎样保护的热点问题上,在培训内容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二)提高对非遗“特色”的维度认知是当务之急

河北是非遗资源大省,如何在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从河北入选国家级、省级非遗手工艺项目的数量来看,有尽三分之二尚未在精准扶贫中产生效益。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下,是否具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利用“特色”主动在市场争取一席之地意识的缺失,该为其问题普遍存在的关键。为此,提高对非遗特色的维度认知是当务之急。

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提高对坚持非遗手工艺特色意义的认知。近几年,河北在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虽然在坚持非遗手工艺特色、发挥其特殊价值和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担当层面看,特色发挥不充分、不普遍的问题较为突出,比如,2018年河北有18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在本省贫困地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但截至目前,河北省已有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149项,七批省级非遗项目925项(子项990项),市级2789项。这些项目的存在对缓解和解决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当前,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色”是进入市场竞争的关键。坚持弘扬和发展河北非遗手工艺特色,也必然会对推动新时代河北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

2.从文旅有效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质量提升的维度,提高对非遗手工艺特色价值的认知。近期,在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长城文化传承与非遗保护交流对话”会上,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指出,文化不能比“大小”,不能分“强弱”,而要看特色。文化特色是地域特色的体现。“河北是一个非遗资源丰富的省份,怎样强化非遗特色的影响,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8]近几年,随着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的深入实施,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一些特色鲜明的非遗手工艺与应运而生的旅游特色小镇在“能融尽融,宜融则融”的观念引导下,实现了有效衔接,特色非遗手工艺产品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获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比如,2019年,沧州43个文化旅游扶贫重点村全部脱贫,其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带动,均有本地特色传统手工艺参与,如,黄骅面花制作技艺,不仅赢得了广大游客的关注和喜爱,而且,其产品的销售额也在不断攀升,现已成为当地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范例。又如,邯郸馆陶“粮画”小镇,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十大最美丽乡村”“产业兴旺十佳村”。诸多殊誉获得是与其始终秉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理念,在产品创新实践中真正体现出特色的价值有着直接关系。在河北类似优秀案例并非少见,但是伴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加强,非遗手工艺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过度机械化作业使传统手工艺特色锐减,同质化旅游商品盛行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面对这些问题,寻找对策的思路应是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方面努力为特色非遗手工艺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传承人+专家+政府”的路径,促使河北非遗手工艺在传承人坚持特色的本真性,专家深入探索非遗特色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元素有效对接,政府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利用的重视和支持下,促进其特色在文旅融合中有效发挥,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效能的不断提升。

3.从非遗精准扶贫,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对非遗手工艺特色作用的认知。近些年来,河北不少地区将其资源作为农民就近就业、居家就业、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具有浓郁燕赵地域特色的非遗手工艺潜力,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作用,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需要,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增加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责任使然。为此,在河北非遗手工艺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在正视发挥特色中欠缺充分,在挖掘地域文化内涵、艺术精神方面缺乏深入,在坚持特色上缺乏自信,在弘扬特色的问题上匮乏举措的境况下,积极探索破解问题的方法及对策,且为当务之急。关于这个问题,从河北非遗手工艺: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之所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强木版年画被称为“东方圣经的图解”;定兴京绣之所以被世人誉为“针尖上的国粹”,均可在彰显非遗手工艺特色价值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想答案。

(三)以战略思维建设队伍至关重要

非遗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是时代命题,以战略思维探究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单从非遗手工艺传承人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说,“人”是传承最核心的因素,由于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非物质性的本质,传统手工艺必须依托传承人而“存在”,得以“表达”。

然而,从河北省非遗传承人队伍状况看,后继乏人,令人堪忧。据近期相关资料显示:健在的453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51岁以上的为367名,占81%;61岁以上的为251名,占55.4%;71岁以上的为110名,占24.3%。再以廊坊固安柳编手工艺队伍为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固安县有4万名柳编编工,现今,柳编师傅已经不到50人,65岁以上的占40人。在河北,非遗手工艺人人员老化,绝非固安个例,后继乏人在河北省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以战略思维,探究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非遗手工艺传承人队伍路径,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队伍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年来,河北非遗队伍建设在省委、省政府主导作用下,呈现出了年轻化、规模化发展趋势,传承人综合素养及能力普遍提高,已在近两年非遗精准脱贫,特别是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生动实践中得以证实。尽管如此,从非遗手工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看,仍亟待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急需支持年轻人学习传统手工艺,鼓励传承人传授传统手工艺的保障性政策的出台。只有从政府重视中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非遗手工艺传承人队伍必然会落到实处。

2.队伍建设,应坚持“全面性”原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非遗手工艺人才队伍建设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农村”,这也是与非遗人才资源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广大非遗传承人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动能是否充分地激发和调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河北现有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30项,省级非遗项目320项(子项344项),市级1180项。这些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助力带动就业国家级、省级的传统工艺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获得学习、交流、展示机会最多,同样为河北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乡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最大,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也为理所当然。但是,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性”原则来考量,制定面向广大基层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计划、补贴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失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的精准施策。

3.队伍建设,应坚持“长远性”原则。近几年,适应非遗精准扶贫、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队伍建设在各地非遗手工艺传承人、文化能人的技能培训效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从近两年河北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特别在2020年“非遗购物节”中,非遗手工艺传承人文创技艺和网络操作技能欠缺,市场营销知识和市场管理能力短缺的问题普遍且突出。破解这些棘手问题的思路,应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前提下,高度重视为传承人提供交流平台、展示机会、互鉴条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管理措施,与此同时,在坚持“长远性”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对“传承人+专家+政府+基地”路径探究力度。只有这样,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非遗手工艺人才队伍才有可能,其助力河北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的目标才会得以实现。

(四)坚持改革创新,至关重要

从创新层面来说,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乡村振兴改革创新实践,既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也是河北振兴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的重要遵循。从近几年的振兴实践看,一些传承人不同程度受着传统观念的局限,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影响非遗手工艺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难点问题。对此如何突破阻碍其创新发展瓶颈,笔者认为,在提高机制治理效能的基础上,要增强传承人的格局意识、开放意识、站位意识。

1.格局意识。从客观情况看,非遗手工艺传承人主动打破传统观念的条条框框,自觉站在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实现改革创新思想的蜕变,是需要政府的重视支持,需要针对性的决策精准发力,需要主管职能机构教育和培训的因势利导。这既是其意识提升的客观需要,也是非遗手工艺传承人建立正确“格局意识”的必然选择。因为,传承人只有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作用,置于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才会真正感悟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完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是需要在“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担负起传承人的责任;是需要在“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肩负起传承人的使命。仅从这些层面来讲,格局意识的提升,必然会赋予传承人坚定不移创新发展的职责担当。重视“格局意识”的确立,也必然会推进河北非遗手工艺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建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新格局。

2.开放意识。在深入探讨河北非遗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中,非遗手工艺如何在与旅游及其他产业的开发、利用中,寻找创新发展路径,是本课题着重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笔者在多次深入一线的调研中发现,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发展经历,始终存在着创新与守旧、开放与封闭意识层面的博弈与抗衡。在此状况下,如何高质高效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开放意识”引领非遗手工艺创新性发展是最为重要的选择。关于这个问题,近几年,省内外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值得学习和借鉴。如:承德丰宁“滕氏布糊画”,在继承清代皇家宫廷传统布糊艺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集绘画、堆绣、唐卡、景泰蓝等多种工艺之精华,成了众多民间工艺流派中独树一帜的佼佼者。再如,廊坊安次区第什里村人曾经历过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窘境。2015年,廊坊首创的第什里风筝节焕发了风筝的新生机,两天时间吸引游客10万余人,签订产业订单26个。连续3次举办风筝节锦标赛,以风筝为载体形成“体育+旅游+文化+生态”产业链。在2019年,一跃年产20万只,产值240万元,带动加工户200多户,从业人员700余人。

近几年,在改革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开放意识为非遗手工艺跨界融合铺就了一条精准脱贫的致富路。如:张同禄、王习三联袂创作的内画与景泰蓝宝尊《天下吉祥》,为当今手工技艺类非遗创新开启先河,为非遗手工艺在互鉴中发展起到了示范指导作用。又如,山东淄博布艺、琉璃跨界融合第一人高慧创作的《匠心蕴天香——制酒图》,堪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琉璃布艺铺丝画。此项跨界融合之举,对非遗手工艺创新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再如,海派旗袍设计师与苗绣传承人联手将大山里淳朴的手工艺带到了高级定制的时尚空间,形成礼服、皮包和女鞋系列,以此诠释苗家人热情质朴与时尚的独特韵律。上述事例足以说明,创新理念,开放意识,让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在交流中丰富,在互鉴中多彩,在融合中发展。这些珍贵的实践经验,值得河北在非遗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中借鉴。

3.站位意识。在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探索中,从高站位的视角,提高对振兴传统工艺、乡村振兴战略意义的认知,对其在助力扶贫,文旅产业融合、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伴随河北非遗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具备扶贫基本条件的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段,表现出了后劲不够,动力不足。当然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是与相关管理者、传承人对非遗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站位不高有着直接关系。比如,在重视非遗扶贫“研学”方面,与不少省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近几年,湖南省在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构建了产、学、研、销链条体系,为当地非遗手工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浙江省绍兴市,建立了16家非遗研学基地,为文旅助力乡村振兴“双向赋能”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北碚区专门为青少年开展的非遗润童心,文化共传承的非遗“云研学课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新尝试、新探索。

从上述省外重视“研学”的效果中足以见得,充分发挥非遗手工艺在开发、利用中的研学作用,是其在助推乡村振兴创新性发展中站位高的重要体现,是新时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手段。为此,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促进河北更加科学有序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高度重视高站位意识在改革创新中的现实作用,其意义非同小可。

四、结语

非遗手工艺振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关于“河北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社会价值真正作用于其战略发展实践,还需研究者,不懈地在政策解读、制度创新、经验互鉴、知识积累等方面发奋学习、潜心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河北非遗手工艺在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还需在“政府主导、传承人参与、企业运作、专家支持”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中去实现。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手工艺河北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手工艺·温州发绣
孙婷婷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