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沉浸式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以《不眠之夜》上海版为例

2020-07-12 09:06上海大学200444
大众文艺 2020年4期
关键词:后现代解构戏剧

(上海大学 200444)

如果说现代戏剧艺术诞生于一战后的第一次前卫运动,那么后现代戏剧艺术则诞生于二战后,尤其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前卫运动。信息化爆炸时代下,观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戏剧家们的戏剧观念也更开放,各种戏剧艺术流派粉墨登场,各种戏剧理论百花竞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格罗斯托洛夫的“贫穷戏剧”,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查·谢克纳的“环境戏剧”等,它们表现形式和手法不一,但不约而同地都对传统戏剧进行解构与颠覆。从沉浸式戏剧的种种特征来看,沉浸式戏剧也属于后现代戏剧的一种,或者是戏剧在当下互联网消费时代的一种后现代延伸。

一、流动的戏剧空间

传统戏剧一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场所进行演出,而后现代戏剧力图打破这层封闭的空间,构建一个流动的观演共享的戏剧空间。“演出空间,作为演员活动的特定场所,在物质上是有限的或封闭的;作为人工构成的戏剧空间,在美学上是无限的、开放的。在有限的、封闭的物理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开放的美学空间,以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表现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正是戏剧艺术的伟大创造和它的空间特征。”1美学空间的展现必须依赖于剧场的设计与布置,反过来,观众的接受心理又无时无刻不受到剧场环境氛围的影响。因此,后现代戏剧往往从改造剧场物理空间着手,来最大程度地释放戏剧的美学空间。所以理查德·谢克纳提出著名的“环境戏剧”,认为“一个环境是戏剧行动发生的地方”。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戏剧”提倡“取消舞台及剧场大厅,而代之以一个唯一的场所,没有隔板、没有任何棚栏,它就是剧情发展的地方”。2观众与演出,演员与观众之间将建立直接交流。”3布鲁克“空的空间”追求简单而自由的戏剧形式,让空间成为道具,成为戏剧的一部分。让在此基础上,沉浸式戏剧抛弃了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没有固定的舞台和观众席,越过“第四面墙”。演员在梦幻又逼真的剧场内四处移动表演,观众也不再以旁观者的姿态,而是主动地参与剧情,自由选择自己的所到之地,所观之景,并与演员进行互动,获得独一无二的观剧体验。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Sleepnomore)上海版就为观众打造了这样一个流动的戏剧空间。演出剧场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座由废旧大楼改建的六层酒店里。二十多个中西演员应剧情需要,各自分散在酒店的不同角落,观众自由选择跟着演员四处穿梭,甚至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上下奔跑。为达到更好的沉浸效果,全剧没有台词,也跨过了语言沟通阻碍。观众可以进入咫尺距离观看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舞蹈表演,也可以选择不跟随演员而独自在麦克白寝宫、婴儿室、教堂、餐厅、墓地等大大小小90个房间里探索。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博物馆,与真正博物馆不同的是,这里的收藏品即道具你都可以亲身触摸,品尝餐桌上的一块面包,阅读泛黄信纸上的文字,甚至电话亭里的老式电话都是可以拨通的。在等候进入表演区域的酒吧里,观众也可以消费购买饮料,听台上的演员唱歌弹琴。此时,戏剧空间包含了消费空间,表演空间,观众空间。观众在流动的三重空间里自由行走,将单纯的观赏过程转换成对社会活动的自然参与,跳出以往规定的观演秩序,进一步强化自我存在意识。

二、解构与拼贴并置的文本

后现代戏剧,不仅摈弃剧本,解构传统的戏剧结构,强调环境与表演,并且竭力创造一个拼贴、杂糅、混合的多元文本。谢克纳“环境戏剧”的第四条原则认为剧本是无关重要的,关键是演员的表演。他的剧团演出的第一场戏《69年的狄奥尼索斯》就是将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的伴侣》进行解构,又加入《希波吕托斯》等剧中片段而构成。“阿尔托的“残酷戏剧”强调物质语言,认为音乐、肢体、运动、空间、舞蹈、灯光等是比语言更为强烈的戏剧表达手段,剧本是不必要的,导演应将上述元素组合为整体。罗伯特·威尔逊的《哈姆莱特机器》对莎翁《哈姆莱特》进行颠覆性改写,消解了原著的叙事与文法,由五个互不关联的片段拼贴而成,被视为后现代戏剧的范本,影响深远。后现代艺术家们认为:“既然现实本身就是不完整不统一的,拼贴恰好让人们窥见一个传统艺术千方百计掩藏起来支离破碎的真实世界。”4后现代主义叙事就在这样弥散和拼贴的理念中,逐步进入主体消亡的进程。

《不眠之夜》在叙事文本上表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在对莎翁的经典作品《麦克白》文本的解构上。《麦克白》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古时代苏格兰的关于战争,权力与欲望的史诗悲剧。《不眠之夜》的剧本删减了原作大多数的情节和文本,但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和几个推动故事走向不可或缺的重要情节点,包括三巫师寓言、麦克白刺杀邓肯、麦克白与班柯打斗、舞会、宴会等。这样做一方面使演员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来透视角色的内心情感,而不再像传统戏剧里只依靠台词来递进情节。另一方面,摒弃原著复杂的故事结构和诗意的对白,代之以直接的舞蹈动作,大量的道具细节和丰富的留白,方便观众理解并自主探索戏剧空间。而且演员大多为外国演员,台词的弃用也消弭了中国观众与他国演员之间的语言障碍,音乐的烘托和演员优美的肢体动作,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共情能力。

除了经典文本,《不眠之夜》还将流行文化和本土故事引用其中,拼凑了一个戏剧大杂烩。观众佩戴的白色面具的造型,有评论者认为源自《星球大战》突击队,也有认为来自《歌剧魅影》,而笔者更倾向认为其灵感来源于库布里克导演的收官之作《大开眼戒》。《不眠之夜》中最为人称道的“三巫献祭”场景既对应了《麦克白》的一段“三巫寓言”,同时与《大开眼戒》中神秘而充满宗教感的面具舞会似乎也形成一种互文关系。动物标本室,侦探事务所以及整个酒店笼罩着的黑色悬疑氛围无不让人联想到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黑色电影。此外,《不眠之夜》自2016年起在上海做常驻演出,为吸引更多中国观众,不仅将背景设定在30年代的民国时期,还加入大量中国元素。例如把《白蛇传》的故事作为一条支线剧情,包裹在《麦克白》故事的外壳里,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和戏剧内容形式与本土元素认同感的巧妙融合中,最大限度激发中国观众对故事的解读与探索。

后现代其实是一个“作者已死”的时代,原著的意义已被解构殆尽,而原著故事在被主创方和观众改写下不断产生新的意义,文本的意义是多元和浮动的,随着观众的意愿和欲望,转化为自己的私人体验。所以主创方多次强调观众的自主性,摸索个人化的观看方法。而剧中设置12条剧情线,加之时空的局限,观众往往不能一次窥探故事全貌,许多剧情只能依靠推理出来,在这种留白与想象的空间里,在解构与拼贴并置的叙事中,观众成了文本的再生产者。

三、重新定义观演关系

无论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建构的“体验式”表演理论,还是布莱希特为现代表演美学带来的间离和陌生化理念,虽都有各自表达的主体,但其目的却都紧紧围绕着建立戏剧叙事中心。到了1960年代的后现代戏剧,苏珊·桑塔格说“叙述逐渐消失了,但表演的要素却在各地存活着。”5后现代戏剧表演突破现代戏剧的稳定叙事后,越发呈现出不稳定性,即兴性和弥散性特质,观众的参与度是其中尤其重要的一个特征。

观众在选择场景和演员时都有强烈的偶发性,表演与观众的二元关系,生发为表演与环境、与消费的相互交互。格洛托夫斯基对演员在戏剧中的地位高度重视,强调演员的表演是在同观众的交流中实现的。沉浸戏剧最重要的特点便在于拉近了演出与观众的距离。在《不眠之夜》中,观众与演员原本单一的观演关系被打散,形成一种奇妙的镜像关系。演员是观众的镜子,观众也是演员的镜子,戴着相同白色面具的观众也是彼此的镜子。观众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距离,任意一个舒服的姿势欣赏演员的表演(除了不能说话)。演员的舞蹈动作虽然都是事先经过精心编排和上千次的练习,但在这样零距离的演出下也难免会遭遇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被观众触碰肢体或挡住行动路线这样的偶发情况,便只能依靠演员的即兴表演化解。同时,演员也同样能观看到观众的反映,观众互相之间也在观看。无论是哪一种观看,身体和意识沉浸在其中观看,要远胜于“观看”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不眠之夜》几乎在每条剧情上都设置了演员与观众的一对一演出,也是此剧最受追捧的一点。一些剧迷为了得到这样的互动机会,甚至不惜寸步不离地紧紧跟着演员。比如在涉及医院相关的情节中,会有一位红衣护士伸手邀请一位观众进入一个封闭的房间,在她耳旁耳语几声,也许就是触发下一剧情的关键线索。笔者在今年观看的此剧演出中,亲眼目睹身旁的一个女性观众被一位美丽的演员选中,在她的面具上轻轻留下一个红唇印。这位观众虽然戴着面具,但通过她略显紧张和不知所措的步伐,也能想象她脸上惊喜诧异的神情,这样一来她本能的身体反应也成为了表演的一部分。正如谢克纳曾对后现代戏剧总结道:后现代的叙事在经验与反思的交替中完成,在观看者的参与与建构中完成,在大脑皮层和身体双重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后现代的表演是过程中的表演。”6在这种情境下,沉浸式戏剧的魅力展露无遗,演员与观众的安全距离被彻底打破,观众也成为了表演者,他们自身的行为构成了沉浸剧场不可或缺的元素。

四、结语

近几年,《不眠之夜》的成功给中国带来的沉浸式热潮,也促成许多本土沉浸式戏剧作品的诞生。孟京辉导演的《死水边的美人鱼》,何念导演的《消失的新娘》都是多线叙事并在剧场设置上别出心裁的沉浸式话剧。而由上海戏剧学院的主创团队和佟童指导的《双重》更是首次借助互联网与现代科技,利用手机APP的触发引导观众欣赏并参与的沉浸式戏剧,均取得了不小反响。可见,沉浸式戏剧在承袭上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戏剧诸多特征的基础上,不断与新科技结合,引进市场化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也给僵化的戏剧模式带来创新与变革。但我国目前沉浸式戏剧创作经验不足,无论在文本还是表演上都与国外有着不小差距,演出市场整体规模也未完全开发,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毕竟优秀的沉浸式戏剧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和内容上的杂糅,它往往是与生命本身联系在一起,给观众的思想造成冲击,在沉浸中完成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

后现代戏剧的诞生,绝非无中生有,它表达了当时共同的艺术意味和美学特征。正是《不眠之夜》的种种后现代主义特征吸引了观众,使之拥有大批拥趸。这一方面证明后现代主义戏剧在当下的互联网消费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延伸出新的含义,为戏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新戏剧形式的需要和对丰富精神生活的渴求。

注释:

1.林克欢.戏剧表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96.

2.[法]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93.

3.[美]理查德·谢克纳.环境戏剧[M].曹路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P5.

4.林克欢.另一种叙述——后现代与戏剧[J].中国文艺评,2017,5.

5.[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P290.

6.[美]理查·谢克纳.表演情境的破坏: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对话[M].王岚凤译,P148.

猜你喜欢
后现代解构戏剧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浅析服装解构设计的方法
有趣的戏剧课
还原
解构“剧本杀”
90后现代病症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