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0055 )
城市交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新的城市交通工具的出现影响着城市交通系统,也同时推动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变化,各个城市要素被新引入的交通系统激发。历史街区是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居民对城市记忆的载体,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轨道建设为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完整性的同时提升景观空间环境。
有机更新相关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在菊儿胡同的改造中提出的思考,同时也在改造中进行了首次应用:“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段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是非常契合的。是从城市整体来考虑历史街区的更新,它的基础理论是“历史环境保护”,强调综合考虑历史街区的更新优化,历史街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仅仅作为一个点,而是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协调统一的一部分,保护现有的城市肌理,强调城市特征,考虑城市文脉的延续。将“整体性”作为保护更新的首要原则,强调景观风貌的融合。
针对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历史街区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保护好传统建筑,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又要重视对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
现代城市都是由老城区向外拓展的,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历史街区以及文物保护建筑通常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内人口密集,经过车辆多,地面交通承载量大。现有道路条件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但老城区的街巷格局、文物保护建筑分布、古树名木遗存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很难进行道路扩容。如果强制进行将会破坏城市风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轨道交通的建成一方面给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解决拥堵、出行不便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将一部分的交通流量转移至地下,提倡地铁出行代替私家车;同时在地下站域空间内解决一部分停车和换乘的问题。
目前很多历史街区同时也是风景区,承载着旅游及商业的功能。人流量大的同时,交通压力也很大。轨道交通建设引发的地下空间开发可以高速集散人流,提升历史街区的可达性。给保护老城区历史街区的完整风貌提供了可能性。
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影响着游人进入历史街区的交通模式。在轨道交通建设之前,历史街区受传统的街道网格体系影响,交通模式为小尺度街巷模式,也就是进入历史街区的渠道相对分散,不会过于集中。地铁开通之后,增强了区域可达性,也大大增加了来往人流,使主要节点更加拥堵。同时,轨道交通站点的附近容易形成人群聚集点,发展为点状集中式交通模式。进入历史街区的渠道变成了固定的几个点。对入口节点进行针对性的空间环境优化。而历史街区人流与车流混行的问题较为严重,需要进行道路分流。在主要街道上将人行道与车行道分开,互不干扰;保证人群的安全性,也避免道路拥堵。人流过多时进行车辆限流,同时提倡非机动车通行,设置共享单车租赁点。
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地铁站点连通古城历史街区,构建慢行系统,形成一条便捷又覆盖面积广的旅游线路,全面展示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在轨道交通站点进行交通转换,历史街区内部以传统的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为主,维护地区安宁、平静的生活。
历史街区由于建设的比较早,景观植物缺乏设计和变化,品种也比较单一,缺少植物组团。在景观节点优化中,一方面与现状休憩空间结合,用植物来装点、围合空间;另一方面也通过空间的大小和建筑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树种,限定植物的造型。如色叶树种适合作为视觉焦点,独立存在。高大乔木高于两边的建筑,形成大片树荫,与街道界面相结合形成闭合空间,使景观与建筑融合。
公共设施及公共艺术是历史街区空间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如牌楼、鼓楼等景观类构筑物是历史街区文化要素之一。通常位于历史街区入口或者关键节点,代表着历史街区的形象,同时也应该具备明确的空间提示的作用。如西安北院门入口的牌楼和雕塑,书院门入口的牌坊,可以作为视觉引导。适当布置一些公共艺术,可以在丰富街区景观的同时创造出趣味空间,提升历史街区景观质量。同时增加一些标识牌和导游图,进行统一设计。来提升场所的可识别性,增强历史街区的辨识度,给游客提供便利。
历史街区的慢行区域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公共交通接驳区,即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站点500米范围的区域。历史街区外围的公共交通接驳区是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配合自行车一类的非机动车形成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慢行接驳网络,引导人流进入历史街区。第二类为慢行活力区,主要指历史街区内部步行系统。活力区主要以慢行交通为主,所以对街区内部环境品质要求较高。慢行规划应结合历史街区公共自行车设施规划情况,适当增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和小型停车场,注重自行车和轨道交通换乘的便捷性,方便游客进入和离开。环境优化上注重慢行区域趣味性的营造,提供良好的街道景观。
慢行系统中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优化了历史街区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慢行空间,让人们充分感受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具体优化方法有:将历史街区内部道路进行分类,根据街道尺度设计不同的景观优化方案。在慢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分隔开来,可以用小型花池和行道树发挥缓冲作用,增加慢行空间的尺度,减少机动车对环境的影响,为行人营造安全放松的环境。在设计树池时,与街道尺度配合,选择适当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在季相上进行搭配;同时也要注意有足够的空间让树木生长,但也不要对街道空间占据过多。
历史街区街道以线性空间为主,空间结构较为单一,缺乏趣味空间。街道两侧以商铺为主,缺少停留空间,人们在这个环境下会一直行进,很容易感到疲惫。应该适当更新历史街区的产业结构,将功能不合理的建筑空间拆除或改建,增设一些和休憩空间和用于观景的静态停留空间,在不影响历史街区整体结构的前提下,满足使用者对于“静”的需求,丰富历史街区的空间体验,形成人性化的街区空间。
建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整合。当前历史街区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在环境优化设计中,为了营造丰富有趣的公共空间,要在有限的街道空间之中,利用建筑的半室外空间,形成建筑空间与街道空间的内外渗透。这既是外部空间的向内渗透,也是内部空间向外延伸,扮演者中介角色,作为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存在。
在微观层面上,街道与两侧建筑形成了一些室外凹空间,发展成为居民的日常交流空间,与其他小空间一起进行环境优化,配置休憩座椅等公共设施,闹中取静,形成趣味性的空间节点。用低矮灌木进行围合,形成具有围合感和标志感的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归属感和安全感,给历史街区增添年轻的活力。
轨道交通背景下的历史街区环境优化研究,要充分结合历史街区现状,研究轨道交通对于历史街区的影响,通过对历史街区景观节点的优化,街道景观的整治以及公共空间的整合,使街区展现出良好的总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