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大量优质的外国影片引入到国内,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观影需求。新浪网早在2000年就在1178名网民中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70.37%的观众赞同看字幕片。在这一趋势下,学者开始重视字幕翻译,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字幕翻译要考虑形式、内容、风格、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译文让目的语观众可以获得和源语观众同等的感受。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用自然贴切对等的目的语再现源语信息,其核心是“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源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1]。这正与字幕翻译的目标不谋而合,可见功能对等理论可应用于字幕翻译,本文将以电影《隐藏人物》为实例从语义、文化、风格三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一系列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翻译理论,其核心正是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2]。此处的对等包括词汇意义上、语义和风格的对等。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了文化特有的历史、风俗、人文等信息,因此翻译也要将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达出来,做到文化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力求译文“措辞通顺自然,内容达意传神,读者反映相似”[3],为达到这一标准,内容和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对此奈达将功能对等理论赋予了“内容第一,形式第二”[4]的定义。当源语的形式,阻碍意义表达时,要摆脱形式的桎梏,注重意义和精神的传达。但这并不意味完全只顾内容,不顾形式,在意义对等的基础上也要尽量做到形式对等。
电影字幕翻译通常是在保留电影原声的基础上,将译文显示在源语字幕下方。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5、6、7],本文将电影字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三点:
时空分别指时间和空间,时间局限性是指译文和画面需同时出现和消失,两者不同步会影响观众视觉和听觉的感受。空间局限性是指字幕长度受到屏幕大小和语言符号数目的影响,通常只有一至两行,不超过35个字符。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要抓准源语的要旨,分清必要信息和可省信息,以最简短的目的语传达准确的意思。
电影的主要消费人群是大众,且电影台词以对话居多,在屏幕上停留时间很短。因此字幕翻译要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与大众的文化程度相适应,让观众可以通过最少的努力理解文字内容。
字幕翻译、图像、配乐等因素共同构成一部电影,这些因素互相制约,互相补充。观众需要融合文字信息和非文字信息来理解和欣赏电影作品。此外,字幕翻译也要融合文化习惯和语言风格,消除偏差,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容。
《隐藏人物》改编于真实历史,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种族隔离状态为背景,讲述了三位在NASA(美国国家航天局)工作的黑人女性的故事。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不仅获取了他人的尊重,更打破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障碍,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该片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传入中国后更是好品如潮,不仅情节扣人心弦,其字幕翻译也令人印象深刻。下面将从语义、文化、风格三个方面对其字幕译文进行评析并论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奈达在功能对等中首先强调的是语义对等,就是在翻译时要把意义传递放在第一位。在字幕翻译中亦是如此,准确自然的译文才能让目的语观众了解源语电影的信息。
例1-The president is demanding an immediate response. No more delay. Alan Shepard, John Glenn, your uncle Bob, it doesn’t matter. Get us up there。
-总统下令马上作出应对。别再拖了。送人上去,不管是谁。
由于字幕翻译时空局限性的影响,译者常使用省译法,在不影响意思传达的基础上,压缩译文的字符数量。例1中出现了很多人名,“Alan Shepard,John Glenn,your uncle Bob”前两位分别是艾伦·谢泼德和约翰·格伦,是美国的两位宇航员,而第三位就是“你的叔叔鲍勃”。而这三个名字都是为了后一句“it doesn’t matter”做列举,且电影中这段话语速很快,只放映了两个画面。若翻译人名,字符数较多,观众短时间内无法阅读完毕,从而造成意思理解的偏差。因此将人名全部省译,译为“不管是谁”,用词简洁明了,摆脱了形式的束缚,准确地将意义传达出来。且相比将人名准确译出,缩减了很多字符空间。
例2-Fast with rockets, slow with advancement.
-火箭飞船跑得快,升职加薪来得慢。
多萝西是影片的三位主角之一,她在部门中干着主管的工作,却没有与之相匹的职位和薪水。她的升职申请也一直被驳回,而这些都只是因为她是一位黑人女性。多萝西想要的是职位和薪水的“advancement”(进步),因此采用词义引申的翻译技巧,译为“升职加薪”,语义更加对等。火箭飞船都属于航天领域的重要工程,“rockets”引申后译为火箭飞船,可与“升职加薪”形成四字对照。“fast with”和“slow with”译为“跑得快”和“来得慢”,前后形成对比,体现出当时黑人女性遭到的不公待遇和歧视。且译文巧妙地保留了原文前后对仗的形式,在语义对等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形式对等。
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要在目的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首先是意义,然后是风格。在字幕翻译中要做到风格对等,使译文风格和影片风格、人物性格等相适应。本部影片虽然以种族歧视为主题,但情节并非沉重、暴力,而是以幽默为基调,描绘了主角们努力工作和日常打趣的画面,真诚且温馨。
例3-We gonna teach you how to get a man.
-我们要教你怎么撩汉。
“get a man”指获得一个男人,即追求男人,此处直译为“撩汉”。“撩”是近几年新出的网络流行语,是指追求的意思,通过向对方示好赢取对方的芳心。“汉”指汉子,是汉语中男子的一种说法。感情方面迟钝的凯瑟琳不懂怎么和男人打交道,玛丽想要教她跳舞,让她开窍。译为“撩汉”运用了网络流行语,在意思准确的基础上带有娱乐化的效果,也体现了字幕翻译的通俗性。玛丽喝了酒,醉醺醺的,用“撩汉”这个词略带挑逗的意味,符合玛丽当时的状态和她平时说话大胆的性格,实现了风格对等。
例4-I think he’s smiling over here.
-他正朝这边笑呢。
-Well I’m not smiling back.
-我不会对他笑的。
-Child, you are all teeth right now.
-拜托,你现在都乐开花了吧。
原文“you are all teeth”是想表达某人笑容灿烂的意思。若直译则为“你的牙齿都露出来了”,表达生硬且意思模糊。此处运用转换法,将名词“teeth”转换为形容词,译为“你都乐开花了吧”,更加传神。当时画面中的凯瑟琳正在害羞地笑,画面与字幕互相配合,助于观众理解,体现了字幕翻译的融合性。“乐开花”带有略微的夸张,更能表现出凯瑟琳内心的激动,她虽然嘴上说着拒绝的话,但脸上却是笑容满满,玛丽便借此调侃,也体现出两人关系的密切。译文意义准确,让观众津津乐道,实现了风格对等。
电影中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等特征。字幕翻译要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以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背景为导向,准确处理源语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词语,从而实现文化对等。
例5-I have to walk to Timbuktu just to relieve myself.
-我得走到非洲才能方便。
凯瑟琳所在的工作大楼未设有色人种卫生间,八百米外的大厦里才有,她只有跑到那才能上厕所。“Timbuktu”是廷巴克图,一个城市的名字,通常用于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而这一文化意象在汉语中并没有“遥远”的意思,如果直接译为“廷巴克图”会影响原义的传达。汉语常用“非洲”这一文化意象形容路途遥远,因此使用替代法译为“非洲”,物象迥异但含义相同,实现了文化对等。
例6-That Colonel Jim is a tall glass of water.
-吉姆上校真是高大帅气啊。
例6若直译则为“吉姆上校是一大杯水”,表达意思有误且不符合逻辑。在挖掘源语文化之后,了解到“tall glass of water”这一文化意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高杯子,形容其个子高大。通过电影画面可看出吉姆上校的身材和外貌确实都很出众,此处直接引用它的寓意,译为“高大帅气”,是贴切、自然而又对等的译文,实现了文化对等。
为促进影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字幕翻译工作者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引下,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译文让目的语观众产生和源语观众相同的感受和共鸣。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电影字幕翻译可采用省译法、词义引申法实现语义对等;直译法、转换法实现风格对等;替代法实现文化对等。字幕翻译工作者应当把握功能对等理论的精髓,不断探索更多的翻译技巧,产出自然、贴切、对等的译文,推动电影字幕翻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