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十九大对保护非物质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新时期,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实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是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问题。
有着“表里如一,瓷中君子”之称的绞胎瓷,内外相通,一胎一面,绝无重复,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运用胎内花纹进行瓷器装饰的瓷种,被称为诸瓷之首。绞胎瓷源于唐朝,北宋时期到达鼎盛,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捏合在一起,然后拧拉毛坯,使其成形,倒入一层透明釉并烧制。这里也体现绞胎瓷“君子和而不同”的君子气节。焦作当阳峪实现了大面积制造生产绞胎瓷是在北宋时期,另外其余地点也有少数生产这种瓷器,其中当阳峪窑烧着而成的绞胎,技法品种最全,品质最高,最具独特风格。但是在宋朝“靖康之变”后,烧制中断,技艺失传。20世纪40年代,日本考古学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他写的《北宋修武窑》将中国的绞胎瓷传入日本,随后绞胎艺术在日本侵略时期更加快速广泛的传遍了日本全国,并大范围的进行绞胎瓷的研究和创作。
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绞胎瓷的研究,着手恢复绞胎瓷烧制的技艺。目前,国内外发现并公开的馆藏绞胎瓷器数量只有约60余件。谈到绞胎瓷必然会想到当阳峪瓷窑。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焦作当阳峪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陕西耀州并称为中国“四大瓷都”。在当阳峪出土的绞胎瓷,品质精良,造型唯美,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当阳峪古瓷窑遗址被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当地的人们还在做着与绞胎瓷相关的工作,绞胎瓷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
随着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新展现,绞胎瓷文化面临着如何随着时代潮流发展的挑战,例如人们不认识和熟悉非物质绞胎瓷文化遗产,使其无法广泛传播;大批绞胎瓷传承技艺和传承群体流失;没有符合现代市场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等等相关问题,情况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政府采取的平台搭建、政府引导和保护措施规范等,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推进,仍然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濒临消亡的现状,另一方面遭受着市场化浪潮对传统工艺的猛烈冲击,无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探索关于研究绞胎瓷文化遗产合理的传承方式、发展环境和文化生命力,使其适应当代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促进绞胎瓷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缺少创新动力,缺少适应新时代要求下内在创新的可行性研究,无法全面有效地起到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的作用,没有与现代社会和现代环境相结合。了解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关于“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创新思维方法或方向相关策略或方案,比较系统的对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
设计思维的出现,最早1969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在他的著作《人工制造的科学》中提出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概念;1987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罗维出版的《设计思维》中首次使用了设计思维这个概念,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解决问题的系统依据;2005年,斯坦福大学创立全球首个设计思维学院,开设设计思维相关课程。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与德国波茨坦大学合作创立的“中德设计思维创新教育项目”,设计思维体系正式传入中国。
广义上的设计并不等同于设计思维,同时设计方法也与设计思维一致,设计思维是如何进行创新创造和探索的新的方法改革体系,是使创新呈现非线性流程化的理论,专注挑战现状,强调的是创新和未来,是理解问题并产生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方法,整合用户需要、技术可实现性和商业可持续性的要求。
以解决方案为基础,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高效的新方法论和工具,围绕着创新业务概念设计未来模式,研究新的可能性。设计思维通过分析问题、观察用户,发现用户未满足的需求,挖掘背后的洞察,根据洞察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可以有利地推动商业、教育、社会等不同领域创新发展变革。
当今社会商业、教育与社会领域创新和变革时,也推动设计思维的内容形式逐渐丰硕,发展符合的范畴也越来越广阔。当今,关于设计思维的感知和领悟,影响力不容小觑,已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问题和全球人文问题的研究,比如大气变暖问题、贫穷国家的发展问题等。
我国有着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世界独有,有些或世界第一。但是,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初始时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我们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行走。新时期,我国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急需带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站上世界的舞台,增强文化自信心,展示中国形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推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在新的社会形态下,数字化的浪潮中,迫切需要提出有效策略、思维方式或者方法论来解决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相关问题,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有效帮助绞胎瓷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使其适应当下的市场。寻找适合绞胎瓷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思维模式,深层挖掘绞胎瓷内在文化意义与内涵,进行创新发展。设计思维在绞胎瓷文化遗产领域以及在以后类似的文化遗产发展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尤为重要。
绞胎瓷整个传统手工艺创作制造过程,结合绞胎瓷文化遗产的研究,运用设计思维非线性流程化的方法论为绞胎瓷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指导性意义,创造可行性方法思路。从传统手工艺角度从中探讨是否可以用现代技术替代绞胎瓷塑造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形成适合时代发展的大批量生产;或者从绞胎瓷自身角度入手,提取属于绞胎瓷文化内涵的明显特征,设计做出一系列属于绞胎瓷文化的衍生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人们对其的认识度,促进绞胎瓷文化快速广泛发展。实现设计思维在绞胎瓷文化领域的创新的同时,也有利于绞胎瓷文化遗产可持续性的传承和发展。
1.绞胎瓷回归日用本身实用价值研究
绞胎瓷制造工艺从消失、恢复到现在的日渐成熟,已经有成熟完整的生产链条,相对固定的消费用户人群,仍面临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相不符合巨大挑战。深入调研发现,绞胎瓷从种类、造型特征、制作工艺、纹理装饰、文化价值及意义等方面都在人类文明史上影响极高,在但是当下人们对于绞胎瓷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样不利于绞胎瓷文化遗产的发展。
绞胎瓷文化遗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设计思维对于调查研究时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回归用户使用场景同时注重绞胎瓷内在的文化核心要素,本身日用品属性。绞胎瓷的生产过程依旧使用古老落后的人力创造,它的本身完全有空间可以通过现代化工业化进行一个有质量的产出,广泛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开辟新市场甚至营销海外。
工业化的技术并没有阻挡手工业的发展,跳出刻板印象,它恰恰帮助绞胎瓷技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绞胎瓷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发展,使之融入现代创新发展的热潮之中,提升为符合现代发展的绞胎瓷文化,响应时代要求,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体社会性创新思维的变革思潮,有利于绞胎瓷发挥和产生新的作用和积极的社会贡献,同时对于设计思维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运用有良好的导向型作用。
2.绞胎瓷衍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探究分析找出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新要求下传承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设计思维进行衍生创意产品创作。可以从绞胎瓷的造型特征和纹理装饰这两个方面入手,来深刻研讨绞胎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产生。
绞胎瓷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将在瓷胎形式美方面推向极致,绞胎瓷强调淡美素雅,力图表达“仁义礼智跟于心”的君子品味。因绞胎瓷的制作工艺独特,不会有一模一样的器品出现,都是一器一样,这也就从侧面突出它的独特性。
造型特征可以分为传统器造型、几何形造型、仿物类造型、元素符号造型等等。对于绞胎瓷上的纹理装饰来说,由于坯体研磨和揉搓的形式不一样,纹饰的变化也不尽相同。比如挂木纹、鸟羽纹、卷云纹、水波纹等。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绞胎艺术瓷的器型变得更加多样化和造型风格的多元化,构思奇巧,变化万千。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帮助人们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对于绞胎瓷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研究,我们更有意义有责任,对它深层含义进行再挖掘再创造,使它换发新时代下的新生机。
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发展绞胎瓷非遗文化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设计思维及其代表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方法的出现,对提高创造性设计思维作了有利的探索和研究,实现创新设计思维研究与绞胎瓷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共赢。
针对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过程,对比国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经验,把非遗与现代商业相结合,注重实用性等等。而我们国家发展缓慢,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充分作用的发挥,缺乏创新。我们必须进行相关研究和学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创新,分析找出缺陷与问题所在。
结合设计思维的研究,从设计思维的视角出发,面向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核心要素,还有其传承和发展进行分析构架,提出具有针对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方法或者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希望可以解决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
以新时代为背景,同时强调科技的可实现性以及商业的可持续性。探索绞胎瓷文化遗产当前现状以及所出现的问题,结合设计思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探索关于研究绞胎瓷文化遗产合理的传承方式、发展环境和文化生命力,使其适应当代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促进绞胎瓷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实现创新的思维方法和模式为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合理的传承方式、发展环境和文化生命力,促进绞胎瓷非物质文化有效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其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新要求,得到真正的发展,注入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