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义重论“你和我”
——读万方的非虚构作品《你和我》

2020-07-12 18:25许丙泉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山东威海264209
名作欣赏 2020年26期
关键词:曹禺感情爸爸妈妈

⊙许丙泉[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山东 威海 264209]

《你和我》发表于《收获》2019年第4期,是作家万方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回忆自己父母的生活。父亲曹禺是著名剧作家,母亲邓译生出身名门。作品文字激荡起伏,意味悠长,情深义重,读之,会使读者心灵产生强烈共鸣,更有一番净化和升华。

一、深沉激荡的感情

作品感情深沉激荡。实际上,与理智相比,人更多生活在情感之中。美学家朱光潜说:“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这是一篇积淀、酝酿多年,全身心投入,饱含感情的作品。

1996年曹禺去世,作者陆陆续续写过一些纪念文章,“后来再有稿约我开始拒绝,直到有一天我明确对自己说:再也不写了。真实的生命是不可能重复的,每分每秒都是唯一,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正如鲁迅先生的话:“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这一部作品便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沉淀、孕育的结果。这是最真诚、深沉、厚重的感情,直达读者心灵,如大海波澜起伏,深沉广阔。

血缘亲情是人生中最真实、深刻和强烈的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诗经·蓼莪》中感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文中回忆过去的生活,诸多悲欢离合集聚心头,百般感动。有许多开心快乐的时候,也有艰难困苦的经历和生离死别。越艰难痛苦,越令人动情,不能自已。妈妈去世,作者还年轻:“我下意识地哭了,并没有大哭,抽抽噎噎,有些懵懵懂懂。”父亲去世,“我哭了,哭得趴到他身上,叫他:爸爸,爸爸……”

作者的爸爸妈妈之间感情真挚、深厚。妈妈的妹妹,作者的“好姨”说:“你爸一见你妈就爱上了,那可真是……真是一见钟情啊!”通过他们之间的一些信件,作者展示父母爱情的真诚、炽热。在“文革”中,两人相濡以沫。曹禺被折磨得精神恍惚,他哀求妻子:“求求你,让我死吧。”妻子回答说:“你先弄死我好不好。”“妈妈的回答听上去真冷酷,但发自真心。”

作者写手足之情:作者和妹妹性格不同,天各一方,但彼此相知,相互关心慰藉,共同珍爱、守护心中的那份感情。作者写朋友之情:祖辈、父辈朋友众多,常常高朋满座,热闹快乐,相互之间经常往来,感情深厚;姥爷的朋友里面有许多学者,还有一些革命者,他为他们提供帮助。这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更显出感情的力量。

作者写了父亲曹禺对创作的热情。他离开南开大学,到自己喜欢的清华大学,“用他自己的话:一进清华就感觉呼吸到一股清新自由的空气”。他喜欢戏剧,全身心投入其中,一鸣惊人,写出传世之作《雷雨》。作者还记述了曹禺和巴金之间的交往,在他们的诸多通信中,情深意切,令人感动。

感情是宝贵的,人生活在情感之中。在作品中,作者时时情不自禁,抒发自己的感动。有时深切怀念,有时黯然泣下,有时深情呼唤,有时欣喜快慰,有时悔恨自责,有时同情悲悯,有时感恩爱戴,有时感情悄然入梦……情之所至,温暖人间,弥漫天地。

读这些文字,读者仿佛飘荡在情感的大海中,潮流奔涌,波飞浪卷,心灵不断受到激荡,被深深地感动。

二、丰富重大的意义

感情后面联系着整个世界。当认真思量文中各个人物、事件时,不禁又感受到意蕴的重大,要认真解读每一个字,理解广阔丰富、繁杂多变、惊心动魄的整个世界。因此,感情又有沉重的分量,如崇山峻岭一般,连绵起伏。

作者写自己的爸爸妈妈,论及双方的家族历史,让读者看到几代人的浮沉,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作者妈妈的父母都出身名家。外婆出生在安徽桐城方家,方子雅那一代曾是大名鼎鼎的安徽桐城派的成员。外婆的九妹方令孺和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是同事,和林徽因被称为“新月派”仅有的两位女诗人。外公邓仲纯也出身安徽名门,祖上最有名的人物是邓石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外公和外婆的终生朋友是陈独秀,外公的爸爸邓绳侯是陈独秀的老师。外公和李大钊相熟,掩护过李大钊、瞿秋白,长时间照料晚年的陈独秀,最终将他安葬在江津。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些改变中国的大事都和外公外婆联系起来。

外公的弟弟邓以蛰是杰出的现代美学家、教育家,他的儿子邓稼先是新中国两弹元勋。邓以蛰有许多朋友,梁实秋、胡适、蔡元培、杨振声、闻一多、赵太侔、徐志摩、冯友兰、丁西林、朱自清……“他们都年轻,心怀大志,正在满腔热情地成就自己,后来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大人物,教育家,诗人,大学者,文化名人,一切都不简单。”妈妈邓译生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从北京到青岛后,杨振声家、方家和赵太侔家,三家住在一起。蔡元培到家里做客,杨振声指导妈妈学艺术。妈妈的生活和这些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也和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历史的风云变幻相关。

在爸爸的身上,也留存着过去时代的沉重痕迹。爷爷十五岁考中秀才,在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读书。光绪十六年留学日本,同学阎锡山后来成为大军阀。黎元洪当中华民族大总统时期,爷爷一度当过大总统的秘书,还被授予“藩威将军”的称号。爸爸曹禺是著名剧作家,《雷雨》成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他的戏剧活动是中国戏剧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爸爸妈妈的爱情真挚热烈,也非常不容易,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为爱情承担压力,忍受痛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有周总理的关心,他终于能够离婚,和我妈妈结婚了。就是说,经过十年的等待我妈妈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爸爸妈妈的爱情和中国现代戏剧事业联系密切,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连在一起。在“文革”期间,爸爸妈妈受到迫害。“文革”中,发生许多疯狂的事情,许多人无辜失去生命。妈妈在“文革”中去世;一些熟悉的人,还有不少文化界名人受到迫害,甚至失去生命。痛定思痛,痛苦不堪,作者写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愿再想下去,就这样吧。”

“文革”结束后,曹禺恢复了职位和地位,他的生活和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有重要关系。作品讲述了他和巴金的故事,读者既感受到深情厚谊和生活的沉重分量,也感到中国当代文艺在他们心中的沉重分量。

作者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与他们相联系的社会、时代、国家和民族。因此,作品中有无比丰富厚重的意义,湍流洪涛一般激荡读者的心灵。

三、形而上学的真谛

感情后面更有世界的真相,有深层的规律和道理。作品名为“你和我”,感情在心中涌动,对事物、现象深入体会、理解,要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直到形而上的哲学高度,理解社会人生、宇宙天地的真谛。

在作品中,作者试图还原事件的真相,理解内在原因和意义。回忆有时带来痛苦,但必须面对。因为“有些事物会消失,如同从未发生过一样,有些事物永远存在,是你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存在着,有些事物就要不断地去回忆、认识、探索和理解,哪怕是那么不堪回首。

作者寻找妈妈去世的真相。妈妈在“文革”期间服用过量止痛剂而死。那么“文革”是怎么回事?还有,妈妈的病是从什么时候,怎么得的?作者进一步探寻,回忆妈妈的家族故事,要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妈妈。在多方探寻之中,作者确实发现许多自己从未知道的事情。

作者也努力深入认识、理解爸爸。回忆爸爸的成长过程,探寻爸爸戏剧创作的奥秘,回答人们对爸爸创作才能的怀疑。这些探寻帮助作者理解爸爸的个性,也有助于理解中国戏剧发展的过程。作者探寻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情,感慨他们感情的真挚以及付出的代价。作者回忆爸爸的工作、爸爸和友人的交往,尤其是和巴金之间的真挚友谊。

作品题目为“你和我”,写自己的爸爸妈妈,这个题目自然非常贴切。但真情所至,作品所蕴含的真情超越亲情,上升到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作品开篇写怀念自己的妈妈,在作品结尾,爸爸写诗怀念自己的亲生妈妈,“你和我”的至情至性感人肺腑。在这里,“你和我”已超越自我,上升到人类的共同本性。

真情所至,充溢世界,万物一体,不断把“他”变成“你和我”。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我实现‘我’而接近‘你’,在实现‘我’的过程中我讲出了‘你’”,“人通过‘你’而成为我”。而“他”是外在于我的物质性的存在,通过相互作用和思想感情的投入,“他”将会成为“你”,进而成为“我”。人生是一个不断将“他”变成“你”以及“我”的过程,并由此理解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生的真谛。

中国古人早就有“万物一体”的思想,南宋陆九渊感悟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阳明也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寻找到自己的真心,也便把握了自我,拥有了世界。在《你和我》中,作者把读者的思想带到哲学的高度,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你和我》是回忆、探寻的过程,也是揭示真相、真理的过程。在“你和我”的感动中,作者和读者的思想都不断升华,认识世界,感悟自我,融入无比深沉广博的大我之中。

①朱光潜:《谈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13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③④〔德〕马丁·布伯:《我和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7页,第44页。

⑤〔宋〕陆九渊:《陆九渊集》,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页。

⑥〔明〕王阳明:《传习录》,张靖节译注,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23页。

猜你喜欢
曹禺感情爸爸妈妈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最好的感情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感情工作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不分对错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