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军[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电影传奇》是崔永元制片并主持的献给中国电影一百周年的系列纪录片。在这部专辑中,源于山西乡土文学作家、山药蛋派领军人物马烽之手的电影就有三部:《吕梁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扑不灭的火焰》,其中尤其以前两部最为著名,代表了中国乡土文学电影的最高成就。
马烽(1922—2004),山西省孝义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获省“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和《我的第一个上级》等。他与作家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是抗战时期山西独特风情和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195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此小说改编为电影《吕梁英雄》,2004年,导演何群等人将该小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2006年,获得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一)从故事到小说——英雄传奇式的新型章回体小说
小说《吕梁英雄传》以新型章回体的形式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吕梁山地区康家寨民兵奋起斗争、保卫家园的故事,描写了晋绥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民兵组织,实行劳武结合,反对汉奸维持会,配合八路军共同抗日的英雄事迹。对此,崔永元《电影传奇》之《民兵的故事》如此解说: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提出发动群众挤敌人,就是用群众战争的办法,把敌人逐步地往外挤。在部队打运动战、反扫荡之外,民兵斗争在晋绥解放区有着非同一般的故事。1944年冬,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大会召开,《晋绥大众报》的记者马烽和西戎采访了一批被表彰的民兵英雄,写出了《吕梁英雄传》。小说最初是以故事的形式在《晋绥大众报》上连载,其精彩故事使读者对每期报纸都翘首以盼。因为当时识字率很低,小说出版后,不仅被选作公民课的辅助教材,老师讲给学生听,也有学生回到家里读,甚至睡在被子里还给大人读,还有领导在民兵大会上对大家宣讲,非常受欢迎。小说从事迹到故事,再从故事到小说,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传奇。茅盾曾经说过:人民英雄的传奇故事,不仅可以让读者认识、检讨、提高自己,还可以使人克服悲观情绪,增强信心,以此感召更多的人,使得大家团结起来,人人皆可为英雄。
(二)从文字到影像——敌后抗战的主旋律是人民战争
1950年,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吕梁英雄》。半个世纪后,为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献礼,山西作家张石山、马烽的女儿梦妮、编剧张挺,秉承马烽先生遗愿创作了《吕梁英雄传》电视连续剧剧本,2005年8月30日,22集电视连续剧《吕梁英雄传》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隆重推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阔的乡村是侵略者的葬身之地。电视剧《吕梁英雄传》的片场大多都选在了吕梁的山村里,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该剧保留了原著中的人物:民兵领袖叫雷石柱,民兵的卧底叫康明理,维持会长叫康顺风……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学的脸谱化名字;保留了原著中鲜明浓郁的山西地域特色,黄土坡、土窑洞、土台灶、石条凳、石碾子、石马厩、破瓷碗、煤油灯、旱烟袋……无一不展现着六十年前吕梁抗日战场的原始质朴风貌,使观众不仅体会到那段悲壮的历史,还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山药蛋”气息,是当年众多同题材影视剧中的上佳之作,轰动一时。《吕梁英雄传》真正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
郭沫若有诗:“杏花村外贾家庄,红旗高举在汾阳。”贾家庄名气之大,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从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红旗,到1979年经济总收入达到102万受到国务院嘉奖,到如今成为拥有村史展览馆、马烽纪念馆、图书馆、村报村歌的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一路走来,都与一个人息息相关——马烽。
(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家是人民的口舌
1958年前后,马烽挂职汾阳县委副书记。两年中,他一辆自行车,一副铺盖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胳膊、脸被晒得黑红,看上去就是个憨厚朴实的山民。贾家庄人武士雄,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主人公高占武的原形,他回忆马烽:“他那时候就住在我们村,我是团支书,我们青年团有三个任务:宣传婚姻法、宣传粮食统购统销、成立合作社。他总和我们一起开会,一起搞宣传,不仅和农民们同吃同劳动,还要进行文学创作。白天干农活,晚上点着麻油灯,叫我们去聊天,我们是闲聊,他是记录。聊完了,他就招呼我们休息,他继续写。他和人都处得好,小孩他也不嫌脏,看见就要抱起来逗逗。”
马烽的女儿梦妮说:“为了让不识字的农民接触到描写农村生活的文艺作品,父亲创作了很多电影剧本。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有原型,认识原型的人,一看作品中的人物,就知道说的是谁。”“他们那代人当年奋斗为了啥?就是为了打出一个新中国。作为新中国的参与创建者,他怎么能没有感情!没有谁要求过他,他自己就主动变成一个社会工作者,觉得就应该服务于社会,当国家政策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他们那一代作家,深入基层不是句空话。”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就是这样诞生于黄土地的民族之花。
(二)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1958年,马烽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汾阳的土地上再次开创了自己文学生活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先后有五部电影剧本奉献于观众,拍摄外景地均为汾阳,其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成为建国十周年的十大献礼片之一。《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以贾家庄为蓝本,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孔家庄村民们自力更生挖通水渠,营造美好新生活的故事。村庄缺水,但远处的山头却泉水汩汩。高占武复员回乡,立志改变山村面貌,率领一群年轻人劈山引水,使清新的泉水终于流入了干渴已久的村庄。在建设家乡的劳动中三对年轻人建立了恋爱关系,最后在全村欢庆丰收的日子里喜结良缘。生活,劳动;青春,爱情,汇成了和平年代的桃花源。
另外,为影片锦上添花的还有两首插曲。开头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奠定了全片纯美欢快幸福的格调。词作家乔羽是真正的民歌圣手:“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是最具有新社会新生活气息的时代歌声。第二首插曲《幸福不会从天降》,词作者张棣昌。影片结尾,甘泉过乡村,山村沸腾,云水欢笑。歌声响起:“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歌词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典雅天然。如今这两首歌都已成为中国民歌的常青树。
一位作家,一部电影,两首歌曲,已然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电影传奇》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如是说:“影片的导演是苏里,片子要开拍的时候,像样儿点儿的演员都出门了。苏里找来从未演过正面人物的李亚林,老实得像青年农民的梁音,朋友的媳妇杨光,刚进厂才五天的金迪,还有孙羽、刘增庆……东拼西凑的队伍从长春厂出发,来到山西汾阳的拍摄地贾家庄,住在破庙里,拍出了新中国的青春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首先,乡土文学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滋养。作为民众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乡土文学,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着民众的历史,而且作为其发生背景的山川风物,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都是得天独厚的育人教材。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乡土文化的精华来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让祖先的文化血脉绵延不绝。
其次,乡土文学有利于我们深刻地了解百姓生活与民族精神。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同时也是许多民族文化财富的生产者。他们是社会生活、斗争、思想、感情和希望的亲身体验者和创作者。他们的文艺传统充分表现着民众的痛苦和希望。国风、乐府、四大民间传说都是证明,这就是乡土文学能够体现乡土情结和民族精神的原因之所在。
文学是生活的折射。马烽们用青春、理想和信念承载着新中国历史上最有激情的那一段岁月,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山西乡土气息的红色经典作品,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20世纪中国的历史波澜壮阔,经过一百年的惊涛骇浪,中国人终于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步入充满阳光和希望的21世纪。没有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坚持不懈的奋斗,没有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没有文化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没有五千年一脉相承的灿烂的民间文艺和传统文化,便没有今天中国的一切。